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看房选房 > 正文

建筑密度与容积率有什么关系

周敏


建筑密度与容积率有什么关系

一、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概念

1、建筑容积率:是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建筑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附属建筑物也计算在内,但应注明不计算面积的附属建筑物除外。

2、建筑密度:即建筑覆盖率,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基底面积之和与规划建设用地之比。

3、绿化率:是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以上所提到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是指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一般包括建设区内的道路面积、绿地面积、建筑物(构筑物)所占面积、运动场地等等。

二、建筑密度与容积率的关系

建筑面积越大,产品出售额就越大,获的利润也就越大。在地块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容积率就是控制建筑面积的直接指标,两者正比关系。建筑面积的增加需要建筑层数的增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牺牲建筑密度来达到建筑高度增加的目的,这个时候需要协调的就是建筑面积的增加,带来的建筑密度的减小是否合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建筑密度的降低带来的是土地利用的不充分,也就是对土地成本的浪费,建筑面积的增加带来的是回收款的增加,二者的矛盾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点、均衡点来实现在土地尽量不浪费的基础上使建筑面积最大化。

三、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指标

1、用地性质:二类居住用地;

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1.6;

建筑密度:≤30%;绿地率≥35%;

2、用地性质:居住(兼容商业金融、行政办公);

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3.0;

建筑密度:≤40%;绿地率≥25%;

3、用地性质:居住(兼容商业金融、行政办公);

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2.0;

建筑密度:≤28%;绿地率≥35%;

4、用地性质:居住(兼容商业金融、行政办公);

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3.0;

建筑密度:≤28%;绿地率≥35%;

5、用地性质:商业、办公(兼容旅馆业)用地;

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2.4;

建筑密度:≤28%;绿地率≥35%;

6、用地性质:公共设施用地;

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8;

建筑密度:≤55%;

7、用地性质:商业金融、居住(兼容行政办公)用地;

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2.5;建筑密度:≤26%;

绿地率≥35%;

8、用地性质:商业、办公(兼容旅馆业)用地;

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2.4;建筑密度:≤28%;

绿地率≥35%;

9、用地性质:住宅用地;

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3.6;

建筑密度:≤22%;绿地率≥40%;

什么是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有什么关系?

容积率是规划部门给某地块的建设强度的控制指标,也就是在这块地上可以建设多少面积的建筑: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一般建筑密度也是规划当局对地块的建设控制指标,建筑密度=建筑底层面积/总用地面积所以,容积率一定,也就是总建筑面积一定,建筑密度和建筑层数成反比容积率=总建筑规模(地上)除以总建设用地面积,一般低密度容积率为0.6,一般高层容积率为2.0以上建筑密度=建筑基地占地面积除以总建设用地面积,是个百分比,数值小于1

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有什么区别?

1、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概念不同

(1)容积率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是衡量建设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容积率的值是无量纲的比值,通常以地块面积为1,地块内地上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对地块面积的倍数,即为容积率的值。

项目用地范围内地上总建筑面积(但必须是正负0标高以上的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2)建筑密度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2、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计算方式不同

(1)建筑密度计算公式:建筑密度=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

(2)容积率计算公式: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可建设用地面积

扩展资料:

楼密度是直接指标。容积率是地块拍卖时的一个指标,但楼密度有明确说明,容积率和楼密度之间有这样的关系:楼密度=容积率/建筑层数。

高层建筑容积率一般在2.8-4.5之间,楼密度为13%-20%时,小区景观环境较好,根据以上计算公式,可以得出高层的容积率如果是2.8,那么要想小区环境好,还要住得舒适,其层数应高于14层如果小区的容积率是4.5,那么小区的层高要高于22层,才满足条件。

因此购房者们可以参照这样的关系进行计算自家的小区是否楼密度合适,是否居住舒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容积率

百度百科-建筑密度

购房小知识:建筑密度与容积率关系

容积率定义

容积率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容积率大好还是小好,它间接反映了单位土地上所承载的各种人为功能的使用量,即土地的开发强度。人口众多的地区往往建筑容积率较高。容积率越高表示土地的利用率也就越高,但是对周边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也越大,因此不可能无限制的提高容积率,所以世界大部分地区对于城市的建筑容积率均有管制。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容积率越大,盖得房子越多,地价成本越低,发展商的利润也越大,所以发展商希望将楼盘容积率尽可能的大。

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容积率较小,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而住户就越舒服,反之,容积率高的住宅项目意味着小区内房子建得密杂,而这类的住宅必定会带来高密度的居住人口,*终导致小区内居住者的生活舒适度下降。另外,高密度的居住人口还会对小区内的健身场所、儿童活动区域、会所核心以及楼宇内的电梯、消防通道形成比较大的压力。所以住户希望容积率尽可能的小。

建筑密度定义

建筑密度,指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总用地面积的比例(%)。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

比如一块地为10000平方米,其中 建筑底层面积3000平方米,这块用地的建筑密度就是3000/10000=30%。建筑密度一般不会超过40%-50%,用地中还需要留出部分面积用作道路、绿化、广场、停车场等。

建筑密度

建筑密度与建筑容积率考量的对象不同,相对于同一建筑地块,建筑密度的考量对象是建筑物的面积占用率,建筑容积率的考量对象是建筑物的使用空间。

容积率和楼密度是衡量小区品质的两个重要指标。其中,楼密度是直接指标。容积率是地块拍卖时的一个指标,但楼密度有明确说明,容积率和楼密度之间有这样的关系:楼密度=容积率/建筑层数。

如今的高层建筑容积率一般在2.8-4.5之间,相关专家认为,楼密度为13%-20%时,小区景观环境较好,根据以上计算公式,可以得出高层的容积率如果是2.8,那么要想小区环境好,还要住得舒适,其层数应高于14层;如果小区的容积率是4.5,那么小区的层高要高于22层,才满足条件。因此读者们可以参照这样的关系进行计算自家的小区是否楼密度合适,是否居住舒适。

容积率计算公式

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 建筑用地面积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