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公摊面积在10%-15%之间。多层住宅通常是步梯设计,这种情况下公摊面积会更小,但现在新建的多层住宅很多也会安装电梯,增加了电梯井,所以公摊面积相对会增加,但一般都在10%-15%这个区间。
1、结构设计成熟、采用砖混结构,建材可就地生产,可大量工业化、标准化生产;
2、比低层住宅在占地上要节省,同时又比高层住宅建设工期短,一般开工一年内即可竣工;
3、不像高层住宅需要增加电梯、高压水泵、公共走道等方面的投资;
4、用地较低层住宅节省,性能价格比高,公共空间与氛围较好,公摊面积少,物业费较低;
5、多层住宅容积率较低,环境较好,建筑形式多为条状,基本上是户户朝南,得房率较高。
1、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
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2、共有建筑面积:
包括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以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独立使用的地下室、车棚、车库、为多幢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不计入共有建筑面积。
3、公用分摊建筑面积:
指每套(单元)商品房依法应当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公用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产权归整栋楼购房人共有,购房人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其享有权利,承担责任。
多层楼房的公摊面积一般是在10%-15%之间,这类型的住宅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点,在加上多层的公摊面积本来就不怎么还计算。
所以我国法律对于多层住宅的公摊面积是没有明确规定该使用怎么样的计算方式。按照房地市场操作情况,已经形成了几种已被公认的计算规则。
扩展资料:
多层住宅底层与顶层的选择
1、在选择多层住宅底层时,应该先检查它的防潮涉及与措施,因为是底层如果防潮做的不好,那么长时间居住下来,不仅家电、家具会受到影响,还会对人的身体造成影响。
2、要注意房屋的各种管道是否有通畅,因为底层的管道非常多,特别是下水管道如果设计不合理,那么非常容易发生堵塞的现象。还有就是采光方面,处于楼房的底层周围的绿化通常都比较多,室内的光线以及通风都比较容易受到影响。
3、如果选择顶层的住宅,那么最重要的就是隔热与防水措施,因为顶层是受到太阳直接照射的,并且面积非常大,如果隔热没做好室内会非常闷热,特别是在夏天。而要是防水没做好,那么下雨天就容易积水,所以一定要考察清楚。
指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简称,它与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构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积。主要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值班警卫室等。此外,还包括单元与公共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等公用的墙体的面积。
目前,国家对房屋公摊面积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来说,多层住宅公摊面积约10%~13%;18层以下住宅公摊在13%~15%;点式楼盘公摊大多在15%~17%;30层以上的住宅公摊面积在25%左右,因为高层使用的电梯比较多,公摊面积自然就多。
不同小区的公摊面积是不一样的,公摊面积跟小区的很多因素有关,公摊面积包括:道路、绿化带、门卫房、地下室、配电间、水泵房、电梯机房等面积。
详细介绍:1、7层以下住宅公摊率为7-12%
多层一般是指层数在6层左右磗混构造的建筑,其参加公摊有些的面积包含外墙水平投影的1/2,楼梯,楼梯间,为住户供给的物管用房(热交换站、水泵房、配电室等)。
一般占房子建筑面积的13%到18%。室内的层高分为室内净高(地板与天花板之间的间隔),和室内层高(地板与上层地板间的间隔),一般状况下,层高在2.8米左右,室内净高在2.65到2.7米之间。假如室内层高超越4.7米以上应依照两层核算室内面积。7-11层住宅公摊率为10-16%。
2、小高层公摊率
楼层为7—9层为小高层,一般小高层公摊取决于各楼盘本身的状况,不一样的小高层楼盘公摊也有区别。在没有地下设备用房、底层没有商铺、底层架空的状况下。
小高层公摊系数在10%-15%之间,而带电梯的小高层住宅,公摊系数在15%-20%之间。按规则7层以上有必要配电梯,所以小高层归于配电梯的规划以内,它的特色是便利和层次。
公摊面积一般在12%-18%。
小高层的公摊面积在18%-24%左右,高层的公摊面积一般在25%-30%。
公摊面积就是主体中减去套内面积的部分,包括:门斗、门厅、大堂、过道、走廊、前室、楼梯、电梯、屋面间、电梯机房、真不用房、外墙、保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