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后间距:前后两楼间距不小于前楼高度的1.2倍计算。主要满足于日照、通风、视觉卫生、景观等方面的要求。
2、左右间距:多层(4-6层及以下)与多层建筑间距为6米,多层与高层(12层及以上)为9米,高层与高层之间为13 米。主要满足于消防、交通、防噪等方面的要求。
楼间距是两相邻楼的外墙面距离,同一个小区两栋相邻的楼与楼之间的距离。其生活效应表现在四个方面即采光、通风、隐私、防噪、安全,而其中采光效用尤为突出。
通风是一个房屋居住舒适度的重要衡量指标,如果楼间距过窄,那么居住者会有压迫感,室内空气流通不顺畅势必会影响居住的健康程度。
隐私权是每一个公民重要的权利,假使楼间距过近,很有可能使个人的生活被曝光,不能有效保护,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噪音污染会因为楼间距的缩小而凸显,想象安静的夜晚想静下心来看本书喝杯茶,但是不远处吵闹声、电视声等频频入侵,哪儿还有心思享受生活?
而对于采光应是值得重视的,阳光是万物生存之需要,有足够的采光才有更为保障的生命活力。
按照国家规定(设计规范)以冬至日照时间不低于1小时(房子底层窗户)为标准,间距是用建筑物室外坪至房屋檐口的高度/tan(a) a-各地在冬至日正午时的太阳高度角。
b是所在层数,若你在3楼则b=3;
c是指遮阳楼的楼层数,挡住你家阳光的楼是18楼,那么c=18;
tan(a)=(c-b)*层高/楼间距。
套用公式算出夹角a的度数,算出所在城市冬至日的太阳直射角度,即90°-23.5°-你所在城市纬度,如果冬至日这天的太阳直射角度大于夹角a的话,采光就没有问题,因为冬至日这天是我们国家一年中太阳直射角度小的时候,冬至日的直射角度都大于a,那全年采光没有问题。
宽阔的楼间距,能减少邻里间的横向干扰,使居住环境更安静;同时可以使居室的采光和通风效果大大提升;更不会有“握手楼”之间的对视问题,大程度地保证居住的私密性。
同时,宽阔的楼间距还增大了私家花园面积,视野更开阔;楼间距增宽,还意味着使用功能和使用自由度的延伸,生活标准和舒适感也得到提升。
如果楼间距宽阔的话,优点也是很多的,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能够享受更完整的景观,还能减少相邻两家的横向干扰,居住环境更为安静;第二,对视问题迎刃而解,别人的家不再成为您的风景,也大程度保证您居住的私密性;第三,保证了日照时间,有利于楼宇间的自然通风,营造宜居的生活环境。
现在的小区都非常注重楼间距,在选购房子时,一定要了解清楚楼间距才行,才知道在什么范围内。下面小编来说一下楼间距国家标准是多少。
楼间距国家标准是多少
1、房屋前后间距:两楼间距不可以小于前楼高度的1.2倍来算,通常以冬至日照时间作为标准,不能小于1小时。间距是用建筑物室外坪至房屋檐口的高度/tan(a) a-各地在冬至日正午时的阳光高度角。
2、房屋左右间距:4到6层及以下跟多层建筑间距为6米,12层以上为9米,高层与高层间为13米左右。
楼间距对居住有什么影响
1、采光
南北向房屋就是一个例子,尽管这种朝向的房子采光比较好,但是建筑物太近,朝南的房屋也是会出现阳光不足的情况。特别是住在二楼的,就会有这种感觉,自己房屋的日照时间会比高层的短很多,尤其在冬天,白天都要开灯才能工作,这就是由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太近导致的。
2、隐私性
一定距离也是为了保证彼此间的隐私保护不会受到侵犯。若是建筑之间的距离比较小,而日常生活又是比较随意的,这种情况就容易对面的居民看到,特别对于女孩来说,隐私保护是特别重要的,楼间距太近会使人感到不安全。
3、通风问题
每栋建筑都像家里面的墙,墙壁与墙壁间离得太近的话,就会妨碍正常通风,有时,还会影响到透明度的降低。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但需要其它的东西,同时要保证阳光直射和良好的通风性能。
总结:楼间距国家标准是很重要的,一个标准的楼间距是可以让小区住宅的人住的舒适,也对小区的安全有一定的作用。要是楼间距过小,会使人们居住的生活质量变差,导致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
3.1.5 高层居住建筑间距:
3.1.5.1 高层居住建筑之间的建筑间距,条式建筑按表三—1系数计算确
定,点式建筑,南北向的,不得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1倍,且不得小于南侧建筑
面宽的1.2倍,其最小间距为30米;东西向的,不得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4
倍,其最小间距为18米。
3.1.5.2 高层居住建筑与多、低层居住建筑之间的建筑间距,南北向的,北
侧为多、低层居住建筑时,建筑间距按3.1.5.1条规定控制;南侧为多、低层居
住建筑,条式的建筑间距按表三—1规定控制,但最小间距不小于13米,点式
的建筑间距按
3.1.3.3条规定控制。
3.1.5.3 高层居住建筑与高、多、低层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按消防和施工
安全的规定控制。山墙均有居室门或窗户的,其间距不得小于13米。
楼间距国家标准是住宅室内空间的高度应不低于2.40米。
楼间距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因为楼层不一样间距肯定也是不一样的,楼间距要从两个方便来看,一个是前后间距,另一个是左右间距。根据建设部制定楼间距国家标准,住宅室内空间的高度应不低于2.40米,各楼栋之间的距离南北应不小于楼高乘以0.70,东西应不小于0.50这一系数值。
多层(4-6层及以下)与多层建筑间距为6米;多层与高层(12层及以上)为9米;高层与高层之间为13米。楼间距(前后距)应该根据日照间距来计算。所谓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小间隔距离。
楼间距不足的影响
现在的小区大多数都是高层住宅,如果每楼栋之间的楼间距过短,楼盘之间的密度就很大了,太阳能够照射到的面积就越小,造成的后果除了光线比较暗,大白天也要开灯之外,还会让房间内温度较低,且比较潮湿,这一点非常直观的体现在了低楼层的住户。
如果两栋楼之间的距离过短,那么隔壁栋楼的住户就能直接看到自己家里面的状况,如果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被邻居观察到,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毫无隐私可言,同时距离太近的话噪音也会很明显。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楼间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