一般进行认筹的楼盘是暂时没有预售证的,所以没有购房合同签只有认筹协议,购房合同本质上和认筹协议是相差巨大的。签不签认筹协议具体要看购房者的个人需求,如果对某套房有较强的购买意向的话,可以选择签,毕竟开发商提供的一些优惠还是不错的,而且可以提前锁定好房子防止被其他购房者抢走。还没有拿好主意的购房者,尽量不要签,虽然认筹金一般都是可以退的,但一来比较繁琐,二来有些认筹协议中还会写到不退认筹金,暂时没有明确目标的话不建议先签认筹协议。
1、认筹金指的是开发商正式销售房屋前,通过一些折扣让买房人缴纳认筹金等费用的行为,在开发商那买房不是必须要要交认筹金,买新房可以交认筹金,但也不是必须的,只是认筹的买房人可以以优先选择的顺序选房。
2、在进行认筹时,买房人需先填写个人买房资料,且交纳一笔认筹金,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普遍认筹后,买房人就会成为楼盘的VIP客户,享受优先选房、打折等优惠。
3、等到楼盘正式开盘销售时,认筹的买房人可以以优先选择的顺序选房,选中房屋后与开发商签订正式的房屋买卖合同。
1、如果你不想购买房子时,或者是没有选到自己喜欢的房子,可以把认筹金退回,但是退认筹金需要一定的时间。因为认筹活动成为了房地产行业的一种规律,对于买房者来说,你只能有两个选择,想买房的话就可以缴纳认筹金,如果没有兴趣的话,建议不要交,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没有具体的开盘时间,因为开发商进行认筹活动时,还没有活动预售许可证,开盘时间都由他们来决定。在房价上涨时,开发商就会捂盘涨价。如果你有把握的话,可以选择把认筹金退回,再看其它的楼盘。如果不退认筹金,可能几个月之后开盘价格超出你的支付范围。
3、要明白缴纳认筹金的先后顺序,以及选房顺序是否相关联。这个可以咨询销售员,如果跟选房顺序没有任何关系,可以选择晚一点交认筹金。认筹之前有个验资环节,这个可以了解下,没有什么影响。
认筹没签买卖合同的认筹金能退。此种情况下,认筹行为不具备法律效应,购房者在认筹过程当中所交的认筹金或诚意金是可以退还的。
如果在认购和签订正式买卖合同时,购房者则需要仔细确定,防止有损害自己合法利益的行为条款出现。如开发商在认筹协议上约定,购房者将来由于个人原因不再购房,那么认筹金就不会退还;或是否认同直接将认筹金转为定金的行为,如果双方有协议约定为“定金”,则可按照合同所约定执行,那也就不能退认筹金了。
相关拓展:“认筹”是个舶来品,灵感来自香港房地产市场的一种炒作方式。“认筹”就是购房者表现出买房的诚意,这个诚意需要通过缴纳“认筹金”来体现。在缴纳“认筹金”后,购房者可以获得房屋的优先购买权,并在房价上享受一定程度的优惠。等到楼盘正式开盘销售时,“认筹”的购房者再以“优先选择”的顺序选房,选中房屋后与开发商签订正式的房屋买卖合同。如果购房者没有选中理想的房屋,开发商将把“认筹金”如数退还给购房者。
很多开发商为了回笼资金、宣传楼盘、提前锁定意向客户等,会在开盘前进行认筹。那么购房者在缴纳认筹金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接下来小编就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1、 商品房认筹通常是在开发商在楼盘正是开盘之前,通过一些优惠活动吸引购房者先交纳几千或者是几万的认筹金,然后解筹的时候,购房者可以享受约定的优惠折扣。但是很多商品房认筹时,并没有取得预售许可证,根据我们相关的法律规定,开发商未取得预售许可证就进行认筹,是属于非法活动,存在很大的风险。
2、 如果我们看准了某个项目,想要缴纳认筹金。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可以登录当地的房管局网站,查看项目的备案情况。如果楼盘项目备案了,我们需要尽快缴纳认筹金。一般情况下,楼盘的备案没有公布,是不会停止认筹的。查看楼盘的备案,我们还可以了解楼盘的相关信息。预售备案是开发商取得预售许可证之后,向房管局办理的预售合同备案手续。
3、 我们在缴纳认筹金的时候,需要仔细查看协议,不少开发商会在合同中将认筹金写成定金,或者是约定因个人原因不在购房,认筹金不退等。我们最好和开发商签订一份明确优惠幅度、认筹金可退的协议,并且注明认筹金的退款时间。对于认筹协议有异议的部分,可以和开发商协商一致之后,通过补充条款的模式附加在合同上。
小编总结:关于交认筹金注意事项,小编就介绍到这里了。缴纳认筹金存在很大的风险,政府对于认筹金也没有办法进行监控,一旦出现了问题,很有可能开发商会卷款携逃。而且进行缴纳的认筹金,消费者就失去了选择的余地。因此消费者尽量不要盲目的缴纳认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