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备案具有准物权效力:登记之前基于买卖合同享有债权,在登记后则享有对未来建成商品房的准物权,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2、具有物权效力:类似于预告登记,可以对抗第三人。
3、不具有物权效力:仅起备案的作用,不会产生对抗第三人的效力,不具备债权保全的对抗效力。
4、商品房预售登记至少能对抗一房二卖中的后买者,即如果商品房预售登记已经备案,如果开发商又将房屋出售给第三人的,而且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我认为这个第三人就不能是认为善意不知情的第三人,从而不受法律保护,先买受人可以申请撤销该房屋过户行为。
1、交定金签定“认购书”,到签正式《商业房销售合同》之间,一般会有5天到7天的期限,在这段期限,购房者无妨登录房产处理局大众信息网,查询自己计划购买单位的相关信息,如该单位是否可售,是否有约束出售等状况。一同,在大众信息网上,还能够检查合同模板。购房者可先了解合同上可能约好的相关内容。
2、承认单位产权清楚后,与发展商约好期限签定《商业房销售合同》。一些发展商在进行网上签定合同前,会先将合同范本给购房者承认,如果购房者没有疑议,再进行网上签约。
3、网上签约页面是在房产处理局大众信息网的“通明售房”分栏下,运用证书进入存案系统,点击销售单位,即会主动生成相应的合同模板。此刻,购房者必定要细心检查合同内容,一般合同内容应包含销售单位的根本信息、价格与付款方法、付款期限、发展商交楼期限、处理房产证期限等,并应对违约责任有清楚的阐明。
4、两边承认合同条款无需修正,即进行保存合同。在这一进程时,购房者设置购房口令。合同签定保存后,可进行打印。提交存案,并打印《商业房存案注册证明书》,两边签字。
一、房屋预告登记证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房屋预告登记指当事人约定买卖期房或者转让其他不动产物权时,为了限制 债务人 处分该不动产,保障 债权人 将来取得物权而作的登记。 预告登记的首要效力在于担保功能,即防止 不动产权 利人违反义务对不动产进行处分。 1、根据《 民法典 》(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221条的规定,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 《房屋登记办法》第68条相应规定,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书面同意,处分该房屋申请登记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不予办理。该条规定在技术上使得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书面同意而对房屋进行的处分行为无法进行登记,自然无法发生物权效力。对于 抵押权 而言,预告登记具有保全顺位的效力,即办理预告登记的抵押权可以享有优先顺位。 2、《民法典》第221条第2款规定,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 不动产登记 之日起三个月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 《房屋登记办法》第六十八条第2款相应规定,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相应的房屋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当事人申请房屋登记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按照预告登记事项办理相应的登记。 二、房产预告登记证明必须办理吗 1、根据《民法典》第221条规定,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或者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 2、由此可见,买卖房屋并不是必须非得办理预告登记。 3、 买房 时如果办理预告登记,使已登记的债权请求权经过公示后,具备了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即具备了一定的物权效力。因此,从预告登记的性质上说,预告登记是债权物权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即使得债权具备了物权的某些效力。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 4、 商品房 预售登记并不具有预告登记的性质,这点需要注意。 房屋预告登记证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我国对房屋的产权办理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相关的房屋所有人在购买完这类房屋时,要对这类证件进行积极的办理,保障自己的合法性,和房屋产权的合法性。以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和误会。
