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是由建设部发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与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联合主编的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估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由高到低划分为三星、二星和一星,包括以下六大指标: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
各大指标中的具体指标分为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三类。其中,控制项为评为绿色建筑的必备条款;优选项主要指实现难度较大、指标要求较高的项目。对同一对象,可根据需要和可能分别提出对应于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的指标要求。按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程度,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这三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0分。当绿色建筑总得分分别达到50分、60分、80分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1、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住宅建筑)或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六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
2、绿色建筑的评价原则上以住区或公共建筑为对象,也可以单栋住宅为对象进行评价。
3、对新建、扩建与改建建筑的评价,要在其投入使用一年之后再进行。
4、绿色建筑评价的必备条件应为全部满足控制项要求。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可分为三个等级。根据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等特点,符合条件的一般项数可能会减少,表中对一般项数的要求可按比例调整。
5、标准中定性条款的评价结论为通过或不通过;对有多项要求的条款,各项要求均满足要求时方能评为通过。定量条款的要求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认定。
这类型的建筑物可划分为三个星级,并且每个星级的指标评分不能低于40分。一星级绿色建筑评分需达到50分,二星级需达到60分,而三星级则需达到80分。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了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了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
绿色建筑的技术注重低耗、高效、经济、环保、集成与优化,是人与自然、现在与未来之间利益的共享,是可以持续发展的建设手段。
绿色建筑的特点
1、其生产所用原料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渣、垃圾、废液等废弃物。
2、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无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
3、在产品配制或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产品中不得含有汞及其化合物的颜料和添加剂。
三个星级,并且每个星级的指标评分不能低于40分。一星级绿色建筑评分需达到50分,二星级需达到60分,而三星级则需达到80分。
绿色建筑,就是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1、节约能源
对于绿色建筑物来说,它主要利用的是太阳能,在绿色的设计中减少额外的空调负荷,并且还能做到满足室内采光的需求。在投资资质宽裕的情况下,尽量用太阳能来替代电能,充分使用新风的绿色能源。这种建筑全部考虑采用绿色的能源,无论是建筑围护结构,还是使用的设备,都采用节能产品。
2、节约资源
绿色建筑在设计、建造以及选择材料的时候,都充分考虑到资源上的问题,尽量做到节约,合理的使用资源,让其可再生的利用。另外,对于绿色建筑物来说,还非常重要其外部以及周边环境的融合度,必须保持和谐一致,采用动静互补的方式,尽力保护自然生态的环境,让建筑物回归自然。
制定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为贯彻国家和北京市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规范北京市绿色建筑的评价,推进可持续发展。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民用建筑绿色评价。其中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价与等级划分是如何的呢?下面是建筑网带来的关于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评价与等级划分的详细介绍以供参考。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7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评价指标体系还统一设置加分项。
设计评价时,不对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2类指标进行评价,但可预评相关条文。运行评价应包括7类指标。
控制项的评定结果为满足或不满足评分项和加分项的评定结果为分值。
绿色建筑评价应按总得分确定等级。
评价指标体系7类指标的总分均为100分。7类指标自的评分项得分Q1、Q2、Q3、Q4、Q5、Q6、Q7按参评建筑该类指标的评分项实际得分值除以适用于该建筑的评分项总分值再乘以100分计算。
加分项的附加得分Q8按本标准第11章的有关规定确定。
绿色建筑评价的总得分按下式进行计算,其中评价指标体系7类指标评分项的权重w1~w7按下表取值。
ΣQ=W1Q1+W2Q2+W3Q3+w4Q4+w5Q5+ww6Q6 +w7Q7+Q8
绿色建筑各类评价指标的权重
注:
1、表中“ ———”表示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两类指标不参与设计评价。
2、对于同时具有居住和公共功能的单体建筑,各类评价指标权重取为居住 建筑和公共建筑所对应权重的平均值。
绿色建筑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个等级。3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满足本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0分。当绿色建筑总得分分别达到50分、60分、80分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对多功能的综合性单体建筑,应按本标准全部评价条文逐条对适用的区域进行评价,确定各评价条文的得分。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