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签约认购 > 正文

购房认筹金不退怎么办

周敏

1、如果开发商不退还认筹金,买方可以向建委,房管局、工商局等当地政府部门投诉,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但必须保留支付认购资金时签署的合同、收据、转让票据等证据。

2、买家在支付认筹金时,一定要仔细看合同,确保是认筹金而不是定金,合同中必须有无条件退款条款。认购资金不等于首付,首付是签约的保证。认购基金没有任何担保财产。只要买受人不愿意购房或未能购房,开发商必须无条件返还认购资金。


购房认筹金不退怎么办

认筹金不退可以报警吗?

认筹金不退可以报警,但是不是最好的方式,认筹金不退可以找当地房管部门投诉开发商,但是你要先确定签合同的时候开发商有没有在合同中备注:购房者在将来由于个人原因不再购房,如果有那认筹金就不退还。

首先要看认筹金能不能退,怎么退,当时有没签订法律效应的合同来决定,买房认筹金能不能退分两种情况。

1、在没有签订任何条款的时候,认筹因不具备法律效应,购房者在认筹过程当中所交的“诚意金”、认筹金是可以退还。

而在认购和签订正式买卖合同时,购房者就需要仔细确定,防止有损害自己合法利益的行为条款出现,签订任何条款是也要留个心眼。

2、需仔细查看合同,是否有约定:如开发商在认筹协议上约定,购房者将来由于个人原因不再购房,那么认筹金就不会退还。

购房认筹金是什么意思?

1、“认筹”是个舶来品。“筹”就是购房者表现出买房的诚意,这个诚意需要通过缴纳“认筹金”来体现。在缴纳“认筹金”后,购房者可以获得房屋的优先购买权,并在房价上享受一定程度的优惠。

2、认筹是指预先缴纳一定额度的认筹金,在开盘时通过解筹,兑现增加。认筹的具体操作大致有以下三个环节:

(1)消费者去开发商那里填写个人资料,在交纳一笔数额不菲的诚意金后,将领取到一张叫VIP卡、VIP护照、VIP消费卡或认筹卡等名称五花八门的证书。拿到这些证书之后,消费者即获得了认筹资格。但往往有认筹资格的消费者的数量会远远超过楼盘实际推出的房屋数量。

(2)就是所谓的解筹。在认筹数超过实际可提供的房屋数量的情况下,开发商一般采取抽签的形式,从已认筹的消费者中抽出可以选房者。

(3)被抽中的选房者在统一选房号统一交首期,统一签署认购书或预售合同,挑中房号后,将与开发商签订认购合同。之后再是签订《预售合同》。

认筹金不退可以报警吗

咱们在买房的时候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认筹金不退可以报警吗,接下来小编就详细的给大家讲讲认筹金不退可以报警吗。

认筹金不退可以报警吗

认筹金不退可以找当地房管部门投诉开发商,但是你要先确定签合同的时候开发商有没有在合同中备注:购房者在将来由于个人原因不再购房,如果有那认筹金就不退还。

认筹常见陷阱

1、开发商证件不全就出售

有一部分认筹的楼盘在没有预售许可证的时候就开始违规出售房子,弄一个内部认购,业主们交了定金后迟迟等不到房子,所以大家在认筹的时候一定要确认楼盘有无预售许可证。

2、开发商发布按时签约有“优惠”信息

买房人在获得认筹资格后,都会被要求缴纳一笔数额不菲的意向金,比如:认筹1万可抵2万的优惠。但是一些楼盘从认筹到解筹的过程,从多则半年到少则数月。

3、捂盘销售,认筹金克扣不退

在大家交完认筹金之后,楼盘迟迟不开,有的甚至连预售证都没拿到。开发商克扣认筹金不退,买房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房价上涨却买不到房子。

4、虚假的火热售房,诱人的认筹

大家在交完认筹金后,先排号,等待开盘选房。很多的开发商都会为了营造火爆销售的假象,去雇佣一些托来彻夜排队,吸引真正的买房者。

5、优惠力度圈套

比如全款买房优惠7%,按揭买房优惠5%。这个是开发商的诡计,是要回笼资金。还有大户型都会比小户型优惠很多,为了增加大户型的销量,当然会在价格上做些调整的。

6、没有买房,拒绝退认筹金

如果认筹人数超过了房源数量,开发商就会乘机提高房价,敷衍买房者。买房人没有买到心仪的房子,开发商又拒不退还认筹金。

小编总结:有关认筹金不退可以报警吗和认筹陷阱的相关知识,小编就简单的介绍到这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如需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齐家网。

认筹金拖这不退,我该怎么办

如果开发商不退还认筹金,购房者可以向当地建委、房管局、工商局等政府部门投诉,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但必须保留支付认购金时签署的合同、收据、转让单等证据。购房者在支付认购款时,一定要仔细看合同,保证认购不是定金,而且合同中必须有无条件退款的条款。

法律分析

认筹是指开发商正式销售前通过一些折扣让购房者缴纳认筹金等费用的行为。根据规定,任何形式的认筹都是开发商在没有取得预售许可证之前的非法活动,是国家明令禁止的。开发商不退还认筹金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处理:1、协商。双方依靠自身力量,相互妥协和让步,解决纠纷(协商确认后需要签署书面的文书);2、调解。由第三方介入促使争议各方相互谅解和让步,最终化解矛盾。3、仲裁,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由其居中裁决的纠纷解决机制(经济仲裁需要双方协商一致并约定明确的仲裁委员会才能申请);4、诉讼,一方向法院提出请求,由法院裁决纠纷的制度。诉讼是最终、最权威的纠纷解决机制,是当事人保护权利的最后屏障。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认购不等于押金。定金是签订合同的定金。订阅没有任何担保属性。只要购房者不愿意买房或不买房,开发商必须无条件退还认购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