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签约认购 > 正文

补充协议里暗藏的这些陷阱 你们知道几个

周敏

补充协议是对购房合同的补充,二者是主合同和从合同的关系。如果补充协议和购房合同产生冲突,一般会以补充协议为准,所以补充协议的签订很重要。然而,关于这些“隐身”在补充协议里的陷阱,你究竟知道几个?

一、 购房总价成违约金基数

有些人会在补充协议中约定“任何一方在合同签订后单方面终止合同,应承担终止合同违约金,比例为合同总价款的20%”,这条款看起来没什么问题,20%的违约金比例也貌似很合理,但其实并非如此。

根据规定,违约金的标准应以违约造成的实际损失计费,高比例为30%,所以说上述的条款看似对买卖双方有利,实则是单方面加大了购房者的违约成本,毕竟即使开发商违约,他的损失也不会比房价高。

二、 宣传广告不承担法律责任

一些开发商会在补充协议里写道,“该合同与宣传资料、样板房的数据、文字等如有出入,皆以该合同内容为准。凡该合同未约定之事项,对双方无约束力。”其实,这个条款也是有问题的。

按照规定,开发商在销售商品房时若设置了样板房,应说明实际交付的商品房质量、设备及装修与样板房是否一致,未作说明的则视为实际交付的商品房应与样板房一致。

因此,开发商之所以约定上述条款,就是为了免责,所以建议你将宣传资料等相关内容落实到合同中,又或者是不要抱那么大期望,以免等到实际交房时失望。

三、限定购房者入手的商品房用途

有时开发商为了限制购房者入手的商品房用途,便会在补充协议中约定道,“该商品房仅为住宅用途。”然而,这样的做到其实是侵犯了购房者的权利的。

按照规定,购房者一旦购买了房屋,便享有了房屋的权,享有对该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的权利,所以出售方无权干涉购房者如何使用住房。如果你在协议里看见了类似的条款,可以大声得说“No”!

三、 合同空白处被“作弊”

一般来说,合同中都会有一些空白处供买卖双方签约时现场商定填写,而不少开发商为了免责或者为自己赚取利益,便会先行拟定条款填充其中,“掠夺”了购房者的合法权利。

所以,建议你在签订合同时好在空白处划上斜杠,表示那里已经没有内容需要补充。同时,你也可以看看合同是否已经备案,如已备案,可将其拿到工商局与备案文本对照,看是否有改动。

 

合同补充协议里常暗藏哪三大陷阱?

补充协议是对购房合同的补充,二者是主合同和从合同的关系。如果补充协议和购房合同产生冲突,一般会以补充协议为准,所以补充协议的签订很重要。然而,关于这些“隐身”在补充协议里的陷阱,你究竟知道几个?

一、 购房总价成违约金基数

有些人会在补充协议中约定“任何一方在合同签订后单方面终止合同,应承担终止合同违约金,比例为合同总价款的20%”,这条款看起来没什么问题,20%的违约金比例也貌似很合理,但其实并非如此。

根据规定,违约金的标准应以违约造成的实际损失计费,最高比例为30%,所以说上述的条款看似对买卖双方有利,实则是单方面加大了购房者的违约成本,毕竟即使开发商违约,他的损失也不会比房价高。

二、 宣传广告不承担法律责任

一些开发商会在补充协议里写道,“该合同与宣传资料、样板房的数据、文字等如有出入,皆以该合同内容为准。凡该合同未约定之事项,对双方无约束力。”其实,这个条款也是有问题的。

按照规定,开发商在销售商品房时若设置了样板房,应说明实际交付的商品房质量、设备及装修与样板房是否一致,未作说明的则视为实际交付的商品房应与样板房一致。

因此,开发商之所以约定上述条款,就是为了免责,所以建议你将宣传资料等相关内容落实到合同中,又或者是不要抱那么大期望,以免等到实际交房时失望。

三、限定购房者入手的商品房用途

有时开发商为了限制购房者入手的商品房用途,便会在补充协议中约定道,“该商品房仅为住宅用途。”然而,这样的做到其实是侵犯了购房者的权利的。

按照规定,购房者一旦购买了房屋,便享有了房屋的所有权,享有对该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的权利,所以出售方无权干涉购房者如何使用住房。如果你在协议里看见了类似的条款,可以大声得说“No”!

三、 合同空白处被“作弊”

一般来说,合同中都会有一些空白处供买卖双方签约时现场商定填写,而不少开发商为了免责或者为自己赚取利益,便会先行拟定条款填充其中,“掠夺”了购房者的合法权利。

所以,建议你在签订合同时应在空白处划上斜杠,表示那里已经没有内容需要补充。同时,你也可以看看合同是否已经备案,如已备案,可将其拿到工商局与备案文本对照,看是否有改动。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01-16,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买新房,就上搜狐焦点网

购房签订补充条款时要注意防范哪些陷阱

防范签订购房补充条款时的陷阱要注意:

1、补充协议效力大于合同条款;

2、宣传广告不承担法律责任;

3、购房总价成违约金基数;

4、限定买家商品房用途;

5、补充协议剥夺了消费者应享有的权利。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第五百一十条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