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住宅是4-6层高,大部分户型为东西两户。多层住宅由于楼层不高,可以不设置电梯,只通过楼梯联通上下楼层。多层住宅通常二楼、三楼价格最高,目前新建的商品房中,多层住宅通常建设为洋房,居住环境好,价格比较高。
优点:
1、得房率高:多层住宅不需要增加电梯,公共走道等,实际使用的套内面积远远大于高层住宅的面积。
2、物业管理费低。
3、多层住宅空间大,舒适度高。多层住宅的使用面积较大,房型合理,易隔开装修。
4、建筑造价低:多层住宅采用的是砖混结构,建筑多为条状,设计成熟,可以大量工业化,标准化生产。
5、建设工期短:多层住宅占地少,开工1年内可竣工。
6、容积率低,环境好。
缺点:
1、底层和顶层的居住条件相对较差。
2、共用面积不足,外观单调。
3、结构设计单一,建筑风格呆板,无创新。
4、住户无自家花园。
1、底层挑选:底层主要注意两个问题,防潮和采光。底层因邻近各种管道,尤其是下水道,如果管道质量差或设计不合理,就容易堵塞,特别是化粪池,如果封闭不严、管道不畅,往往易滋生蚊虫,且恶臭冲天,因此一定要仔细检查防潮设计和措施。
而采光问题,底层处于众楼环抱之中,容易受到限制,需要多加观察。
2、顶层挑选:顶层最怕的就是隔热和防水设施不好,因为顶层受太阳直射面积大,下雨天又易积水,常常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在购买多层住宅时,要考察顶层的隔热、防水措施及其效果。
四层到六层。
多层房屋的高度一般在10米到24米之间,也就是差不多4-6层的建筑,这种多层建筑一般是砖混结构的,当然也有一些会用钢筋混凝土来建,这种房子一般都是联排的,整整齐齐并列,所以采光、通风效果都不错,而且公摊面积小、套内面积大,受到不少人喜欢。
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将住宅建筑依层数划分为: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高层和多层各具优势
1、高层
住宅被称为电梯楼,电梯是主要的上下工具,而多层住宅却被称为楼梯楼,因而主要以楼梯为主。电梯对于老人虽说可能会比较方便一点,高层毕竟有的时候还是比较麻烦的。比如万一电梯出故障呢,这点对于老人来说就不是很方便,所以不建议老人居住在高层住宅。
高层住宅较高,它的受遮挡面积就会相对少一点,通风和采光效果也极佳灰尘、蚊虫也少一点,处于高处的话,污染、噪音也会少些居住在高层住宅,高瞻远瞩,视野也会开阔一点,让人的心情也会豁达,舒缓高层住宅的地下有防空避难所,一旦发生意外,有地方遮蔽。
2、多层
多层住宅居住面积较大,环境较好,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是朝南,另外得房率要比高层高,在物业管理费上要比高层住宅低。
对于孩子来说,多层住宅可以让孩子与自然、人类有更好的接触,对孩子的成长健康是有好处的对于有恐高症、体质虚弱的人,高层住宅会比较不适合居住处于高层住宅中,夏季的受晒程度会比较高。
多层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10米,小于24米(10米<多层建筑高度<24米),且建筑层数大于3层,小于7层(3层<层数<7层)的建筑。但人们通常将2层以上的建筑都笼统地概括为多层建筑。
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将住宅建筑依层数划分为: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扩展资料:
在现阶段我国的都市里,多层住宅多属于中高档住宅,购买者一般是为了追求较高的生活品质,合理的户型设计和优美的社区环境是关注的焦点。多层住宅与高层住宅对比:
1、一般情况下,高层的建筑标准、建筑质量要高于多层,如居住在较高的楼层,则视野较开阔,空气质量较好,噪音低。
2、高层的得房率比多层低,即购买相同建筑面积的住房,高层的套内建筑面积低于多层的套内建筑面积。
3、高层的物业管理费比多层的物业管理费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多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