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金协议:
定金协议主要确定定金的额度及支付方式,定金协议一旦签订,便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违约,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定金协议主要包括:房屋情况概括,房屋交易情况,定金的额度及支付方式,其他的约定等。
2、房屋买卖合同:
房屋买卖合同主要涵盖房屋权属,成交方式,成交价格,产权状况,房屋交付,违约责任,税费相关规定,权属转移登记,争议解决等方面。
3、补充协议:
补充协议的内容往往是房屋购买合同里没有约定的事项。因为补充条款是根据不同项目的具体情况来约定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补充协议比购房合同还重要。
1、贷款失败的相关责任要写清:
如果购房者签了合同,也付了首付,贷款却办不下来,房子买不了了,那购房者该怎么办?责任该由谁来承担?这些都需要在补充协议中提前约定好,明确各种情况下的责任问题。
如果是开发商的原因导致无法办理贷款,购房者可退房且不用承担违约责任,甚至可要求开发商承担责任。
如果是购房者自身原因导致无法办理贷款,购房者可以和开发商重新协商付款方式,无法缴纳余款的购房者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如果是银行或政策等原因导致无法办理贷款,购房者可无责解约。
2、公摊面积要写清:
很多开发商在购房者咨询公摊面积的时候,只会给出一个大概的数字,并且不会明确写入购房合同,后期却很有可能在这上面做手脚。但由于公摊面积的大小和位置实际上属于购房者需要用钱买来的隐性面积,所以购房者最好能在购房补充协议中约定清楚公摊面积的具体大小和位置,而且还要注明如果公摊发生变更的情况,该如何解决,避免日后因此而发生购房纠纷。
3、物业管理问题要写清:
一般新小区前期都是由开发商指定物业进行合作,或者自己有物业公司进驻,但无论怎样,购房者都要写清物业公司、资质、物业费的缴纳标准等。
4、开发商的其它承诺要写清:
在售楼阶段,置业顾问一般会运用各种促销手段来吸引购房者买房,比如赠送面积、学校学位、停车位等等,有的开发商会承诺楼盘周边会建有商场、医院、学校等配套,收房之后业主才发现被骗了,而开发商却拒绝承认曾经许下的承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最好在补充协议中将承诺一一写清楚,并注明违约责任。
目前在房地产市场上,存在三种《购房合同》,纸质合同、半网签合同、网签合同。
“纸质合同”,这是一种完全手工的合同,购房者在签订纸质合同前,最好仔细研究条款,按标准合同文本格式要求开发商填写相关内容签订纸质合同,并约定“商品房预售的,自本合同生效之日起30天内,由出卖人向房产局申请登记备案。”这是制约开发商备案的重要条款,购房者一定要留意。
“网签合同”,网签合同文本中,带有“已备案”的水印字样,其最大的标志是合同首页有“合同编号”,以英文字母E开始,后排10位阿拉伯数字,并且是机打显示,这种合同签订后,开发商在网上输入合同内容即为备案。
“半网签合同”,合同文体中没有“已备案”水印字样,合同编号为10位阿拉伯数字,没有英文字母,而且是手写,非机打。购房者为规避风险,签订合同后,可要求开发商出示《合同备案登记表》,以证明将办理备案。
目前,我国的房屋买卖合同分别有定金合同、订金合同、预约合同和商品房买卖合同四大类型。
1、定金合同属于担保合同的一种,是为了履行房屋买卖合同所签订的合同。
2、订金合同内容与定金合同基本一致,但不同的是购房者对购买房屋反悔时可以要求退还订金,开发商违约的话是赔偿损失而非双倍返还。
3、预约合同是为了将来订立一定合同的而实施的契约行为。
4、商品房买卖合同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尚未建成或者已经竣工的房屋向社会销售,转移房屋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当开发企业取得预售房许可证或商品房销售许可证后既可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商品房买卖合同签订后经过房地产主管机关备案后具有物权登记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