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看房选房 > 正文

公摊面积越小越好吗

周敏

在建筑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房子的公摊面积越小,实际面积就会越大,那么从个角度来讲自然是公摊面积越小越好。

但是,在这里要注意了,要记住这一行字:“在房子面积一定的情况下”为前提。也就是说,如果公共场合的空间比较小、比较窄也不是太好,这样会对大家的室外活动有一定影响。因此,公摊这面积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


公摊面积越小越好吗

公摊面积多大比较合适

1、多层建筑

7层以下住宅公摊率为7-12%

多层建筑一般是指层数在6层左右磗混结构的建筑,其参与公摊部分的面积包括外墙水平投影的1/2,楼梯,楼梯间,为住户提供服务的物管用房(热交换站、水泵房、配电室等)。一般占房屋建筑面积的13%到18%。

室内的层高分为室内净高(地板与天花板之间的距离)和室内层高(地板与上层地板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层高在2.8米左右,室内净高在2.65到2.7米之间。如果室内层高超过4.7米以上应按照两层计算室内面积。

7-11层住宅公摊率为10-16%

楼层为7—9层为小高层,一般小高层公摊取决于各楼盘自身的情况,不同的小高层楼盘公摊也有差异。在没有地下设备用房、底层没有商铺、底层架空的情况下,小高层公摊系数在10%-15%之间,而带电梯的小高层住宅,公摊系数在15%-20%之间。

按规定7层以上必须配电梯,所以小高层属于配电梯的范围之内,它的特点是方便的同时又能给生活一种新的高度。

2、高层住宅

高层住宅的公摊面积是最大的。根据建筑规模的不同,高层建筑一般在25-33层之间,而且高层住宅的楼梯高度最高。

另外高层建筑有电梯及电梯前室占用了空间,也有安全通道楼梯占用空间,还有“管道井”“强电井”“弱电井”等公用设施都占用了空间。所以高层建筑较多层建筑的公摊面积要大得多。

3、别墅类的公摊率为1-8%

别墅是包括地下层在内的最多三层的独栋住宅形式,带室内车库。一般来说独立别墅没有公摊面积,联体别墅有较少的公摊面积。公用面积分摊的原则是仅存在于本楼内部并与本楼建筑结构存有连接的部分,并且仅向本楼居住者提供非营利性服务,不符合此条件的建筑不得计入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怎么计算?

公摊面积计算公式:

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

公摊系数=总公共分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总套数)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买房公摊面积越小就越好吗?

买房的时候计算总房款的时候,房款里面都会有一项关于公摊面积的缴纳,所以在购房时候,公摊面积的大小就会比较关注,因为公摊面积越大,得房率就越低,也就意味着购房者要为公摊支付的钱就越多,因此一些人就会比较在意公摊面积的大小。可是对于公摊面积来说,买房公摊面积越小就越好吗?其实不是这样的:

一、什么是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是分摊的共用面积的简称,它与套内建筑面积两者相加的和就等于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积。

公摊的计算公式:公摊面积=商品房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

二、不同住宅类别公摊是多少?

目前国家对公摊系数的合理数值没有明确规定。但人们通过实际生活中发现,房屋的建筑形态是不同的,能保持生活舒适的公摊系数也不一样,有自己的合理数值。大家在买房时,可参照以下数值区间选房。

三、对于公摊面积的认识有哪些误区?

误区1:以为只有走道和电梯是公摊的

人们习惯性地认为公摊面积无非就是走道和电梯。具体来说如:建在本楼栋内的水、电、气、暖通等相关设备用房;建在本楼栋内的警卫室、信报间、消防控制室等管理用房;墙体部分包括外墙、套与公共空间之间的分隔壁,所述墙体的其他水平投影区域不包括在套筒的区域内;本建筑内的水平通道、垂直通道、门厅、门厅等公共交通建筑部位属于公共区域。

误区2:公摊越好

买房公摊面积越小就越好吗?不是的,公摊越好是个误区。如果公摊面积太小,则公共空间小,美观和居住舒适度上有一定的影响,可见公摊并非越好。

误区3:高得房率就是公摊面积少

高得房率并非是公摊面积少,这是因为很多开发商都会把赠送面积算入到套内面积计算,对计算对于公摊来说,面积不光一点都没减少,相反却能获得很高的得房率。

误区4:零公摊就是没有公摊

零公摊并不是没有公摊,而是开发企业通过大面积赠送,填补公摊面积。需要注意的是,赠送面积不写入产权。

误区5:公摊百分比就是公摊面积

但实际上公摊百分比得出的数值是测绘部门计算整个小区的结果,而不是单纯的某一套房子,因此具体到每套房子的面积就会有一定的差距。

四、公摊面积低有什么坏处

越是高层我们的公摊面积所占比例越大,这是因为楼层越高则电梯、消防等公共设备越多,所以公摊面积才会越大。可是如果公摊面积偏低的话,则有可能无法保障业主正常生活所必需的公共建筑面积,低公摊面积是以社区居住品质为代价的。

