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很多人会对违约金这一概念并不是很清楚,甚至可以说是模糊不清的。那么到底什么是违约金呢?我们所说的定金是否可以去当违约金使用呢?小编在此大胆的猜测,这应该是很多人困惑的问题吧。别着急,那么下面小编带着大家一起去解决你们心中的疑问吧。
什么是违约金?
违约金他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的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该向另外一方支付的金钱。违约金的标准是金钱,但是当事人也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标的物为金钱以外其他的财产。
违约金具有担保债务履行的功效,又具有惩罚违约人和补偿无过错一方当事人所受损失的效果,因此有的国家将其作为合同担保的措施之一,有的国家将其作为违反合同的责任承担方式。
定金可以当做违约金吗?
1、《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定金或者违约金条款。”根据该条规定,定金条款或违约金条款不可并用,当事人只可择其一而行使之。
2、由于我国《合同法》规定的定金是违约定金,它与违约金在目的、性质、功能等方面都有相同性,因此在许多情况下两者不能并用,否则,不仅将会给违约方强加过重的责任,而且责任后果与违约所实际造成的损失相比相差很大。
3、《担保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20%。至于违约金的数额,法律无明确限制性规定,实践中一般由当事人双方自愿商定。
4、《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双方约定的违约金低于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双方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那么,大家看完以上小编整理关于什么是违约金,以及定金是否可以当作违约金的信息,对此是否具有了一定的了解呢?别着急,慢慢的去理解,去理顺这其中的关系。小编相信你一定会明白其中的“道道”的呢,同时也希望以上的信息能够给你们的认识去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 什么是违约金 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违约金的标准是金钱,但当事人也可以 约定违约金 的标的物为金钱以外的其他财产。违约金具有担保债务履行的功效,又具有惩罚违约人和补偿无过错一方当事人所受损失的效果,因此有的国家将其作为合同担保的措施之一,有的国家将其作为违反合同的 责任承担方式 。 二、只要违约金的数额低于违约造成的损失,而并不限于违约金数额“过分低于”损失,当事人即可以请求增加。如此规定,意在强化违约金的填补功能,使违约金的作用最低限度与 损害赔偿责任 等同,当然,两种责任的效果实际上是否等同,还要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请求增加违约金数额的原因是 约定的违约金 对己不利,不足以弥补因违约而遭受的损失,因此,违约金增额请求权一般由债权人行使,债权人请求增加违约金时,须负举证责任,举证证明损失大于约定的违约金。 当事人一方违反经济合同时,应向对方 支付违约金 。如果由于违约已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超过违约金的,还应进行赔偿,补偿违约金不足的部分。”这种规定,是将违约金作为最低的损害赔偿额的预定,在违约金不足以弥补损失时,可以与损害赔偿并用,这种违约金义称为抵销性违约金。
还款违约金是指持卡人未能在到期还款日(含)前偿还最低还款额,除应支付贷款利息外,银行将会按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收取还款违约金。还款违约金的具体计算方法为:还款违约金=(最低还款额-已还款金额)×5%。
最低还款额未还金额在10元(含)以内时不计收还款违约金;逾期6期后将不再收取;计收金额不会超过本金。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业务规定请以实际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
诚邀您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或中银跨境GO APP办理相关业务。
法定违约金是指法律上规定的当事人应当支付的违约金。法定违约金的特点是带有强制性,无论当事人在合同中是否已作了约定,只要一方违约,都必须按规定交付。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