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住宅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住宅房屋称为装配式住宅。另外,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
1、功能多样化
通过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使得现场现浇作业大大减少,可以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从功能上来看,首先,装配式住宅外墙设计有保温的功能,能够让住户在冬天的时候感觉到温暖,在夏天的时候感觉到清凉,节约了空调的使用次数,减少广对空气的污染;其次,装配式住宅的墙体和门窗的密封功能都比较好,隔声的效果也好;第三,防火、抗震性能比较好,装配式住宅的特殊材料可以给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不容易在干燥的天气下自燃,长期使用不会出现裂缝、变黄等问题,装配式住宅抗震性能较好。
2、施工装配化
装配式住宅大量的构件都是由工厂生产加工完成,米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等程序,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在工厂完成,既保证了装修质量,又能加快工程整体进度。由于装配式住宅的重量比传统的建筑更为轻便,人们只要画好基本的构造图便可以直接在工地上进行施工,由于其施工速度非常快,因此工作效率也提高很多。
3、设计多样化
装配式住宅更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而且设计的标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更高,配合工厂的数字化管理,整个装配式住宅的性价比会越来越高。而且目前的建筑在设计上多以房间内的固定格局为主,房屋的整体运用不是很灵活,但装配式住宅却可以避免这样的缺点,其主要住宅叶以进行大小分割,根据住户的要求来配置。
4、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
装配式住宅是建筑工业化的主要形式、产物和载体,有工业化、装配化、标准化、一体化装修的特点,是由建筑部品、建筑构件、结构构件以及机电设备等部分以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二成的工业化建筑。
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的建筑。
装配式建筑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将预制部品部件通过系统集成的方法在工地装配,实现建筑主体结构构件预制,非承重围护墙和内隔墙非砌筑并全装修的建筑。装配式建筑的主体结构可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结构、装配式木结构及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剪力墙)混合结构等。
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装配而成的建筑。与传统方式不同,这种建筑方式将大量的现场工作都搬到了工厂进行,在工厂制作好了配件、构件,比如楼板和楼梯等,然后再运送到施工现场,通过连接方式在现场进行组装及固定,通过这样的方式所形成的的一种建筑结构。
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以“工业化”发展成就为基础,融合现代“信息化”技术,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MiC是装配式4.0时代的核心技术,也是目前最先进的智能建造技术之一。在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可持续发展峰会上,中建海龙科技推出的“海龙模方”MiC系列建筑产品受到行业关注。“海龙模方”四大系列建筑产品,分别是C系列——海龙混凝土结构MiC模方,代表项目为深圳市龙华区樟坑径地块项目;E系列——海龙电梯MiC模方,代表项目为深圳中学学生宿舍新增电梯项目;S系列——海龙钢结构MiC模方,代表项目为烟台莱山滨海健康驿站;I系列——Ibox海龙微筑MiC模方,代表产品为海龙Ibox微筑MiC模方。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
装配式建筑的设计:
早期的装配式建筑外形比较呆板,千篇一律。后来人们在设计上做了改进,增加了灵活性和多样性,使装配式建筑不仅能够成批建造,而且样式丰富。
美国有一种活动住宅,是比较先进的装配式建筑,每个住宅单元就像是一辆大型的拖车,只要用特殊的汽车把它拉到现场,再由起重机吊装到地板垫块上和预埋好的水道、电源、电话系统相接,就能使用。活动住宅内部有暖气、浴室、厨房、餐厅、卧室等设施。活动住宅既能独成一个单元,也能互相连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