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看房选房 > 正文

房子的层高和楼间距有什么讲究

周敏

房子层高是否合理的判断

如果整个房间的面积挺大,但是层高很矮,那么给人的感觉就是压抑,人待在里面有被压扁了、不透气的感觉。

如果房间的面积很小,但是层高又特别高,容易给人以飘忽、上升的感觉。

在哥特式的建筑中,建筑师就是以垂直向上的高直空间和形体来表达对宗教理念的崇敬与向往。当然,在一般的住宅中,层高不可能那么夸张,但是层高与平面是否协调,确实需要仔细考虑,因为居室是人们在工作之外休息的地方,既不需要紧凑感,也不需要由于层高过高而带来的空旷感,踏实、舒服才是最实在的。一般来说,假设房间的平面是方形,则层高与平面边长以1︰1为宜。

层高与净高的区别

住宅的层高是指下层地板面或楼板面到上层楼层面之间的距离,也就是房屋中一层的高度。净高是指下层地板面到上层楼板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净高和层高的关系可以用公式来表示:净高=层高-楼板厚度由于层高总是大于净高,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开发商提供的购房合同标出的都是“层高”,根本没有提到“净高”的概念。此外,从地面到天花板的距离是直观的、可测的,而要测地面到天花板的距离再加上预制板的厚度,就得将地板打穿一个洞,也就是说普通买房人可以自行测量“净高”,却无法测量“层高”,即便请专业的测绘局来测量也十分麻烦。


房子的层高和楼间距有什么讲究

楼间距的计算

楼间距是指同一个小区中两栋相邻的楼与楼之间的距离。房屋前后的楼间距,一般可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楼高︰楼间距=1︰1.2从上面的公式中不难看出,楼间距以超过楼层总高度为宜。因为只有保证了充足的楼间距,才能保证房子最底层的窗户在冬天日照最短的时间也能有一小时的阳光照射。房屋左右的楼间距也是有规定的。多层与多层建筑的间距为6米,多层与高层建筑的间距为9米,高层与高层建筑的间距为13米。

楼间距多少比较合理

目前市场上有不少楼盘打出超大楼间距来吸引购房者,但却忽略了楼房的高度,对楼房高度只字不提,这其实是不合理的。我建议,楼房的高度越高,所需要的楼间距就应该越宽,一般普通小区的住房可以用楼高比楼间距约等于1︰1.2的比值计算。拿32层的高层建筑来说,以69米的楼间距为宣传点,但经过我们计算,一般商品房的层高是2.8米,32层也就是楼房高度是89.6米,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符合标准的房屋前后楼间距其实应该是107.52米。

楼间距宽大的好处

如果楼间距宽大的话,优点是很多的,至少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能够享受更完整的景观,还能减少相邻两家的横向干扰,使居住更为宁静。

2、对视问题迎刃而解,别人的家不再成为您为您家的风景,也最大程度地保护您居住的私密性。

3、保证了日照时间,有利于楼宇间的自然通风,营造宜居的生活环境。

4、宽大的楼间距还增大了私家花园的面积,更有独户感和天地感,视野开阔,令人心情舒畅。

高层住宅的楼间距标准?

先说楼间距:两相邻楼的外墙面距离。同一个小区两栋相邻的楼与楼之间的距离。建筑间距的控制是为了保障人们工作、生活的质量与安全,满足必须的日照时长、采光、通风、隔音等要求。分两种:

房屋前后间距:普通小区居住用房可以用:楼高:楼间距=1:1.2比值计算。

按照国家规定(设计规范)以冬至日照时间不低于1小时(房子最底层窗户)为标准。间距是用建筑物室外坪至房屋檐口的高度/tan(a)

a-各地在冬至日正午时的太阳高度角。

房屋左右间距:多层(4-6层及以下)与多层建筑间距为6米,多层与高层(12层及以上)为9米,高层与高层之间为13米。

住宅商品房楼与楼之间距离法律规定应是多少

根据住宅商品房楼间距的规定,4-6层及以下多层建筑间距为6米,6层8米的楼距是达到国家规划要求的。

住宅商品房楼间距的规定:

房屋左右间距:多层(4-6层及以下)与多层建筑间距为6米,多层与高层(12层及以上)为9米,高层与高层之间为13米。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

1.各楼、栋之间的距离南北朝向应不小于楼房高度乘以0.7这一系数,东西朝向不小于楼房高度乘以0.5。

2.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

3.住宅正面间距,应按日照标准确定的不同方位的日照间距系数控制,也可采用表5.0.2-2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换算。

扩展资料:

楼间距(前后距)根据日照间距计算

所谓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一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日照间距的计算方法:

以房屋长边向阳,朝阳向正南,正午太阳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台为依据来进行计算。

如居室所需日照时数增加时,其间距就相应加大,或者当建筑朝向不是正南,其间距也有所变化。在坡地上布置房屋,在同样的日照要求下,由于地形坡度和坡向的不同,日照间距也会随之改变。

