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价格不同:洋房的价格会昂贵些,物业费也会比较高,普通住宅的价格和物业费都比洋房要低。
2、建筑外表不同:洋房大多是6层以下的,它的建筑风格偏向国外,绿化率高,位置大多在郊区,会赠送花园和露台。住宅可以分为多层、小高层、高层,这里面高层最高大多超过30层,有些楼层没有电梯,楼梯大多是作为多层住宅的主要交通路径,通常情况下没有车库和花园。
3、容积率不同:洋房容积率在1.2到1.5,而住宅容积率多在2.8到3。
4、公摊面积不同:正常情况下住宅的公摊面积大些,为百分之25,即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公摊面积占25个平方,而花园洋房的公摊面积较小,房屋的使用率能够达到约百分之87。
注重生活环境的购房者选择洋房更好一些,洋房的绿植与建筑互为掩映,引景入室,园林具有参与性和互动性,观赏度高;而高层在形态上就显得局促紧张,虽说高层视野广阔,但景观对高楼层缺少渗透,观赏度较低。
但如果考虑到购房成本,一般洋房的价格都比高层要高出一部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只能买个普通小区,几十平米的高层,没有必要为了追求居住环境而给自己过重的经济压力。
从保值性层面来说,洋房可能会比较好一些。
1、洋房的容积率很低,楼间距也比较的宽敞,小区的绿化环境比较到位。所以其洋房居住的舒适性要远远大于高层。并且,随着城市的发展,像是洋房这样的低密度住宅将会越来越少。所以在市场上可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所以保值性是非常好的。
2、并且从得房率上来说的话,洋房的公摊面积小,得房率高。而高层的话,公摊面积大,得房率低,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的话,高层要远远劣于洋房。
3、洋房面宽大采光好,一般一层两户,而高层一般都是两梯四户,因为需要兼顾4户采光,所以不得不限制单套户型南向面宽尺度,多为8米左右。所以洋房坐北朝南,户型格局方正,居住的舒适性非常高。
普通住宅和洋房的区别如下:
1、认股权证和股份期权不同
普通住宅等的行权价格低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应当考虑其稀释性。 计算统账结合,作为分子的净利润金额不变;
而洋房的调整项目为按照本准则第十条中规定的公式所计算的增加的普通股股数,同时还应考虑时间权数。 当期发行认股权证或股份期权的,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应当自认股权证或股份期权的发行日起计算。
2、价格政策不同
普通住宅出售实行政府指导价,不得擅自提价出售。
而洋房出售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 居民个人购买的经济适用房产权归国家; 房屋的产权分四部分:使用权、占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与商品房相比经济适用房的产权只在收益权上与它们不同。农民安置房出售后,收益全部归个人所有。
3、获得土地的方式不同
普通住宅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免交土地出让金;经济适用房的限制严格,即使获得产证满5年,亦不得向普通公民个人转让,而是由政府职能部门回购;
而洋房采用出让方式须交纳土地出让金;农民安置房不受限制;农民安置房只售不租,对于购买农民安置房的群体设置了严格的限制条件;国家提倡大量供给的一种房屋类型,有“调整住房结构”的作用,对于购买农民安置房的用户的门槛限制相对较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洋房
百度百科-普通住宅
洋房和住宅的区别如下:
1、定义不同。普通住宅是指按所在地一般民用住宅建筑标准建造的居住用房屋。洋房是具有欧美式样的房屋。一般为四面或三面临空,装修具有明显西方风格,备有客厅、餐室,有数套卫生间等结构的独立式或复式、别墅式住宅。
2、特点不同。普通住宅未采用标准高的建筑装修,无空气调节系统。洋房具有典型欧美式样。
3、面积不同。普通住宅相对较小,大多在140平方米以下。洋房相对较大,且有多层。
4、分类不同。普通住宅按楼体高度分类主要分为低层、多层、小高层、高层、超高层等,按楼体结构形式分类主要分为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混框架结构、钢混剪刀墙结构、钢混框架一剪刀墙结构、钢结构等,按楼体建筑形式分类主要分类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其他形式住宅等。而洋房的分类比较少,具体可分为花园式住宅、西式洋房、小洋楼等。
洋房和普通住宅的区别:
1、楼层数目不一样:洋房一般都是小低层,不超过六层,而普通住宅普遍都是七层到几十层不等。
2、公摊面积不同:洋房的公摊面积是比较小的,而且能够使用的面积比较大,但是住宅的公摊面积是比较大的,尤其是高层住宅。
3、建筑风格不同:洋房建筑风格多为欧式风格,而普通住宅多为中规中矩的高楼。
选房技巧:
1、开发商口碑
一个好的开发商不仅是资金雄厚,还表现在经营理念上。因为理念好的开发商无论是在前期施工,还是后期的物业管理,都会舍得投入,更会用心、负责。因此,挑一家市场美誉度高,百姓口碑好的开发商,是买到好房子的有力保障。
2、选社区
首先社区的规模要大,建筑面积在二十万平方米左右比较有保障的,社区更大就可以容纳更多配套设施。要了解这个社区现在、未来的规划蓝图,了解楼盘规划设计是否人性化,譬如是否实现人车分流,是否配备足够的绿化休闲配套、是否未来建设配套设施、物业管理是否及时到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