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小区
小区的配套齐备,关系着住户的生活便利程度,如超市、会所、交通、银行、教育、医疗等越全越好;小区的园林绿化,牵连着未来生活的一点一滴。既要美观,更要实用,以免日后维护成本过高。
2、选楼层
一般建议选择靠中间或中上的楼层,这些楼层的采光和通风比较不容易被影响,但如果家里有老人的,最好选择中下楼层,出行更方便,但要注意避免一层、二层,因为楼层太低容易遭蚊虫侵害,而且噪音污染严重,还有顶层最好不要,因为夏天非常热,还容易渗漏。
3、注意噪音
城市的噪音源很多,噪音会影响人体的健康,让人吃不香、睡不着、学习效率降低等。小高层楼层低,吸收的噪音就多,但如果选择低层单位周围有树木、隔音板之类吸收声波的物体,就会好一些。而声音就会向上传,高层单位也不能幸免。
4、注意户型
由于一楼有多个住户,必然会出现朝向和户型各不相同的房子,再加上有些室内隔墙是现浇混凝土,不能打通,户型格局不易改变。所以大家在挑选房屋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入住后的舒适程度,关键是要让自己住得舒服、满意。户型以整体方正的为佳,户型方正的房子空间利用率也会更高一些。
1、建筑外立面美观亮丽。
小高层住宅建筑需要先进建筑技术的支持,可以说是建筑和结构、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外观设计上,小高层、高层建筑一般都采用现代风格,以简洁、明快的外立面,挺拔的体态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2、高标准的建筑质量。
从建筑质量上讲,小高层住宅的建造标准要高于多层住宅,普通多层住宅一般为砖混结构,而小高层住宅为钢筋混凝土现浇,地基深而结实、墙体厚实、不渗水、抗震性能好于多层住宅,大楼不会下沉变形,使用年限长。
3、自然通风、采光良好。
小高层住宅的空气质量较好。新鲜、湿润,自然通风、采光良好,可以减少空调、电灯的使用频率,节省电费。小高层、高层住宅视野非常开阔,住得高望得远,如果周边有美好的自然景观或城市景观,则居住效果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住宅配套设施应包括哪些内容?
什么叫住宅配套设施?住宅配套设施,即为城乡居民造就环境卫生、安全性、平静、舒心的居住条件而必需的住宅附设设施。住宅配套设施是通过多系统所组成的,按其服务项目层级,应包括以下几点:
1、住宅最低生活保障单元的配套设施。人口经营规模为3上千人左右住宅群,其配套设施应该有住户服务点、小店铺、文化室、儿童游乐园等。
2、住宅小区的配套设施。人口经营规模在1数万人左右住宅群,其配套设施包含幼儿园、幼稚园、中小学、初中、营业所、邮电所、运动场地、粮油店、煤店、百货商店、副食品店、蔬菜店、餐饮店、美发店、小维修门市部、综合商店、停车棚、废品回收站、社区居委会、变电站、公共卫生间、垃圾池等。
3、住宅区域配套设施。人口经营规模在4至5万人左右,其配套设施包含医院门诊、诊所、金融机构、服务处、电力支局、影院、高新科技艺术馆、青少年之家、运动场地、多种多样与生活相关的店铺、社区服务中心、公安局、商业服务监督机构、房子绿化养护段等。
4、市政公用设施。指在全市范围内住宅配套的设施,包含城市公共事业和城市公共设施。前面一种指城市饮用水、液化气、供暖、城市公共交通;后面一种指市政道路工程设施、绿化园林设施、公共卫生服务设施等。
小高层如何选房?一、选住宅小区
小区的经营规模尺寸直接影响小区的级别,最好是在15万m2之上、30万m2下列。小区的配套设施完备,关系着居民的优质生活水平,如商场、会馆、交通出行、金融机构、文化教育、医疗等越全就越好;小区的绿化园林,牵涉着未来的生活的一点一滴。不仅美观大方,更应好用,以防日后维护费用太高,小区的地区别太远,宜在二环内。
二、选单个
需看是联排别墅式或是独幢式,一般来说,独幢式才可以充足享有270°三个面的开扬舒服。还看小高层人群,是小高层加高层住宅,或是小高层加双层人群?从总体上,小高层加双层人群才能更显小高层的高贵。是一梯二户、一梯三户或是一梯四户也非常重要。最好选一梯二户,它能更好地完成南北对流,采光通风不错。
三、选房型
之上为2个性价比比较高的经典小高层房型。
共同的特点:1、南北方彻底热对流,净宽小。2、客厅装修与饭店空间布局确立,声响极佳,视觉效果通畅,但是不影响。3、饭店与餐厅厨房近,且光亮,用餐便捷舒服。4、主卧室有一个小太阳室,可驻足观赏270°景色。5、没有任何黑房黑卫,全阳光照。6、大客厅与两室(三房)向南。7、家用电梯都可观景平台。
四、选家用电梯
一看乘客电梯:较有名的品牌有奥的斯(OTIS)、三菱(MITSOB)、日立(HITACHI)等。二看家用电梯进深:尺寸要合适,搭乘才可以舒服,如果能够观景平台则最好不过。三看家用电梯载重量:每台载重量宜在800kg之上。四看家用电梯速度:最好是在1米/秒之上。
五、选设计风格
不同类型的买房者会爱好不同的风格,经典或当代、欧式或新中式,不管是哪一种设计风格,仅有做的非常到位,才能够维持传统,使物业增值升值,不然只能是昙花一现,非常容易落伍。
在国内,越高的楼层往往卖得越贵,但是,哪些楼层位置最佳呢?
