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签约认购 > 正文

房屋买卖合同如何解除

周敏

1、当事人协商一致,就可以解除房屋买卖合同。

2、约定的解除条件成立时,就可以解除房屋买卖合同。

3、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可以解除房屋买卖合同。

4、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再履行主要债务。

5、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6、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房屋买卖合同如何解除

房屋买卖协议怎么写才有效

1、合同当事人必须符合主体资格。房屋买卖双方当事人应当具备能够以自身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并且承担义务的资格:

(1)一般主体要求。《民法通则》规定,房屋买卖双方当事人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房屋买卖行为复杂,涉及标的金额较大,法律一般禁止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参与,所签房屋买卖合同无效,除非事先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事后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2)特殊主体要求。为维护房屋交易秩序,现行法律和政策对房屋买卖当事人设定了一定条件和限制,必须符合特定要求。在商品房现售中,房地产开发企业作为房屋出卖方必须具有法人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土地使用权证书、土地使用批文、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等。

2、房屋买卖双方当事人应当表意真实。依照现行法规和有关司法解释,民事法律行为应当系当事人真意表示的结果。

3、房屋买卖不得违反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房屋买卖行为应当符合房地产政策,遵守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社会公共道德。

房屋买卖合同解除流程是怎么样的?

根据规定 房屋买卖合同 解除流程如下: 二手房买卖合同 成立后,经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二手房买卖合同。 双方也可以约定一方 解除合同 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合同的解除条件,那么按照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不可抗力一般是指当事人签订合同时不能预见、不可避免、不能克服的事件,一般指地震、台风等,在合同的履行过程当中发生此类事件,导致房屋灭失。 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主要义务。比如卖方不想卖房,并明确告知买方房子不卖了,则买方就可以提出解除合同。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义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比如卖方不办理过户手续,超过半年或者一年仍未办理过户手续,导致买方不能取得 房屋所有权 证书的。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义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

如何解除房屋买卖协议

法律分析:一般要想解除房屋买卖合同,可以根据一些条件来定,或者双方协商来一致解除。如果是有约定解除的条件的,满足条件就可以解除,另外,还有一些因为某些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的,可以直接解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第五百六十六条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房屋买卖纠纷如何解除合同?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 可以双方协商一致解除或者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解除。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 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第五百六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 仲裁申请书 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五条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通知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自通知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对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