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适用房最为明显的优点就是价格便宜,而且很多房子都是近年来新修建的,户型也比较合理,价格要比市面上同类型的商品房便宜不少。
2、政策方面政府越来越重视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政府加大了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力度,并出台相关政策如限制经济适用房的购房人群、给予相关购买优惠等。
3、近年来新开发的经济适用房,其地理位置已开始转向城区周边地区,开发单位对于建设经济适用房逐渐积累了经验,在配套设施,绿化环境等细节上都有进步,更加关注其适用性,因此经济适用房的优势十分明显。
1、建造经济适用房由政府出面组织,效率低下。如果政府直接出面,违背市场经济中专业分工原则。即使间接出面,中间承接的发展商不以经济效益为考核,难以达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2、经济适用房以售为主,缺乏退出机制,这是一个根本缺陷。因为买经济适用房的时候是穷人,不代表将来是穷人,收入改善后还不退出,一直占用政府补贴的住房,对其他穷人不公平。
3、我国的经济适用房政策,国家采用减免土地出让金和相关税费的方式,责令开发商限价出售给中低收入城市居民。开发商通过协议的方式取得土地,以政府的定价出售,除房价以外的房屋质量、社区配套设施等由企业自主决定。这给企业在房屋质量、相关设施等方面留有很大的运作空间,留下了巨大的利润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隐患。
4、经济适用房可能带来一些后遗症,容易形成穷人聚居的贫民窟、问题社区,造成居住割裂。穷人富人彼此隔绝、相互不沟通,越来越没有交流,这对社会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严重妨碍社会和谐团结。
经济适用房曾经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作为政府接济低收入人群的一项重要政策在西方很多发达国家实践了二十多年。这种政策在西方逐渐被抛弃掉,那到底什么是经适房?经济适用房的优缺点有哪些?
经济适用房 曾经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作为政府接济低收入人群的一项重要政策在西方很多发达国家实践了二十多年。这种政策在西方逐渐被抛弃掉,那到底什么是经适房?经济适用房的优缺点有哪些?
什么是经适房?
1、经济适用住房指的是已经被列入国家计划,并且由城市政府组织 房地产开发企业 或者集资建房单位建造,用微利价格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住房。经适房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 商品住宅 ,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特点。
2、经济性是指住宅价格相对于 市场价格 而言,是适中的、能够适应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适用性是指在住房设计、单套面积设定及其建筑标准上强调住房的实用效果。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按建设成本确定。
3、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经济适用房是国家为低收入人群解决住房问题所做出的政策性安排,另一种出租为主的住宅政策称为 廉租房 。
4、建设成本包括征地折让费、勘察设计及前期工程费、建安费、 小区 内基础设施 配套 建设费、 贷款利息 、税金、1%~3%的管理费。经济适用房以微利价出售。只售不租。
5、其 成本价 由7项因素(征地折迁费、勘察设计费、配套费、建安费、管理费、贷款利息、5%以内的利润)构成。出售经济适用房实府指导价,其售价由市、县人民政府根据以上几项因素综合确定。并定期公布不得擅自提价销售。
经济适用房的优缺点有哪些?