当建筑平行等高线布置,向阳坡地,坡度越陡,日照间距可以越小;反之,越大。有时,为了争取日照,减少建筑间距,可以将建筑斜交或垂直于等高线布置。

由图可知:tanh=(H-H1)/D,由此得日照间距应为:D=(H-H1)/tanh;

式中:h—太阳高度角

H—前幢房屋檐口至地面高度;

H1—后幢房屋窗台至地面高度。

D-----日照间距

当然也可以根据日照间距系数换算过来。在这里我们设置日照间距系数为L

根据日照间距系数L=D/(H-H1) 换算出D=L×(H-H1)

得出:(H-H1)/tanh= L×(H-H1) 1/ tanh=L tanh=1/L

日照间距的计算公式:日照间距D= L×(H-H1)

也就是说,得首先得知前幢楼的檐高,才能计算离你家几米建房对自己房间日照有无影响。

另外,还得看日照是否满足大寒日2小时的日照时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楼间距

买房须知!楼间距多少才合适,国家标准是这样

最近,小灰出去踩盘时,偶遇到某楼盘的业主王女士,她跟小灰抱怨称,自己当时买下的是四楼,虽然知道楼间距较小,但没想到采光是真的差。就算是艳阳天也感觉屋里黑的很。现在,她只能默默感叹,当时要买个楼间距大一点的,就不会遇到这个问题了。

所以,小灰不得不说,在买房这件大事上,看盘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问楼间距呀!

那么,有些小伙伴可能就在想,楼间距多少才够宽?为什么要关注楼间距?楼间距该怎么计算呢?下面就让小灰为你一一揭晓答案!

一、什么是楼间距

楼间距,指两相邻楼的外墙面距离,通常情况下泛指同一个小区两栋相邻的楼与楼之间的距离。当然,楼与楼之间的距离,也有前后距离和左右距离之分。

前后间距主要满足日照、通风、视觉卫生、景观等方面的要求;

左右间距主要满足消防、交通、防噪等方面的要求。

二、为什么要关注楼间距?

楼间距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具体表现在这五个方面: 采光、通风、安全、噪音、隐私

1.采光问题

楼间距对住户影响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房子的采光问题,如果楼间距过小,房内拥有的日照时间就会缩短,从而造成采光不足的现象。长期居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会使房间内部潮湿现象非常严重,照明灯的长时间使用还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如果住高层都不能享受良好的采光条件,就跟住低层没什么区别了。

2.通风问题

在生活中,通风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楼间距过小,前楼往往会对后面的楼房造成遮挡,无法实现正常通风,就会使得后楼通风性能很差。

3.安全问题

这里的安全问题主要是指消防安全问题,有一些小区楼间距很小,再加上道旁可能停满了住户的机动车,如果发生火灾的时候,消防车进不来,这样小区在安全上就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4.噪音问题

下班回到家,肯定都想安安静静的享受生活。但如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之后,还要受到穿行于两楼之间的人和车辆等各种声音的困扰,更甚者还会听到对面楼栋里孩子的哭声、电视声等等,就会严重影响居住质量,还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

5.隐私问题

隐私问题,我不说大家应该都能明白,如果楼间距过小,自己在家中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会被对面的住户看到,实在是很不舒服。尤其对于女生而言,隐私是非常重要的,过小的楼间距会让人觉得没有安全感。

三、楼间距的标准是什么?

对于楼间距的标准,国家是有具体的相关要求的: 以最低层的住户其窗台以上部分为基准,由每年冬至这天该住户能有效享受阳光的时间确定标准,按纬度高低分 北方为一小时、南方为三小时、中间地带为二小时, 具体楼间距要多宽才合适,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城市所处的位置来进行相应的计算。

四、楼间距的计算方法:

一般来说,楼房越高,楼间距就应该越宽,这样才能保证居民基本的生活需求和生活质量。

(1)前后间距:楼高与楼间距的比例是1:1.2,以一栋24层的楼房来说,每层层高为2.9米(标准层高),24层楼房的总高度为69.6米,按照比例,它与前面一栋24层高楼的楼间距应该是83.52米。

但实际上,这样的楼间距标准是普遍达不到的。

但大家普遍的问题是,前面一栋33层的高楼,楼间距为45米,买几层,冬天也能见到阳光?

如何计算呢?

h=楼间距/1.2

至少购买的层数=所购买楼栋总层数+1-h/2.9 (仅供参考)

(2)房屋左右间距:多层建筑间距不能小于6米;多层与高层间距不能小于9米;高层与高层间距不能小于13米。

结语:

最后,我想跟大家说, 买房除了要听置业顾问介绍的楼间距数字外,最好是去实地去了解下小区周边的一些规划。当然,有能力可以自己算一下,不会可以戳我呦!

假如,你买的小区旁边规划有一个百米高的大厦,这种巨物挡在你面前,你能不害怕吗?以后采光还抱何希望?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