低公摊会出现这样的后果:社区的公共设施规模大大缩减;公共的楼梯、过道、门廊等狭窄阴暗;公共面积小得让人难以承受;居住舒适度大大降低。

以上是关于买房公摊面积越小就越好吗和公摊面积相关内容的介绍,公摊面积过高虽然会影响住宅面积,乃至会让购房者花更多的钱购房,可是盲目的追求低公摊也是不可取的。毕竟对于舒适的生活而言,钱花在合理的公摊上不算是浪费,而是正常的需要。设置配套齐全,公摊面积大一些,但是小区整体配套会显得更有档次,让人住着也会更安全。

公摊大小有什么优缺点

公摊面积大的优缺点

层数越多,需要的垂直交通面积越大,而这部分面积是参与公摊的。例如:11层以下的楼栋,只需要设一部电梯;12到24层的楼栋就要设两部电梯;而超过24层的楼栋,一般要设三部电梯才能满足垂直交通的需求。多了一台电梯,就多了四米左右的井道公摊和电梯门口的过道,这又造成了公摊的进一步扩大化。

高层住户比较多,一旦发生火灾,逃离的人数比较多,因为需要撤离更多的人,所以增加安全通道又有一个走廊面积需要,造成了公摊的进一步扩大化。

高层比低层需要多公摊一个消防通道和一个电梯井道,外加与之配套的走廊,而且高层的承重墙体更厚,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墙壁投影面积的一半也被算进了我们的公摊,所以高层25%的公摊和小高层18%的公摊,这个差距就这么产生了。

公摊面积大影响:

1、影响购房成本

如果公摊面积过高,那么势必会导致购房者的购房成本增大,如果购房者在买房的时候需要分摊的共同面积比较低,那么购房者的购房成本肯定就会要少一些,这样得房率就越高。一般来说,公共设施、走廊、过道越多,公摊就越大,因此塔楼公摊多于板楼,这也是很多人倾向6层板楼的缘故。所以,在购房者买房的时候,去购买公摊面积比较低的房屋是比较经济和实用的。

2、影响居住舒适度

如果大家购买的房屋公摊面积比较低,那么肯定是会影响居住舒适度的。在大家买房的时候不是说公摊越低越好,因为很多低公摊都是以牺牲小区居住品质为交换条件的:公共设施(如电梯数量)规模会大幅缩减,公共楼梯、过道、门廊等一般比较狭窄阴暗,如果大家长期居住在这样的小区里面,那么肯定是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品质的,所以在大家买房的时候也不要太过追求低公摊率。

公摊面积是个啥?它真的越小越好吗?

很多购房者到了售楼处才搞明白原来房屋面积有个词叫做“公摊面积”,这就告诉你有一部分面积你是付了钱却用不上的, 房价 这么贵,白白浪费几十平米还得了!所以消费者就理所当然的觉得公摊面积越小越好,越小就代表开发商越“良心”。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究竟什么是公摊面积呢?它真的越小越好吗?

所谓公摊,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简称,它与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构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积。

它包括:

1、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变(配)电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物业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为该建筑服务的专用设备用房

2、每套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及外墙(包括山墙),为墙体面积水面投影面积的一半。

打个比方,买了120平的房子,公摊按20%算,那么公摊面积就是120平的20%,也就是24平。一平按7000来算,那么公摊费要付十几万。

那么问题来了,公摊太大费用水涨船高自然不必考虑,那么公摊小,费用自然降低,但是公摊真的是越小越好吗?我总结了一下:

减少公摊面积,住宅本身的品质可能会受到影响。一般来说,买房在一个小区都会住较长一段时间,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一辈子,如若将房屋配套用房压缩到最小,一些设施能省就省,最终会影响到楼梯、走道的宽度以及电梯数量,长期居住下来就会感到压抑和不舒服。

相反,如果设置配套齐全,公摊面积大是大了些,但是小区整体配套会显得有档次。如一些两梯两户的户型跟一些两梯六户的户型,虽然在公摊面积上会有一些差异,但是公摊面积合理的 楼盘 会让业主感觉更加舒适和方便。

普通住宅的一般公摊比例:

多层:8%——15%

小高层:10%——20%

高层:15%——30%

买房固然越省越好,但是生活质量也要考虑,公摊真的不是越小越好哦!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