经济适用房的优点:
1、简单的概括,经济适用房的优点就是价格,有很多房子是新修建的、购买优惠、 户型 新颖。
2、在政策上,政府越来越重视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政府加大了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力度,并出台相关政策如限制经济适用房的 购房 人群,给予相关购买优惠等。
3、近年来新开发的经济适用房,其地理位置已开始转向四环以内地区,开发单位对于建设经济适用房逐渐积累了经验,在配套设施,绿化环境等细节上都有进步,更加关注其适用性,因此经济适用房的十分明显。
经济适用房的缺点 :
1、建造廉价房由政府出面组织,效率低下。如果政府直接出面,违背市场经济中专业分工原则。即使间接出面,中间承接的 发展商 不以经济效益为考核,难以达到社会资源的优配置。
2、廉价房以售为主,缺乏退出机制,这是一个根本缺陷。因为买廉价房的时候是穷人,不代表将来是穷人,一辈子是穷人,收入 改善 后还不退出,一直占用政府补贴的住房,对其他穷人不公平。
3、由于廉价房没有效益激励,一些政府往往只关心提供了多少套房子的目标考核,而很少真正为居住者考虑居住需要。我国的经济适用房政策,国家采用减免 土地出让金 和相关 税费 的方式,责令 开发商 限价出售给中低收入城市居民。
以上就是“什么是经适房和经济适用房的优缺点有哪些”的全部内容,廉价房容易形成穷人聚居的贫民窟、问题社区,造成居住割裂。瑞典后来发现很多百万工程建造的住房往往成为流浪汉、吸毒者、无业者、社会遗弃人员的收容聚居地,一般老百姓不敢问津,避而远之。
购买经济适用房优点是便宜,居住成本一般也都要比新建的商品房低。
缺点是一般质量不好,位置比较偏,交易手续麻烦。
经济适用住房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扩展资料:
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根据国家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安排建设的住宅。
由国家统一下达计划,用地一般实行行政划拨的方式,免收土地出让金,对各种经批准的收费实行减半征收,出售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按保本微利的原则确定。
经济适用房相对于商品房具有3 个显著特征:经济性、保障性、实用性。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
经济适用房的发展:
经济适用住房"这一提法可追溯到1985年,当时国家科委蓝皮书"城乡住宅建设技术政策要点"中曾提及,"根据我国国情,到2000年争取基本上实现城镇居民每户有一套经济实惠的住宅"。
1991年6月,国务院在"关于继续积极稳妥地进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通知"文件中提出,"大力发展经济适用的商品住房,优先解决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199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文件中提出了实施国家安居工程的方案,开始了以安居工程为主要形式的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
1998 年,中国面临亚洲经济危机的冲击,对外贸易形势恶化,国家力图扩大内需来刺激经济增长,住宅产业受到广泛重视。同年7月,国务院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
至此,将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作为经济增长点和解决城镇住房问题以国家政策的形式被确立下来。建设部颁发的《城镇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办法》是经济适用房政策的纲领性文件。
1998年进行的房改,对于全体中国城市居民继而是全体人民都成了一项具有历史性转折的政策。房改政策取消了过去的福利分房,取而代之的是名为”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
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的初衷是:城市中的大部分家庭都由政府为他们提供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商所建造的商品房约占供应总量的10%~20%。23号文旨在强调房屋公共产品特性,同时强调政府在其中的责任。
经济适用住房的出现,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另一方面,以住宅为主导产品群对上游及下游产业多个物质生产部门具有极强的关联度,可带动国家经济增长。在经济适用住房发展了12年后的今天,可以明显感受到就是现实的经济适用住房房屋供给比例和目的已与23号文的初衷相距甚远了。
2008年11月,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央推出了在未来3年增加4万亿元投资的财政刺激计划,其中9000亿元是增加保障性住房的投入,其中经济适用住房投资占6000亿元,经济适用住房作为保障性住房的一项最让人民心里有保障的民生工程,确实能为中低收入者排忧解难。
作为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适用住房担负着解决我国大部分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任务,在住房供应市场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和价格的合理性关系到能否解决大多数家庭住房问题的关键。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体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给体系,也是我国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之一。
参考资料:经济适用房--百度百科
1、优点:买经济适用房从价格上来看,是比较划算的,而且国家这几年一直都比较重视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力求能够给更多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帮助。因此经济适用房购买的优惠力度也非常大。
2、缺点:经济适用房是由政府组织,承包给建造商建造的,为了节省开支,许多小区的基本配套设施都不完善,因此购买了经济适用房也就无法获得社会资源的优质配置。其次,经济适用房选择建造的位置一般都位于城乡结合处,而这些位置通常交通并不是很好,从小区到市区的来回公交线路更是少之又少,因此购买了经济适用房出行会带来很大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