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的使用面积需要根据房屋公摊面积来计算,如果房屋的公摊面积是20%的话,那么110平的房子的使用面积为88平左右。当然,房屋的赠与面积除外。
一般而言,现房销售的商品房面积误差的问题比较少,也比较容易处理。目前,问题较多的是期房建成后的实测面积与合同约定的暂测面积有误差的情况,如果误差较大,将严重影响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因此,从公平合理的角度出发,购房者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合同申明确约定如下解决办法:
1、在一个较小的误差范围内(如正负1%以内),视为实测面积与暂测面积相符,买卖双方不再对有关差价进行结算。
2、在一个合理的,买方能接受的范围内(如正负3%以内),买卖双方按合同约定的房屋单价就差价重新结算,多退少补。
3、超过以上合理范围的误差(如正负误差超过3%),视为卖方违约,买方有权解除合同,并按合同约定要求卖方退还房价款及其利息并支付相应的违约金。
1、套内墙体面积
商品房各套(单元)内运用空间四周的维护或承重墙体,有共用墙和非共用墙2种。商品房各套(单元)之间的分隔墙、套(单元)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和外墙(包含山墙)都为共用墙,共用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非共用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所有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2、阳台建筑面积
根据国家现行《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实行计算。
3、套内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房子的面积是包含公摊以及套内的建筑面积,这两个部分的面积都能经过公式来实行计算。
买的110平房子入住后的面积应该是79.2~88平米。
高层110平方的房子通常得房率在72%~80%之间,也就是房子使用面积在79.2~88平米。还有的开发商在销售的时候会说他们的得房率有90%多,像这种情况通常是赠送了一些套内的使用面积,空间就会更大一些,基本都是3室2厅的,这样一家三口居住一起也会觉得非常舒适。
套内建筑面积也就是屋内能使用的面积和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组成的,属于是除去公摊面积的建筑面积。
房子公摊面积
公式公共的意思,是所有业主需要分摊的公有建筑面积的意思,这是购房者必须尧承担的责任。要知道公摊面积越小,得房率就会越高,花在不可支配面积上的钱就小了。
但是公摊面积太小的话,居住舒适性可能就没有那么好了,而且很大程度会影响响整体的美观。如果不得房率越高并不值得公摊面积就越少,假如赠送面积较大的话,得房率也就“提高”了。
按照我国房地产的规则来看,100平米的房子到手的实际面积可能只有70平米左右,而110平米的房子,到手面积可能只有61平方米,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公摊面积应该取消。
公摊面积本就是一个不合理的收费项目。人们在购买房子时,不仅要购买房子的套内面积,还要出资去建造电梯的面积,走廊的面积,这些面积的所有费用原则上应该是由开发商来解决的,就好像人们去餐厅吃饭,需要另付筷子的钱,去澡堂洗澡需要另付水的钱,是非常不合理的。退一步讲,公摊面积即使需要收费,也不应该由购房者全额来承担,应该由购房者与开发商各承担50%,例如100平米的房子,到手的实际面积可能占到了80平米或者90平米,110平米的房子,到手的实际面积至少要达到70平方米以上。
退一步讲,即使公摊面积收费,也不应当按照房子的价格来收费,一线城市的房价大多都在几万元左右,新一线城市的房价大多都在1万元到3万元左右,这是房子每平米的价格作为公摊面积,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进行打折出售,例如占到房子面积价格的50%~70%左右。例如原本的公摊面积,收费价格为10万元,再进行打折出售以后,人们只需要出公摊面积,大约5万元到7万元左右即可。剩下的费用应当由开发商来承担。
总而言之,根据国内大多数网友的反应公摊面积是应该取消的,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合理的存在,人们在购买房子时更希望的是买到多大面积的房子,到手的面积实际就有多大。而不是买了100平的房子,到手面积却只有60平。
上叠110平方代表房子总建筑面积90平。通常情况下,房屋建筑面积包括室内实际使用面积+公摊面积。正常情况下公摊面积大约在14~25%左右(10层以下矮楼层公摊要多一些,高层电梯房公摊要少一些)。公摊面积包括电梯、消防设施、行人过道、绿地、健身运动场地等等。如果是电梯房(公摊面积按18%计算),建筑面积110平方米的实际面积大约是110平方米×(1-0.18)=90.2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