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灰层具体是6层到10层,因为一般住宅楼房的浮灰层是15-30米之间,而现在一般的住宅多层每层是2.3-2.5米,根据推算得出浮灰层大概在6层到10层的范围里。
1、一般地,在城市中,高层建筑往往楼层越高,噪声会越大,1-5层噪声比较小,11层中等水平,24层比较大。
2、再高层的噪音又会逐渐回落。这是因为,越高俯瞰的范围越大,很远处马路的噪声都能传过来,相对的有效噪声源多;楼层低,很多可能直达的噪声源被其他建筑遮盖了,噪声小,往往一层比较小。
3、如果噪声主要来源只有一条马路,情况会有所不同,往往1层比较小,11层比较大,再高层又逐渐小了。这是因为地面反射的缘故或有建筑反射,往往造成高层建筑中部噪声比较大,再高时由于声音的距离衰减声音会变小。高层建筑的交通噪声随高度的变化与道路、周围建筑群有很大关系,以上只是一般规律,具体问题可能还要具体分析。
1、朝向、户型、采光、通风等,是选房子先要考虑的:
首选南北通透的房子,通风好,夏天也凉快;纯南向房子热,空气流通性差;其次选纯东的房子,然后是纯西的,西房晒,如果厨房在西食物容易坏;千万不要买西北向的,冬天灌风。
2、高层住宅注意电梯问题:
现在的高层电梯费用一般从3层开始,每往上增加一层就要相应地增加大约3元的电梯费用。另外,电梯是有寿命的,20年后更换电梯的费用由谁来支付还是一个问题。还有就是,到达一定层数后,给排水设施都要和普通住宅不一样,费用也不可小觑。
3、不要小觑噪音因素:
低楼层噪音、震动都会比较严重,小区内部的一些噪音声源也相应增多,如入口防盗门的关门声及门铃,地下泵房产生的噪音。如果邻近车库入口或通风口,也会受到进出车辆产生的噪音、灯光及排风的干扰,选房时要小心避开。
灰尘的悬浮层一般是9层-11层。灰尘悬浮层是指由于气流和建筑微环境的影响,楼房在一定高度范围内是有部分灰尘密度较大的楼层的。意思是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及尘埃会在这个高度停留,所以高层的空气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新鲜,一般30米以上的高度是很容易集结起有害物质的。
目前正式的没有浮灰层的定义只有扬灰层的定义。在离地面三四十米高的地方,灰尘是不会停顿的,也就是说,一般普通高层楼都没有所谓的扬灰层一说。
但当秋冬季节及特殊的气候条件下,气温可能会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大气就会出现“逆温层”。逆温层的厚度从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会妨碍城市污染物的扩散。但逆温层的高度是变化的,污染物在逆温条件下的分布也在不断变化,并不会固定地停留在一个高度上。因此,仅以层高断定“扬灰层”不准确。
在1987年发布的《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砖混结构住宅建筑层高采用的参数为:2.6米、2.7米、2.8米。
住宅的高度计量除了用“米”,还可用“层”来计算,每一层的高度在设计上有一定要求,称为层高。层高通常指下层地板面或楼板面到上层楼板面之间的距离。层高减去楼板的厚度的差,叫做净高。出于降低成本、节约建材、节约土地等考虑,目前一般住宅层高都在2.8米左右。
扩展资料:
影响灰尘浓度的因素:
1,颗粒物的性质(组成,粒径,比重,电荷,pH值等):直径大的颗粒易于沉降;直径小的更容易受到外界扰动而悬浮在空气中。
2,气温的变化:热空气可以把灰尘向上提起。同时,气温升高也可以加速颗粒物的扩散,降低污染。其影响同样是复杂的。
3,空气湿度:大气中的小颗粒容易吸附水汽,凝结形成雾,悬浮在空中。这种情况下不利于颗粒物的扩散,其浓度会增大。但是当空气湿度继续增大时,颗粒重量增加了,沉降加快;还可能形成降雨,冲刷大气中的颗粒物,使其浓度迅速降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扬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