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确房产证办理时间:现如今,不少购房者买的都是期房,而期房一般要在交房后的一两年内才可能拿到房产证,因此为了避免开发商办理房产证逾期,尽量在补充协议中约定办证的具体日期。
同时,还要注明相关赔偿责任,如在约定期限内,开发商没能办理好房产证,应按约定对购房者进行赔偿事宜。
2、注明交房标准:在补充协议中明确房屋装修材料的品牌、型号、颜色、材质等,尽可能避免名牌、高级等含糊不清的词汇,这不利于购房者验房对比。
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和开发商约定一下进行隐蔽工程装修的时候,尽量在覆盖之前能通知购房者到现场去检查验收,签字确认后再进行下一步。
3、注明公摊面积大小和位置:公摊面积的大小和位置实际上是购房者用钱买来的隐性面积,所以购房者应在补充协议中约定清楚公摊面积的具体大小和位置,而且还要注明如果公摊发生变更的情况,该如何解决,避免日后因此而发生购房纠纷。
4、明确贷款失败的责任认定:首先,弄清楚贷款失败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如果是因为开发商原因导致贷款不成,购房者可申请退房且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如果是因为银行审批或者政策调整的原因导致贷款失败,双方可自行解除合同约定;
如果是购房者自身原因,可先和开发商进行协商解决后续款项问题,如无法缴纳剩余房款,双方可解除购房合同,但购房者需承担违约责任。
5、明确退房后的责任归属:房屋主体质量出现问题、开发商私自变更小区规划、开发商没有销售许可证等情况出现,购房者都可申请退房,且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但是,为了更好地约束开发商,购房者应在补充协议中做好详细的约定,比如开发商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已交房款应在多长时间内退还等等。
6、明确物业管理问题:一般来说,若是新小区的话,前期都是由开发商指定某个物业公司进行合作,或者自己有物业公司进驻,但无论怎样,购房者都要明确自己未来的家的物业公司是哪个、资质如何、物业费的缴纳时间和具体缴纳标准等等。
7、明确开发商的口头承诺:很多开发商都会许下口头承诺来吸引购房者,比如说交通、医疗、教育等配套。如果不将这些口头承诺写入补充协议,后期产生纠纷时将无法追究开发商责任。所以,一定要把开发商的口头承诺落实到补充协议中去。
有很多朋友对于补充协议的含义都是不太懂的,其实,补充协议是指对合同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而达成的协议。由于买房交易对于交易双方都是一件大事,因此在签订购房合同之后,为了维护双方的利益,通常会签订补充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
在实际生活中,也发生过不少因为房屋交易的纠纷,因此,如果买房后有发生争议,应先按补充协议处理违约责任,补充协议未约定的,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
我们都知道,买房要签订买房合同,如果有什么要明细补充的或是要添加的一些协议,就会写入购房补充协议。从一定意义上说补充协议中提到的问题更容易发生,如果发生纠纷,违约责任首先按照补充协议处理,如果补充协议中没有规定,那么就按照合同处理。所以我们在购房前就必须先弄清补充协议该怎么审、怎么签。
一、明确房屋不动产权证具体办理时间
如果购房者对于拿不动产权证的问题比较着急,能在补充协议中约定办理不动产权证的具体日期。
为防止开发商违约,还要注明相关赔偿责任,如在约定期限内,开发商没能办理房屋的不动产权证书,应按约定对购房者进行赔偿事宜。另外,如果因开发商原因导致产权证无法办理,开发商应承担相应责任并赔偿损失。
二、约定贷款失败是谁的责任
有一部分购房者签订了购房合同,却没能申请下来购房贷款,这时候与开发商的交易不能正常完成,责任该由谁承担呢?
