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有均价、起价、最低价和最高价之分,均价比较具有参考意义,但不同的楼栋、户型和楼层,价格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看好了哪套房子,一定要问清楚具体的价格。
是否能按时入住,入住时是否能取得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商品房面积实测技术报告书、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等,这些都是必须要了解清楚的。
应当要求销售员明确答复是按照建筑面积销售还是套内建筑面积销售(二者主要差别在于:建筑面积包含公摊面积,而套内建筑面积不包含公摊面积)。目前很多都是按照建筑面积来销售的,当然也不排除部分是按照套内面积来销售的。
大量实践证明2梯3户的居住舒适度是最佳的,现在很多都是2梯4户。1梯2户、3户或者2梯5户、6户,也能接受,但要注意只有一个电梯的房子,电梯坏了该怎么办?那种2梯7、8户的,就不要考虑了。
楼间距的大小关系到采光、私密性的好坏,楼间距过小,不仅容易导致采光不好,还会使得隐身得不到保护,在家的一举一动很容易被对面的住户看到,除非大白天也把窗帘拉上。
容积率越低说明单位面积上建的房子越少,人住在里面就不那么压抑、相对来说低楼层的采光也会好点,容积率越低,居住的舒适度越好。
要学会通过户型图了解户型好坏。多看多比较就会发现问题,自然就能了解,楼层平面图也一定要看。
同样是建筑面积100平的房子,为啥别人的套内面积是82平,我的就只有75平呢?公摊小那绝对是房子的卖点。一般公摊都是20%以上,20%以内的已经非常少了。
施工单位资质直接影响到房屋的质量问题,要去网上搜索关于施工单位的关键词,可以去业主论坛、房产专业网站去查查施工单位的口碑,尽可能多的查查关于施工单位的信息。
现在小车已经非常普遍了,也许现在没有车,但不代表未来不会买车。停车位的数量多少,车位是可租可售还是只租不售呢?车位费用的收取标准以及是地上车位还是地下车位等,这些都要问清楚。
还需要明确的是销售员的答复、承诺不能作为今后发生纠纷时的法律依据,一切以购房合同及补充协议为准。
物业服务的好坏关系到日后入住的舒适性,要问清楚物业的服务项目有哪些。另外,别看不起眼的物业费,日积月累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物业费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你以后的生活成本,大部分物业在2块以下,有些标榜高档盘的物业在2块多甚至到4块的也有。
对以上信息都有具体的了解的话才能对楼盘了解的较为清楚,知道要问什么也可以避免被牵着鼻子走哦。
房子是非常大宗的商品,所以大家买房前,都是会去售楼处实地看下,那么到了售楼处后,大家都会对价格,户型,位置等方面去进行详细的了解,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问题是需要问清的呢?
一、问自己倾向的房子的具体价格
售楼处一般对外说的,大多都是均价或者是起价,但实际上,不同的户型,不同的楼层等,房子的价格不会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在选定了倾向的楼层和户型后,需要向售楼处来问清实际的价格,不仅能做到心里更有数,而且在参观别的楼盘时,也能更好的进行对比,选出性价比更高的房子来。
二、遇到特价房时,问清特价的原因
有时售楼处会推出一些特价房,但这样的房子,有时是楼层或户型不是很好,如果想挑选一套更宜居的住房,那么较好能提前了解清楚特价的原因,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判断是否适合。
三、问清公摊占比
所谓公摊就是整栋楼的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虽然不算在房子的实际面积中,但买房时需要和整栋楼的业主共同分摊这部分面积费用,像变电室、电梯井、楼梯间、楼道走廊等都属于公摊面积。如果两个房子的建筑面积相同,那么公摊越大,得房率越低,无形中就会大大增加购房成本。
四、问车位情况
现在有车的家庭越来越多了,而且很多人家庭买的是电车,还涉及到安充电桩的问题,如果没有自己的车位,那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所以在售楼处一定不要忘记询问小区的车位情况,比如停车位置、车位配比、车位价格以及车位租金等。
想必很多购房者去售楼处的时候脑子都是乱的,事前根本没有想明白此行要获得的信息是什么,很容易被置业顾问给带走,最后关键信息没了解多少,反而听了一脑子的销售话术。那么,走进售楼处,到底该问什么?要了解什么?看完这篇文章,你就会知道了!
想必很多 购房 者去 售楼处 的时候脑子都是乱的,事前根本没有想明白此行要获得的信息是什么,很容易被 置业顾问 给带走,最后关键信息没了解多少,反而听了一脑子的销售话术。那么,走进售楼处,到底该问什么?要了解什么?看完这篇文章,你就会知道了!
一、 开发商
开发商是谁,我们通过 楼盘 名字就能看出来,不过只知道谁是开发商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询问如下几点:企业概况及资金实力;房企排名;本年度/季度在本市/本区的销售额排名;在当地开发过哪些楼盘。
为什么要问以上的问题?
