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公式: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可建设用地面积。建筑容积率是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建筑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附属建筑物也计算在内,但应注明不计算面积的附属建筑物除外。
1、容积率表达的是具体“宗地”内单位土地面积上允许的建筑容量。宗地是地籍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地球表面一块有确定边界、有确定权属的土地,其面积不包括公用的道路、公共绿地、大型市政及公共设施用地等。容积率只有在指“宗地”容积率的情况下,才能反映土地的具体利用强度,宗地间才具有可比性。
2、容积率(R)、建筑密度(C)与层数(H)之间有一定关系。建筑密度是指在具体“宗地”内建筑物基底面积与宗地面积之比。当宗地内各房屋的层数相同,且对单个房屋来说各层建筑面积相等时,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R=C·H,此种情况下,建筑层数与容积率成正比例关系。
3、容积率可以更加准确地衡量地价水平。人们购买土地使用权的目的是为了对土地进行开发,建设房屋。
房屋的单方开发成本=房屋单方造价+楼面地价+税+费
楼面地价=宗地总价/宗地内允许总建筑面积=土地单价/容积率
因此,楼面地价比单位地价更能准确地反映地价的高低。
4、容积率存在客观上的最合理值。在一般情况下,提高容积率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但建筑容量的增大,会带来建筑环境的劣化,降低使用的舒适度。为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协调,城市规划中的容积率存在客观上的最合理值。
容积率计算公式如下: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规划用地面积
总占地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容积率为1
总占地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容积率为1.5
总占地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容积率为0.8
容积率越小,居住密度越小,相对舒服。容积率越大则相反。(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各个地区或城市有各自相关规定)
扩展资料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容积率较小,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
从理论上讲,对同一小区而言,容积率较小,则房价较高;容积率较大,则房价较低。对于一个楼盘的容积率大好还是小好,业界普遍认为,容积率越高的小区,居住舒适度越低,反之,舒适度越高。
容积率的计算公式是: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容积率官方的定义是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通俗地说就是小区的总户数、人数和小区面积之间的关系。户数越少,人数就越少,面积就越大,住起来就越舒服。
房屋容积率大还是小好?
根据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规划占地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建筑面积越大,容积率就越大,居住的密度就越大。居住密度大,人就多,舒适度自然不怎么高。所以容积率越小,居住密度越小,舒适度越高。
对于普通住户来说,容积率越小,住的就越舒适,但是对于开发商来说,容积率越小,建筑面积就越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比较少。
所以,一般容积率小的楼盘,开发商会相应提升每套房的单位价格。所以容积率小居住比较舒适,但是房价会比较贵一些,容积率大的话居住舒适度没有那么高,但是房价相对比较便宜。所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容积率的大小有不同的好处。
不同容积率对应的房屋类型:
1、容积率低于0.3,这是非常高档的独栋别墅项目。
2、容积率0.3~0.5,一般独栋别墅项目,环境还可以,但感觉有点密了。如果穿插部分双拼别墅、联排别墅,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3、容积率0.5~0.8,一般的双拼、联排别墅,如果组合3~4层,局部5层的楼中楼,这个项目的品位就相当高了。
4、容积率0.8~1.2,全部是多层的话,那么环境绝对可以堪称一流。如果其中夹杂低层甚至联排别墅,那么环境相比而言只能算是一般了。
5、容积率1.2~1.5,正常的多层项目,环境一般。如果是多层与小高层的组合,环境会是一大卖点。
6、容积率1.5~2.0,正常的多层+小高层项目。
7、容积率2.0~2.5,正常的小高层项目。
8、容积率2.5~3.0,小高层+二类高层项目(18层以内)。此时如果做全小高层,环境会很差。
9、容积率3.0~6.0,高层项目(楼高100米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