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预售可以签买卖合同。商品房预售合同是指商品房预售方和预购方双方约定,预售方在约定时间内将建成的商品房所有权转移于预购方,预购方向预售方交付定金或部分房款并按期接受商品房的书面协议。商品房预售合同是以建造中的房屋为标的物的,属于买卖合同的一种。
1、仔细核对房屋的坐落位置
在购买房屋的时候,购房者一定要对房屋所在位置进行核对,另外一个楼盘通常不会只有一栋房子在出售,而不同的楼栋所在位置不同,在价格上也是有一定差异的。为了避免购房者买房时和交房时房屋位置出现差异的情况,购房者在购房合同中一定要对自己所购买的房屋的准确位置进行核对,还要求开发商在合同中附上小区的平面图并注明楼号。
2、关于贷款不成的约定
如果购房者是选择贷款买房的话,那么就要注意关于贷款不成的约定,虽然很多人申请贷款的时候都能成功,但是也有可能出现贷款不成的情况,所以购房者一定要在购房合同中和开发商约定清楚,如果因为贷款被拒而导致无法买房的话,开发商要如数退还购房者所缴纳的定金和其他款项,如果购房合同中没有约定,购房者不仅定金要不回来,可能还会承担违约的责任。
3、注明计价方式与房款
一般在签订购房合同时,合同中会写明房屋的单价和总价,另外别忘记让开发商注明计价方式。如果合同中没有注明房款和计价方式,在实际付款时房价上涨,部分开发商可能会要求购房者以后来的房价付款,或者通过其他计价方式计算房款,因此这些内容最好一开始就定好了,双方都不能轻易更改。
4、明确各项违约金
我们在签订购房合同时,一定要看好各项违约金究竟是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还是万分之几。少一个零,实际赔款时需要付出的人民币数量可是有着大大区别的。另外,要特别警惕开发商在补充协议中更改违约金的比例,一定要仔细核对。
5、注意空白条款
购房合同上是有一些空白条款需要双方确认后填写或者主要特殊注明的,但是有的开发商会告知购房者这个合同是统一版本的,因为有的空白地方可以不填,这样空白的地方开发商就有可能在上面做手脚。因此购房者如果确实没有特殊说明的空白地方可以划一道斜线表示空白地方已无内容。
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后,不一定能够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出现以下两种情形:1、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2、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会使商品房买卖合同不能签订。
需要,当事人签订的商品房预售合同属于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一种,但签订了合同并不必然取得房屋所有权,为了保护买受方的权利,虽然第一个购房者合同在先,但因未办理登记手续,所以无法取得房屋所有权,要获得救济则只能追究卖方的违约责任。商品房预售合同不是买卖合同,要转移房产的所有权还是需要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
法律分析
商品房预售合同是指商品房预售方和预购方双方约定,预售方在约定时间内将建成的商品房所有权转移于预购方,预购方向预售方交付定金或部分房款并按期接受商品房的书面协议。商品房预售合同不是预约合同。在相关法律中,预约合同是当事人约定将来订立一定合同的合同;本合同是为了履行预约合同而订立的合同。预约合同与本合同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法律效力。预约合同当事人的义务是订立本合同,所以当事人一方只能请求对方订立合同,而不能依预约的本合同内容请求对方履行。商品房预售合同在成立之时,房屋并不存在或尚未建成,所以带有预售的字样,但商品房预售合同绝不是预约合同。因为在商品房预售合同中,预售方与预购方关于房屋的坐落与面积、价款的交付方式与期限、房屋的交付期限、房屋的质量、违约责任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双方无须将来另行订立一个房屋买卖合同,即可以按照商品房预售合同的规定直接履行,并办理房屋产权过户登记手续,达到双方的交易目的。商品房预售合同不是期货买卖合同。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标的物是尚不存在或尚未建成的房屋,所以,房屋的交付期限一般都很长。但将商品房预售合同称之为期货买卖合同是错误的。所谓期货买卖合同,是指期货交易所为进行期货交易而制订的统一规定商品的等级或证券的种类和数量、交货期限和地点等的合同,通常采用“标准合同”形式。通常情况下,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当事人、标的物及其数量和质量、付款、履行期限、履行方式、违约责任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五条 当事人约定在将来一定期限内订立合同的认购书、订购书、预订书等,构成预约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预约合同约定的订立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预约合同的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