第一,选房要考虑空气质量。生态学家研究发现,8-11层是环境学上的扬灰层,不要选择这些楼层。这个“高度”,大概在30米左右。高层建筑周围气流灰“峡谷效应”最容易影响处于建筑群中间、周边有公交干道或工厂的住宅。在“峡谷效应”的作用下,空气中的尘埃、有害物质在这个高度有个“徘徊”的过程,灰尘会逗留其间,而且这里也是噪音较大的地方。
高度在30米以上的楼层,空气质量更差。因为跟烟囱平起平坐,吸“二手烟”的机会自然多得多。而且,高层空气相对稀薄,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心绞痛、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患者容易产生不适症状,选择高层楼房时更要谨慎。此外,钢筋混凝土结构会迫使来自电器设备的电波沿着楼房循环,相当一部分是往上走,直至顶层,所以,高层居民更容易出现头疼症状。
第二,选房要从心理学角度考虑。身居高层的人容易产生一种“根基不稳定”的感觉,可能会感到内心压抑。此外,久居高楼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也非常不利,可能会导致他们不爱活动、性格封闭等。
第三,要考虑噪音污染问题。许多消费者以为身居高楼就能“远离尘嚣”,其实不然。声音通常以最短的路线立体传播,向上的并不比向两边的弱,高楼层接收到的声波要比同一幢低楼层来得强。声波的路线跟树木和建筑物的多少有关。低楼层还因受到周围低矮建筑物及树木等物的阻档和吸收而相对减少了噪音。但太低楼层噪音、震动都会比较严重,小区内部的一些噪音声源也相应增多,如入口防盗门的关门声及门铃,地下泵房产生的噪音。如果邻近车库入口或通风口,也会受到进出车辆产生的噪音、灯光及排风的干扰,选房时要小心避开。
第四、了解开发商高层定价法则。最底层的房源往往最便宜,然后逐步往上加价,同一楼层的房子,则一般是东边套最贵、西边套次之、中间套再优惠些。
高层住宅销售一般都是“两头难卖中间俏”,即一幢高层住宅,往往是中间楼层,一般为5-18楼左右最受欢迎。剩余房源较多的,一般是21层以上的楼层。
第五,小高层考虑采光百分之百不受影响的最好楼层,要选择13层以上。
第六,小高层7楼最好。人最理想的住宅还是应贴近地面,贴近自然,6、7层的住宅较好,7层更突出小高层的特色。接着依次为5、4、2、3、8、9楼……,1楼铅(一般悬浮在2米以下)等重金属集结,对老人不利。6层和7层属于俯视景观的楼层,人可以俯瞰社区的绿化景观,能将整个社区的花园绿地尽收眼底,能欣赏社区的整体设计效果。但楼层太低会导致光照不足、潮湿、空气循环减缓等问题,而且,汽车和柏油马路会使空气中饱含甲醛、一氧化碳、氮的含量增加,选择低层楼时,至少远离主干道200米才算安全。
通常,如果是11层的小高层住宅,选5-9层比较好。15层--20层的小高层,选7、8层,12--18层都比较好。
第六,33层的高层建筑,选择15到20层比较好。因为阳光和空气都不受影响。当然,选房最主要取决于个人爱好。乐意住在高层住宅的顶上几层的,往往都是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人。因为他们会比较在意住宅的私密性,以及站在高处将整个城市尽收眼底的那种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