商品房 预售登记是一种不动产物权预登记,就是对将来会发生改变的物权进行登记。一般来说,商品房预售登记的手续都是由开发商办理的,作为 购房 人,只需准备好委托书、商品房购买登记表等相关资料,委托开发商办理即可。办理过预登记手续后,就说明房产局对所要交易的房屋的合法性已经进行了确认。那么商品房预售登记是什么意思呢? 什么是商品房预售登记? 商品房预售登记也称为 预告登记 ,属于不动产物权预登记的一种。其登记的权利是请求权,登记的内容是将来发生的物权变动。 按照规定,开发企业预售商品房应当与承购人签订 商品房预售合同 ,并且自签约之日起30日内向房地产管理部门和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手续。 商品房预售经登记后,预告人(购房者)取得优先于其他人而购买该商品房的优先购买权,以及对抗第三人效力的期待权。 “预售登记”是商品房预售的保护伞! 首先,购房者在签订预售商品房 购房合同 、购房缴款之前,要去房地产管理局等行政主管部门查询期房的有关登记情况,调查清楚后再签订合同缴款,以防止购房前房屋已经被开发商“假按揭”、 抵押贷款 等现象发生。 其次,购房者在签订预售商品房购房合同之后,一定要督促并落实开发商及时(30日内)将商品房预售合同进行登记备案(即预告登记程序),以防止购房后开发商“一房两卖”或房屋被抵押贷款的等现象发生。 因为只有经过“预售登记”商品房预售合同才具有物权效力,“预售登记”的购房人才是受法律保护的将来产权所有人。这样您就拥有预售商品房的优先购买权以及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其他人包括开发商再处分您的预售房屋都是无效行为,您的权利才能真正受法律保护。 办理商品房预售、预购登记手续,可以通过房地产管理部门对房屋买卖交易的合法性和唯一性进行确认,有效保证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对买方来说,预购的商品房是一种期得利益,通过办理预售,预购登记手续,可以减少因不了解政策或其它情况而造成投资风险;对卖方来说也可以减少因不必要的纠纷造成的损失。 商品房预售登记后,购房人要求更名的,具有直系亲属关系(如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可在预售契约上更名,办理时应出具经公证的亲属关系证明,其他不具亲属关系的应按预售转让程序办理。 《 民法典 》(2021.1.1生效)第二百二十一条 【预告登记】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的协议或者签订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 不动产登记 之日起九十日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 了解了商品房预售登记是什么意思,还应该了解做好商品房预售登记是为了保障购房人的合法利益,做了预售登记,就说明您有对预售商品房的优先购买权,其它人以至于开发商都不能再对您的预售商品房进行任何处置,即便是有人已经进行了处置,也属于无效行为,法律会根据预售登记保护您的利益。
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申请书作用在于以下两点:
1、限制房地产开发商等债务人处分其权利
房屋进行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预告登记的实践意义在于,权利人所期待的未来发生的物权变动对自己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非要发生这种变动不可;而法律也认可这种变动对权利人的意义并予以保障。
2、避免一房二卖
购房人在与开发商订立预售合同后,只享有合同法上的请求权,该项权利没有排他的效力,因此购房人很难杜绝追逐利益的开发商以更高的价格将房屋转卖他人。在建立了预告登记制度的情况下,购房人如果将他的这一请求权进行预告登记,根据预告登记具有物品排他性质的法律特殊性,开发商如果违背预告登记内容对房屋进行处分,则根据预告登记的法律条文,其行为就无法产生法律效力。
扩展资料:
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或者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办理预告登记所需要件如下:
1.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
(1)登记申请书原件
(2)申请人身份证明
(3)已登记备案的商品房预售合同原件
(4)当事人关于预告登记的约定原件
(5)预购人单方申请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的,预售人与预购人在商品房预售合同中对预告登记附有条件和期限的,预购人应当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
(6)设定在建工程抵押的房屋,需要提交抵押权人同意房屋买卖的证明材料。
2.预购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
(1)登记申请书原件
(2)申请人身份证明
(3)抵押合同原件
(4)主债权合同原件
(5)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证明原件
(6)当事人关于抵押权预告登记的约定原件
(7)已设定在建工程抵押权的,提交抵押权人放弃抵押权的证明原件。
3.房屋所有权转移预告登记
房屋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房屋的所有权、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预告登记的,除提交本项规定材料外,还应当提交抵押权人同意抵押房屋转让的书面文件原件、他项权利证书原件、抵押权注销申请书原件
(1)登记申请书原件
(2)申请人身份证明
(3)转让方的房屋所有权证
(4)房屋所有权转让合同原件
(5)当事人关于预告登记的约定原件(转让合同中已有约定的除外)。
4.房屋抵押权预告登记
已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或房屋所有权转移预告登记的房屋,可以办理房屋抵押权预告登记。
(1)登记申请书原件
(2)申请人身份证明
(3)主债权合同原件、抵押合同原件
(4)房屋所有权证或房屋所有权转移预告登记证明原件
(5)当事人关于预告登记的约定原件(抵押合同中有约定的除外)。
5.预告登记的变更登记
(1)登记申请书原件
(2)申请人身份证明
(3)预告登记证明原件
(4)变更事实的有关证明文件原件。
6.预告登记的注销登记
(1)登记申请书原件
(2)申请人身份证明
(3)预告登记证明原件
(4)证明预告登记的房屋权利终止的证明材料原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预告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