1、开发商资金雄厚,才能保证项目正常运转,多数楼盘烂尾都是因为资金链断裂;
2、房企排名靠前,质量和信誉才有保证,简单的说,想要被称作知名开发商,至少要排名前五十,想要被称作行业翘楚,至少要排名前二十;
3、问开发商(或者楼盘)本年度/季度在本市/本区的销售额排名,才可以知道这个开发商是否受当地购房人群认可;
4、当地人是否认可,除了看开发商(或者楼盘)在当地销售情况,还可以看开发商在当地还开发过哪些楼盘,口碑如何。
特别提醒:对于不知名的小开发商,一定要详细了解一下公司情况及信誉度,这种公司一旦资金断裂或者楼盘出现问题,很容易卷铺盖跑路的。
二、公示
不同地方政府要求开发商公示的内容略有不同,不过共有的内容,同时也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内容,主要有两条。
1、 五证 两书
即《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 土地使用权 证》、《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商品房预销售许可证》,五证缺一不可,否则开发商卖房子就属于违法行为。
除了五证,还有两书,即《 住宅使用说明书 》和《 住宅质量保证书 》。
2、不利因素
主要包括项目土地、 在建工程 抵押情况, 小区 内部和外围配电房或变电所位置,垃圾场收集点,日照不足商品房等情况,这些都是置业顾问不想主动告诉你的内容,所以一定要问清楚。
特别提醒:虽然地方政府要求开发商公示以上内容,不过总有开发商不告诉的,如果你在售楼处没找到以上公示内容,可以直接要求开发商出示给你。
三、区位图
如果你是次看这个楼盘,置业顾问首先会带你到区位图前讲解。
通过区位图,询问以下几点:
1、交通
楼盘位于当地繁华 地段 还是郊区?去市区、上高速、走高架方便吗?附近有公交站或者地铁站吗?
2、 配套
楼盘附近有 商圈 吗?小区自带商业吗?附近有学校医院吗?
3、规划
政府对本区域的未来规划是什么?会造商圈吗?会修地铁或者轻轨吗?会盖学校或者医院吗?会在旁边马路上飞起一座高架吗?
4、 学区
买了你们房子,能上哪所幼儿园?能上哪所小学?能上哪所中学?学校生源怎么样?学校在当地排名怎么样?政府承诺本楼盘 业主 的孩子一定能上这所学校吗?
特别提醒:区位图的比例多数都是失真的,把自己楼盘画的特别大,其他的部分都很小,即使楼盘在郊区,看上去走路十就能到市中心,但对当地情况不是太熟的购房者,要尤其注意。
四、 沙盘 及 户型
看完区位图,置业顾问就要带你看沙盘和户型了。
首先是沙盘,要询问以下几点:
1、 预售 批次
是一次性销售,还是分批销售?先销售哪几栋,后销售哪几栋?价格有什么区别?
2、楼栋及层高
有几栋高层,有几栋 洋房 ,分别是多少层?价格有什么区别,每层层高是多少,楼间距是多少?
3、容积率和绿化率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4, 多层住宅 应不超过3;一般小区的 绿地率 不能低于30%。
4、车位
普通住宅 车位比不低于1:0.6即可, 别墅 不低于1:2即可。另外要询问购买车位和租赁车位的价格。
5、得房率
和询问 套内面积 、公摊面积是一个意思,一般来讲,楼盖的越高,其得房率越低。普通住宅得房率不低于75%,就可以接受了。
6、 物业费
和周边同档次楼盘做对比,一般来讲,物业费和服务质量成正比。
其次是户型,户型模型和平面效果图都要看,主要询问以下几点:
1、室厅卫
卧室 、客厅、餐厅和 卫生间 的配置,是否满足家庭需要。
2、 开间进深
主要询问客厅和卧室的开间进深,是否满足生活需要。
3、 赠送面积
入户花园 和半封闭阳台都是算半赠送面积的,这种赠送,越多越划算。
4、采光
询问户内各个区域的采光情况,以及上午中午下午的采光情况。
5、改造空间
通过赠送与半赠送面积,房间哪里有改造空间,可以改造成什么样子。
特别提醒:要注意户型图里的家具比例,多数都是失真的。所以一定要问清楚开间进深后,自己计算是否能摆放下各类家具。
五、样板房
看完户型,就要实地看一下样板房了,样板房按照位置分为实体样板房和临时搭建样板房,实体样板房就是在销售中的楼栋中挑一户,建造的样板房,非常具备参考性;临时搭建样板房是指在外部按照原始比例临时搭建的样板房,参考性较低。
样板房按照装修标准分为精装样板房和清水样板房,这个从字面上就能理解,一个是 精装修 的,一个是毛坯的(或者简单装饰的)。精装修的样板房参考性更大。
参观样板房,一是去感受实际居住效果,二是学习如何装修和改造房子。特别是要把刚才看户型产生的疑问,在样板房里找到确切答案。
特别提醒:注意样板房里各种不起眼的提示牌,看清楚哪些是交付标准,哪些是非交付标准。
买房一定要看原房源
买房尤其是买二手房一定要去看自己想要买的那套房源,这是至关重要的。建议一定要看原房,注意选择一天的不同时间去看房,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选择不同的天气去看房。这可以考核房子采光情况,尤其是到了下午四五点钟或者阴天的时候,有的房子会出现几乎完全没有采光的情况,这种房子居住起来也会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二、实地看房要注意什么?
