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浮尘层在第9-12层。浮尘层一般是指空气中的浮尘所在的层次即空气的浮尘层。浮沉层一般为距地面30―40米,以楼的建筑层高为3米算应该在9―12层之间。
1、光线:从光线的角度考虑,楼层自然不适宜于太低,低层单位的阳光会被周围的建筑物遮挡。但楼层过高,角度不对,也会影响阳光的照射。
2、噪声:城市的噪音源很多,噪音会影响人体的健康,让人吃不香、睡不着、学习效率降低等。楼层低吸收的噪音就多。但如果低层单位周围有树木、隔音板之类吸收声波的物体,就会好一些。而声音就会向上传,高层单位也不能幸免。一般来说,20层以上的单位噪音影响较小。
3、视野:这一条不必多说,肯定楼层越高视野越好。但是顶层单位太阳直射楼顶,夏天会很热,31层会相对好些。
4、灰尘:一般认为8-10层是扬灰层,灰尘都会悬浮在这个高度,不上不下。其实扬灰层不能一概而论。
扬灰层的存在是指:“由于气流和建筑微环境的影响,建筑物在一定高度范围内的部分灰尘密度较大。”但不一定是高层的9到11层,因为“其具体高度受诸多方面因素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不同市区甚至不同小区都有差异,这跟灰尘密度、周围建筑高度和气流湍流特性都有关系”。这就表示,不同建筑的“扬灰层”并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同时,因为要综合的科学因素太多,老百姓算不出来。
物理专家指出,10层左右是“扬灰层”的说法是不符合大气物理常识的。因为在离地面三四十米高的地方,灰尘是不会停顿的。灰尘在距离地面10公里至52公里的大气平流层都不会停下来。
也就是说,一般普通高层楼都没有所谓的扬灰层一说。扬灰层只是一种说法,并未科学测定。一般情况下,空气中的污染物随气流不断沉降和流动,在空中没有污染源的情况下,楼层越高,空气相对越干净。所谓的“脏空气停顿”,可能是指“逆温层”现象。
通常情况下,大气层高度越高温度就越低,空气易对流,使污染物扩散。但当秋冬季节及特殊的气候条件下,气温可能会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大气就会出现“逆温层”。逆温层的厚度从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像厚被子盖在城市上空,妨碍城市污染物的扩散。但逆温层的高度是变化的,污染物在逆温条件下的分布也在不断变化,并不会固定地停留在一个高度上。因此,仅以层高断定“扬灰层”不准确。
高层建筑(层高为3米)在9—12层之间是浮沉层。
在国内浮沉层一般为距地面30—40米,像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因高层林立,浮尘层要更高一些。空气中的浮尘所在的层次即空气的浮尘层,是浮沉度愈少的分界线,也就是说,浮沉层以上空气会好一些。
扩展资料
可吸入颗粒物与有害气体对人类的影响,高层建筑对能源的消耗也是巨大的。每年夏季,高层建筑暴露在炎炎烈日之下,强烈的阳光辐射使建筑物的墙面温度达到数十度,从而导致室内温度不断上升,超过了人类生存能够适应的温度。
人们为了降低室内温度,利用风扇、空调等设备降温,把室内的高温气体排到室外。此时,室外的温度会随之升高。恶性循环的温差效应造成了巨大的电能浪费。冬季,由于太阳光照射的距离加长,地表温度下降,高层住宅的室内温度将低于低层住宅的室内温度。
这是由于地球表面在白天接受阳光的照射,其地球表面的温度增高,而温度随着空间高度的不断增加而下降。也就是说,低层建筑的室内温度高于高层建筑的室内温度。冬季取暖采用的是电加热以及燃煤的方式,楼层越高消耗的能量就越大。因此对于人类来说,高层建筑是一种弊大于利的住宅结构。
空气湿度与地表层空间的高度有相当大的关系,地表面的湿度高于地表面上空的湿度值。人类的住宅高度和寿命与空气的湿度也有很大关系。另外,环保林带中的氧气含量和湿度都高于上层空间,林木的高度一般在20米以下。低层建筑是人类最佳的住宅选择。
地球引力的普遍强度最大点在地面。地球引力对可吸入颗粒物的影响是这样的:因物质的重力影响,距离地表面越近可吸入颗粒物的直径就越大,吸入的概率就越低,对人类的侵害就越小。另外,地磁对人类的生命延续也是有重大关系的,地磁对人类的作用力越大,人类的生命力就越顽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浮沉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层住宅
浮尘层一般是指空气中的浮尘所在的层次即空气的浮尘层。而9-12层为浮尘层是有一定根据的,据了解在我国浮沉层一般为距地面30—40米,以楼的建筑层高为3米算应该在9—12层之间。但高层住宅楼的多少层(距离地面约多少米)为浮尘层还要看当地的气候环境而定。
选15--28层之间都可以。一般来讲楼层的8到11层被称为浮尘层,大体意思是,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细菌会漂浮在这个高度。
1 采光,要考虑周边的楼层高度,我们北半球光照的时间冬天短,冬至的那天最短,照射的夹角最小,采光要考虑冬天也能照射进室内。楼层的高度要能满足采光的需要 。
2 噪音,楼层低的噪音要大,高了噪音要小,从减少噪音影响的角度,楼层越高越好。
3 扬尘,城市的扬尘一般高度在22米至30米之间,特别是干燥的地区更要考虑扬尘,应该避开8-12层的扬尘区间
4 考虑避开顶层,容易漏水,且保温差。
5 考虑视觉的空间,站在窗口前,视线最好能看得远些。 六是性价比,一般低楼层单价要便宜,高楼层价格要贵。
扩展资料:
按照我国住宅设计规范,高层住宅意为十层及十层以上建筑。
高层住宅是城市化、工业现代化的产物,按它的外部体形可分为塔式、板式和墙式;按它的内部空间组合可分为单元式和走廊式。
目前开发的房地产住宅项目从层高上区分大致有6层的多层住宅、10~12层的小高层住宅、24层以上的高层住宅。
高层住宅由于其结构形式与管理功能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选择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户型格局的选择。大多数高层住宅都是采用框架结构形式,往往一层对称布置6~8户,这样就会出现南向房和北向房。
有的甚至是只有西向窗户的小居室,再加上有些室内隔墙是现浇混凝土,不能打通,户型格局不易改变。所以在挑选此类高层单位时,要充分考虑入住后的舒适程度,关键是要让自己住得舒服、满意。
二、注意观察景观,尤其是在挑选顶层或较高楼层时,不仅要特别注意朝向景观,还要考虑周边地区未来规划,如果您现在风景不错的窗前还要再建几幢高楼,风景将会被遮挡。
三、注意整幢楼的总户数与电梯数量,电梯的质量与运行速度也很重要。一般情况下,24层以上住宅都就配备3部电梯。
四、向发展商咨询楼层的供水、水压、夏季是否会断水等多方面情况。一般高层住宅在顶层都建有水箱,先将水抽到顶层再往下供,使高层住户不会因压力不足用不上水。
五、高层物业管理不能忽视,尤其是监控保安措施。大楼底层是否设置值班警卫室,是否有保安在楼内巡视。
六、考虑车位问题。在购房时,即使是目前无车的住户也应做好提前打算,因为未来很有可能车位比房价还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高层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