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摊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
2、公摊系数=总公共分摊面积/;
3、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综合以上公式可以得出:公摊面积=总公摊面积/[×总套数]×。如果想要计算建筑面积,可以在得出公摊面积之后运用公式得出结果。
公摊面积越小,意味着得房率越高,购房者花在不可支配面积上的钱也较少。但是公摊面积过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体的美观和居住的舒适度。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得房率越高并不一定代表公摊面积越少,如果将赠送面积计入套内面积,得房率自然就“拔高”了,零公摊也是这个道理。
多层建筑一般是指层数在6层左右砖混结构的建筑,其参与公摊部分的面积包括外墙水平投影的1/2,楼梯、楼梯间和为住户提供服务的物管用房。
楼层为7—9层的小高层公摊取决于各楼盘自身的情况,不同的小高层楼盘公摊也有差异。在没有地下设备用房、底层没有商铺、底层架空的情况下,小高层公摊系数在10%-15%之间,而带电梯的小高层住宅,公摊系数在15%-20%之间。
根据建筑规模的不同,高层建筑一般在25-33层之间,而且高层住宅的楼梯高度最高。另外高层建筑有电梯及电梯前室占用了空间,也有安全通道楼梯占用空间,还有“管道井”、“强电井”、“弱电井”等公用设施都占用了空间。所以高层建筑较多层建筑的公摊面积要大得多。
一般来说独立别墅没有公摊面积,联体别墅有较少的公摊面积。公用面积分摊的原则是仅存在于本楼内部并与本楼建筑结构存有连接的部分,并且仅向本楼居住者提供非营利性服务,不符合此条件的建筑不得计入公摊面积。
1、公摊面积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电梯井、楼梯间、变电室、设备室、公共门厅和过道等功能上为整楼建筑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各单元与楼宇公共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
2、凡已作为独立使用空间销售或出租的公用建筑面积部分、一般情况下、公用建筑面积按以下方法计算:整栋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扣除整栋建筑物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并扣除已作为独立使用空间销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车棚及人防工程等建筑面积,即为整栋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
目前国家在公摊面积上没有明确的规定必须控制在哪个区间范围内。一般多层住宅的公摊面积约在10%~13%,18层以下的板式住宅公摊约在13%~15%,点式的楼盘公摊大多在15%~17%,而30层以上的住宅因为电梯数量的增多,公摊通常都在25%左右。
可分摊的共用修建面积即公摊面积为: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交(配)电室、值勤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工作的公共用房和物业办理用房以及其他功用上为该修建工作的专用设备用房每套与共用修建空间之间的分隔墙及外墙(包含山墙),为墙体面积水面投影面积的一半。
计算房屋公摊面积的公式:
公摊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
公摊系数=总公共分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总套数)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到您。感谢您对看房网的支持,祝您购房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