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的开间其实就是指房子的宽度,是指一间房屋内一面墙的定位轴线到另一面墙的定位轴线之间的实际距离。房屋的进深主要是指该房屋的长度,在建筑学上是指一间独立的房室或一幢居住建筑从前墙皮到后墙皮之间的实际长度。
1、房屋整体开间和进深比例
(1)就自建房比例而言,进深不能太大,不然会造成狭长型的房屋,那么室内的采光和通风效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开间的尺寸要适宜,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小会让居住者觉得比较的压抑,太大可能会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固性。
(2)农村自建房其整体比例一般设置成1.5:1(进深:开间)的比例会比较的合适,其中进深常用的长度在3-6m之间,以0.3m的规格递增,也就是说进深常用的长度是3m、3.3m、3.6m等。
(3)开间常用的数值在3-3.9m之间,一般砖混结构的开间在3.3m左右。
2、各个空间的开间和进深比例
(1)就农村自建房的各个空间而言,其进深和开间也有较为合适的比例,比如客厅适合选择进深5.1m,开间4.5m的格局,餐厅适合进深4.8m,开间3.6m的格局。
(2)卧室适合设置成进深5.1m,开间3.9m的格局,厨房适合设置成进深1.8m,开间2.1m的格局。
房子开间和进深是指房屋的宽度和深度,测量的标准是指房屋内一面墙皮到另一面墙皮之间的实际距离。住宅中相邻两个横墙的定位轴线间距离即为开间,进深则是指建筑从前墙壁到后墙壁之间的实际长度。
根据《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100-87)规定:住宅建筑的开间常采用下列参数:2.1米、2.4米、2.7米、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规定较小的开间尺度,可缩短楼板的空间跨度,增强住宅结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
139.jpg
开间进深标准
我国大量建造的砖混住宅,住宅开间一般不超过3.3米。规定较小的开间尺度,可有效缩短楼板的空间跨度,增强住宅结构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
为了保证建成的住宅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住宅的进深在设计上有一定的要求。进深大的住宅可以有效地节约用地,目前我国大量城镇住宅房间的进深一般都限定在5米左右,不能任意扩大。在住宅的高度(层高)和宽度(开间)确定的前提下,设计的住宅进深过大,就使住房成狭长型,距离门窗较远的室内空间自然光线不足。
开间5米以上,进深7米以上的大开间住宅可为住户提供一个40-50平方米甚至更大的居住空间,与同样建筑面积的小开间住宅相比,承重墙减少一半,使用面积增加2%,便于灵活隔断、装修改造。
虽然小开间住宅存在着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许多弊病。因为开间小,在住宅建筑面积中,承重墙、柱的结构面积相对较大,减少了有效使用面积同时由于开间小,房间分割过小,不适应家庭居住行为变化的要求,而且住房很难自行改造。
把画的图定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那么上开间就是房屋北边开间,下开间就是房屋南边的开间。同理,左右进深就是房屋西边和东边的进深了。因为房屋标注的上下开间(或左右进深)通常都是不一致。
通常设置好绘图环境后,就开始在直线轴线中开始输入上下开间和左右进深数据,就是房屋四周后期要标注的轴线尺寸。
定义:
我们把一个楼(或房间)的主要采光面称为开间(或面宽),与其垂直的称为进深。
住宅设计中,开间是指相邻两个横墙的定位轴线间的距离,因为是就一自然间的宽度而言,故又称开间。住宅开间一般不超过3.0-3.9米,砖混结构住宅开间一般不超过3.3 米。
在建筑学上,进深是指一间独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筑从前墙壁到后墙壁之间的实际长度。进深大的房屋可以有效地节约用地,但为了保证建成的建筑物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进深在设计上要求不宜过大。
扩展资料:
在住宅设计中,住宅的宽度(开间)是指一间房屋内一面墙的定位轴线到另一面墙的定位轴线之间的实际距离。因为是就一自然间的宽度而言,故又称开间。住宅的开间在住宅设计上有严格的规定。根据《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100-87)规定:住宅建筑的开间常采用下列参数:2.1米、2.4米、2.7米、3.0米、3.3米、3.6米、3.9米、 4.2米。
参考资料:
《协调标准》——建设部
开间:住宅设计中,住宅的开间是指相邻两个横向定位墙体间的距离,因为是就一自然间的宽度而言,故又称开间。
进深:
进深指建筑物的长度,中国大量城镇住宅房间的进深一般要限定在5米左右。
指建筑物纵深各间的长度。即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柱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各间进深总和称通进深,在建筑学上是指一间独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筑从前墙壁到后墙壁之间的实际长度。
进深大的房屋可以有效地节约用地,但为了保证建成的建筑物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进深在设计上有一定的要求,不宜过大。
扩展资料
开间相关规定
住宅的开间在住宅设计上有严格的规定,根据《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100-87)规定:住宅建筑的开间常采用下列参数:2.1米、2.4米、2.7米、3.0米、3.3米、3.6米、3.9米、 4.2米,规定较小的开间尺度,可缩短楼板的空间跨度,增强住宅结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
进深设计思路
建筑物划分内外区后,夏季时外区空调系统将比内区承担更多的冷负荷冬季时内外区的空调工况正好相反,外区供暖而内区需要供冷,两者相比较,冬季工况时内外区在空调需求上的矛盾更为突出。
在此前提下,确定外区进深时应以冬季工况进行分析,在利用冬季工况确定外区进深后,可以通过调整空调末端的设计,使系统在夏季工况时满足供冷需求。
假设外区不采取任何供暖措施,由于室外低温的影响,在靠近外窗和外墙等外围护结构区域会形成一个温度低于室内设计温度的地带。
在此地带内,距围护结构越近的地方室温越低,可以采用导热基本定律(傅里叶定律)按稳态传热的方式计算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
远离外围护结构,室内空气温度逐步升高,最终在某位置达到室内设计温度,此位置即为内外分区理论上的温度分界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进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