1、开发商原因:购房者可退房且不用承担违约责任,甚至可要求开发商承担责任。
2、银行、政策等原因:购房者可无责解约。
3、购房者自身原因:可与开发商重新协商付款方式,无法缴纳余款的,购房者要承担违约责任。
三、明确交房具体日期
这点对于购房者来说,尤为重要。开发商在合同规定的日期内没有交房,往往会以不可抗力的范围扩大为解释,以此来规避违约责任。
如果开发商在补充协议中约定了大量的可以延期交房的情形,购房者一定要提出疑义,如果交房超过约定期限,购房者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开发商退还所有款项,按照天数给予经济补偿。
四、公摊面积大小和位置
公摊面积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购房者实际使用房屋面积的大小。很多开发商在购房者咨询公摊面积的时候,只会给出一个大概的数字,并且不会明确写入购房合同,后期却很可能在这上面做文章。
对此购房者在补充协议中应当约定好公摊的具体数字,并注明公摊的具体位置、面积大小,特别是对于公摊变更的情况,约定得越详细,对购房者就越有利。此外还要注意,顶层楼台和一楼院子是否是属于全体业主共有的公摊面积,如果是的话,开发商无权赠送。
购房者应在补充条款中对得房率做精准的约定,如果收房时得房率不达标,购房者可以依据合同,选择退房并让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
五、约定具体房屋质量标准
关于交房标准这一点,毛坯房的要求一般都是最基本的质量问题,精装房则需要格外注意,能在补充协议中明确到装修材料的品牌、型号、颜色、材质等,尽可能避免、高级等含糊不清的词汇,否则不利于购房者验房对比。
有些开发商在施工阶段,会请购房者到建筑工地进行现场检验,但有的开发商就不会。那么购房者可以在补充协议上跟开发商进行具体约定,比如施工节点,在隐蔽工程覆盖之前,要求购房者到场并签字,签完字再进行覆盖,继续施工。
六、明确物业管理问题
包括物业公司及物业费的缴纳时间,缴纳金额,都应该在补充协议中进行约定。多数开发商会自己成立物业来管理物业小区。购房者容易把物业和开发商视为一体,但实际上他们是各自独立的法律主体,购房者和他们形成不同的法律关系。
但无论怎样,购房者都要明确自己所购房屋的物业公司是哪个,资质如何,物业费的缴纳时间和具体缴纳标准等,这些问题都要一一列好,不能轻易变动。
七、约定发生退房后的责任归属
退房责任按照法律规定,以下情况购房者可退房:面积误差值超过3%;房屋质量瑕疵;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开发商单方变更规划;银行按揭失败;开发商没拿到预售许可证;开发商迟迟不交房;开发商迟迟不办房产证等。
但为了更好地约束开发商,能在补充协议中做好详细的约定,比如开发商具体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已交房款应在多长时间内退还等。
八、开发商的承诺要落实到合同里
在购房者下定决心购买房子之前,很多开发商都会许下口头承诺来吸引购房者,而这些口头承诺一般还都是与购房者息息相关的,会向购房者承诺一些“好处”,比如赠送面积、停车位、物业费的收费优惠等等。
如果不将这些口头承诺写入补充协议,等到你交房入住才发现上当受骗也于事无补了。如果购房合同内容和补充协议内容不符,合同补充协议签署在后,通常以补充协议中的内容为准。
补充协议是买房合同的补充部分,它对合同中没有约定、约定不明确或者容易发生纠纷的部分进行补充,并提前约定好具体违约责任。一般来说,补充协议提到的问题更容易发生。买房合同的补充协议里该写什么?
一、约定不动产权证办理时间
在买房合同中,一般是不会写明办理不动产权证的时间的,大多数开发商都是在交房1-2年后办理。如果买房人对比较在意这个问题,建议在补充协议中约定办理不动产权证的具体日期,为防止开发商违约,还要注明相关赔偿责任,如在约定期限内,开发商没能办理房屋的不动产权证书,应按约定对买房人进行赔偿事宜。
二、约定贷款失败怎么办
有的买房人可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签订了买房合同,却没能申请下来购房贷款。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一般来说,买房人可以和开发商约定如下内容:
1、如果是因为银行审批的原因导致贷款失败,双方可自行解除合同约定;
2、如果是因为开发商原因导致贷款不成,买房人可申请退房且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3、如果是买房人自身原因,可先和开发商进行协商解决后续款项问题,如无法缴纳剩余房款,双方解除买房合同,但买房人需承担违约责任。
三、约定公摊面积大小
在很多买房合同中,开发商在公摊面积的部分,只会写出一个大概的数字,后期却很可能在这上面做文章。由于公摊面积的大小和位置实际上属于买房人需要用钱买来的隐性面积,所以建议买房人能在补充协议中约定清楚公摊面积的具体大小和位置,而且还要注明如果公摊发生变更的情况该如何解决,避免日后因此而发生购房纠纷。
四、注明交房标准
关于交房标准这一点,毛坯房的要求一般都是最基本的质量问题,精装房则需要格外注意,建议能在补充协议中明确到装修材料的品牌、型号、颜色、材质等,尽可能避免含糊不清的词汇,不利于买房人验房对比。
五、约定退房责任
如果交房时,出现以下的情况,买房人一般可以要求退房:合同面积与实际面积相差超过3%、房屋主体质量出现问题、开发商私自变更小区规划、非买房人自身原因导致银行贷款失败、开发商没有销售许可证,或者迟迟不为买房人办理房屋不动产权证书等。为了更好地约束开发商,建议能在补充协议中做好详细的约定。
六、约定承诺
在买房人下定决心购买房子前,往往会被开发商的口头承诺所吸引,比如说周边的交通、医疗、教育等配套十分完善,但如果不将这些口头承诺写入补充协议,这些都只是开发商的噱头。
因此提醒买房人,开发商的承诺应当白纸黑字落实到纸面上,一旦实际情况与买房合同内容或补充协议内容不符,可据此要求赔偿。
七、明确物业管理问题
如果是新小区的话,前期都是由开发商指定物业进行合作,或者自己有物业公司进驻,但无论怎样,买房人都要明确物业公司是哪个,资质如何,物业费的缴纳时间和具体缴纳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