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一层为两户一部电梯。这种户型的优点是就是南北通透,厨房明亮,采光绝佳,通风好,私密性好,等电梯时间少,舒适度极高。因此这类户型的房屋是很多人向往理想居住的环境,但不好的地方就是它的价格比较高,还有就是当电梯出现故障,就会影响人们出行。
从整体情况上看,东户还是会比西户采光好一些。
其实内行人会更加喜欢东边的房子,首先,现在的房子都会比较高层,那么对于潮湿方面的问题就减少了,再来,由于是在高层楼住,那么四面也就没有很好的遮阳物。
而如果住西边的房子,那么可能会让家里变得非常热,夏天的时候还需要开更多时间的空调,浪费电,东边的房子就不会了,因为这里过了中午,东边的这面墙就不会有很大的太阳了,非常舒适居住。
1、单从采光效果上来看,肯定是东户采光更好一些,毕竟日出东方,况且,现在房子多是坐北朝南,上午西户的光照情况必然没有那么理想。但过了中午之后,太阳就会由东转西,若没有其他建筑物遮挡,阳光可以顺利照射进西户。
2、通风对比,了解地理的朋友都知道,咱们国家大部分地区,春夏季刮东南风,冬季刮西北风。由此得出,东户夏季通风情况好,西户冬季通风更好,但相比较而言,肯定是东户更舒适,夏季开窗通风,凉爽安逸,而西户冬季总不能开窗通西北风吧?
3、保温对比,虽然都是边户,但东西户的保温效果也能差出不少。太阳东升西落,到了夏季,西户会面临西晒的问题,室内温度比东户要高出好几度;到了冬季,刮西北风的那几天,即使有保温层罩着,室内平均气温也是要低一些的。
4、从湿度而言,居住在南方的朋友们,赶上梅雨季节那段日子,东户会比西户要潮湿得多。
5、价格对比,综合考虑,住在东户的优势比西户多,反映到价格上,自然也是东户价格比西户高。
一梯两户中“梯”指电梯。意思是说:一部电梯,只对应两个住户(每层)。
高层中梯通常是楼梯加电梯,在多层中梯,不一定是楼梯。
通常,中高层住宅中都设置了电梯,但是,楼梯并不能因此而省掉,它仍然可以作为下面几层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作为居民短距离(相邻几层)层间的交通工具,作为非常情况下的住户疏散通道。
有电梯的楼房,楼梯一般是设计成安全通道的式样,隐蔽起来的。一梯一户就是在每一层楼里,只有一户人家,配有一部电梯,一梯两户就是说这层楼有2户人家,共用配备的一部电梯。
拓展资料:
电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
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
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4米/秒以下)、快速电梯4~12米/秒)和高速电梯(12米/秒以上)。
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
20世纪末电梯采用永磁同步曳引机作为动力。大大缩小了机房占地,并且具有能耗低、节能高效、提升速度快等优点,极大地助推了房地产向超高层方向发展。
1、一梯两户是一个单元里一层楼上只有两户人家,而且是一部电梯或一个楼梯。这种一般是指板楼。
2、多层属的就是楼房只有六层或六层以下的,高层分为: 7~9层的住宅为中高层住宅,小高层10-18,高层18层以上,还有超高层,建筑总高度超过100m的称为超高层建筑。
1、一梯两户:如果一层楼有1个电梯,2户家庭,它的梯户比为1:2。
2、两梯三户:如果一层楼有2个电梯,3户家庭,它的梯户比为2:3。
3、梯户比是指电梯数和每层楼住户数的比例。
4、梯户比越小,对于居民生活质量来说越高,居住越舒适,反之则亦然。
5、新版《住宅设计规范》5.7.3,要求总层数在12层及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
扩展资料
梯户比:
1、低梯户比
低梯户比大多都出现在商住房中,梯户比能达到三梯十户、四梯十二户,甚至更低。一般这种情况常出现在小户型产品楼栋上,每层的户数比较多,户型小,户型质量参差不齐。
2、一般梯户比
一般梯户比是市场上最为常见的类型,包括两梯四户、两梯六户、三梯八户等,主要以高层为主,从质量和价格两方面而言,相对较好,颇受市场上购房者的青睐。
3、高梯户比
市场上少数高质量社区能达到一梯一户、一梯两户的比例,这种低梯户比一般以板楼的形式出现。别墅多为一梯一户、一梯两户、两梯两户,住户平常生活方便舒适,楼栋占地面积较大,价格也偏高。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住宅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