1. 房屋自身建筑情况
如楼形、房龄、户型、朝向、楼层、视野、通风、采光、房子的实际使用面积、是否满五唯一、装修、建筑质量、价格等,如果是一层的要注意是否反味,顶层的房屋要注意是否有漏雨的痕迹,老小区还要注意下水道是否堵塞和小区墙面是否渗水、脱落等问题。
(1)楼形:楼形一般分板楼和塔楼。
板楼,一般南北通透(也有少部分板楼是东西朝向的),便于采光通风:一梯两户或三户是板楼的标配,由于住户不多,居家生活也比较清静;
塔楼,塔楼社区的建筑密度普遍比板楼社区的高,往往是一梯6户以上。人多会容易杂乱吵闹、电梯拥挤。而且塔楼每层都有部分住户的采光、通风等条件比较逊色,不过塔楼由于楼高,高层是视野相对开阔;再者塔楼多采用大框架结构,除少数承重梁之外,户内分隔墙基本都可以拆改,灵活分割户型。
(2)房龄:前面我们说过房屋的建成年代不仅仅代表小区视觉上的新或旧,对于首次购房又使用公积金的年轻人来说,一些年代久远的房子是贷不了款或贷不足预期时间的。再者,特别是将来有换房需求的人,房龄更得重视,过渡型的购房需要考虑将来你卖这房时什么人来买,房龄会不会影响你将来卖房子。
(3)户型:一个好的户型,晴天不开灯,光照也充足:房里摆基本尺寸家具,不妨碍人走动:不借助通风设备能自然通风。有以下5条标准可以参考:格局方正、面宽大进深小、没有暗间、房间大小适中、动线合理。
(4)朝向:一个好朝向可以保证有大量的阳光通过窗户直射入室,改善住宅室内环境,如光、温度、卫生状况,对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十分有利。
(5)楼层:行业里有一句“金三银四”,说的是过去多层住宅最好的楼层是三层,其次是四层并不无道理,对于多层无电梯住宅来说,一般是3--4--5--2--1--6。但对中高层住宅来说好的楼层排序为中高层--顶层--底层。
(6)采光:采光分两个层次。一是否全明格局,即每个房间是否都有窗。第二是阳光照射时间,朝南的房子一般比朝北的房子售价要高。
(7)使用面积:使用面积比较明显的是板楼和塔楼的区别,板楼户型的使用率通常比塔楼户型的使用率要高。
(8)是否满五唯一:同一个小区,有的房子产权满五年了有的不满,不满的税费就会比较高,看房时一定要问清楚。
2. 房屋所在小区的情况
(1)看物业:比较有经验的购房者能从小区保安说话、走路、站姿等的方面看出这个小区的物业属于好中差哪一类;不同小区的物业在日常生活中社区的服务差距很大,这种差距不仅仅体现在养房成本的物业费上,另外一些隐形的服务对于初次到园区看房的人是很难发现的,比如物业服务的质量,社区安全、园林环境包括硬件维护的水准,处理投诉、上门维修的及时性、态度、技术等等,这些看似小事,但真的能影响你买完房后每天的心情。如果你住过物业服务特别好的社区,就再不可能去选物业管理稍微逊色一点的房子。
(2)看小区:其次在进入小区后留意小区楼栋墙上、楼梯、电梯间是否有乱刻乱画小广告,有电梯的楼还需要乘坐电梯是留意电梯是否有老化运行问题,有小孩的小区里人车是否分流等等;
(3)看下雨:如果看房的季节有雨,下雨的时候去周围转悠一下,看看小区的排水系统如何,这个能有效预防入住之后一下雨就在家里“看海”。
(4)居住群体:之所以强调看房时要观察楼梯或电梯间有无乱刻乱画的现象,是想告诉购房者这不仅代表物业的管理水平,更关系到园区居住人群的素质问题。一面乱刻乱画的墙就是一面镜子,里面可能有你的邻居的品质,而邻居影响着你的生活品质。
3. 附加价值
附加价值有很多,比如学区。相邻的A/B两个小区,A是区域内某所小学的学区房,但并不代表B小区的房子也是。有时候同样是A小区的房子,楼栋不同,学区也会不同,因为如果是买学区房的,一定要询问清楚,所看的房子有无学区,以及入学条件。
看房一定要实地看房。作为自己居住的房屋,主要考虑的还是以方便自己及家庭成员日常居住生活以及出行为宜,小区周边有哪些商业配套,有哪几条交通干道,物业是否负责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看自己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