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房买产权要视具体情况来定:每一个地方的公共租赁房屋的政策都不太一样,有的可以买卖产权有的不可以买卖产权。可以买卖的话一般要先向公租房所有权部门提出申请,申请通过后,缴纳相关的税费办理过户手续后,即买断了产权。先向当地房管局提出购买申请,工作人员会对房屋进行审核。双方需要在房管局办理过户并申报价格,工作人员会对价格进行核实,并评估和勘察。最后,还要缴纳税费,交易双方过户后的30日内,向房产部门办理产权登记,之后领取房屋产权证。
1、公房交易要注意查清房产的性质。
先要了解公房的性质,要知道卖方对公房是有所有权还是使用权。公房包括单位的自管公房以及房管局的直管公房两种。单位的自管公房若是可以房改,应当是能给予个人部分所有权的;但是直管公房通常只是出租给个人使用,却不能买卖。
2、公房交易要注意查明土地出让金。
如果公房可以买卖,还要注意是否缴纳了土地出让金,如果没交,无法过户。如果无法过户,买到的房子在法律上属于不稳定的状态,卖方有权支付违约金来解除合同。
3、公房交易要注意避免权属争议。
公房的年代通常比较久远,房产可能存在继承权纠纷或者离婚财产纠纷等问题。一旦买到这样的房子,很可能在过户前,纠纷的对方会予以阻止,甚至不惜提起诉讼来阻止交易进行。
4、公房交易要注意了解房屋质量和关系。
公房的年代通常久远,因此房屋的质量可能存在问题。在购买房屋时,应当查清房屋的卫生间、厨房等是否存在漏水等情况,是否会影响到邻居。还要了解房产所在的小区物业服务质量如何,不要影响到物业交割。
自管公房可以向单位提交申请,按照相关流程购买产权,流程如下:1、职工家庭在购房前应向公有住房出售单位办理认购手续,预付手续费100元(不购房时不予退还),领取购房用的有关统一表式资料。2、职工家庭在购房前必须协商一致,确定购房人的职级、工龄,签订《职工家庭购买公有住房协议书》,并由单位出具《工龄证明》和《职级证明》。3、售房单位根据职工家庭提供的证明等文字资料,按照公有住房出售的政策规定,核准后把有关信息输入电脑,计算出职工家庭购房款及相关费用,经购房人确认和选择付款方式后,由售房单位与购房人签订《公有住房出售合同》,并由购房人支付定金1000元。4、购房人在合同规定的时限内,持《购买公有住房付款凭证》和现金到售房单位的开户银行(指定的建设银行)付款。5、购房人付款后,由售房单位向购房者出具《出售公有住房专用票据》。6、由售房单位为购房者代办申领《房地产权证》手续,购房者应缴纳土地收益金和超面积部分房款的契税,此刻公有房屋过户成功。
1、承租人连续租赁保障性住房不少于5年,且符合保障性住房配售条件的,经出租人同意,可以购买承租的保障性住房,并遵守配售保障性住房的有关规定。但是,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禁止出售配租保障性住房的除外。出售政府投资建设的配租保障性住房的收入管理,应当遵守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2、要满足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的承租需求。省辖市、县(市)政府可根据本地保障房数量,结合住房保障总需求,对政府拥有产权的公租房,探索实行先租后售、租售并举。用于出售的公租房原则上不超过当地公共租房规划建设总套数的30%,公租房承租对象租住一定年限(一般为3~5年)后,仍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可选择申请购买所租住公租房全部或部分产权,也可继续承租;不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要予以腾退,不得申请购买所租住公租房。3、老百姓既可选择购买公租房的全部产权,也可选择购买部分产权。如果购买部分产权,保障对象出资所占份额一般不低于总房价的50%.如果购买的是部分产权,那么,头次购买部分产权后的5年内,可按原价继续购买剩余的产权份额;超过5年,房价要重新核定。价格方面,公租房出售价格参照周边同地段、同品质普通商品住房销售价格确定,并给予一定的价格优惠。优惠后均价不得低于同地段、同品质普通商品住房销售均价的80%.政府部门还可以根据楼层、朝向等因素适当设置楼层差价。
法律依据:
《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租赁住房转租、转借行为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第十八条 违规转租转借公租房的家庭,5年内不允许再次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含市场租房补贴)及共有产权住房。北京市制定的公租房违规转租转借查处标准,是依据《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11号)等有关规定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处罚内容包括取消家庭各类保障房资格,停止发放租金补贴,退回承租住房,并按有关规定处以罚款和追缴违法所得等。在此基础上,北京市还要求各区住房保障部门,应将违规家庭的信息记入不良信息档案,自取消资格决定作出之日起,5年内不允许该家庭再次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含市场租房补贴)及共有产权住房。5年后再次申请且取得备案资格的,应以市场租房补贴方式保障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