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购房不是夫妻可以一起买房,共同买房并没有要求必须是夫妻关系。在共同买房的时候,双方共同签署购房合同,可以将二人的名字分别写在产权人一栏和共有权人一栏使得房产证登记两个人。非夫妻共同买房不影响贷款,但日后房屋产权比例划分相对麻烦。
共同购房,不外乎两种情况,即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共同共有,基于了当事人的共同关系而发生;共同关系,产生于婚姻家庭领域及具有一定亲属关系的公民之间。
1、合伙买房明确共有方式
共有方式包括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虽然合伙买房的出资人姓名都可以登记在房产证上,但还是要在房产证上标明共有方式。因为两种方式决定着购买人日后对房屋的处理方式不同。
以A和B两个人合伙买房为例,如果是共同共有,日后房子出售,必须两个人同意才可。如果是按份共有,A出资三分之二,日后房屋出售,A可以不经过B的同意。
2、不能忽略“隐形共有权人”
合伙买房中涉及到的“隐形共有权人”是指合伙人中如果有已婚的,其配偶也会对该房屋享有一定的权利。涉及到贷款的一些环节时,银行为了规避风险,也会要求“隐形共有权人”到场签字。
3、签订书面协议约定细节
考虑好风险,就是要考虑到风险出现后的处理方式。像出资方式、各个出资人的出资金额、贷款偿还方式、分担方式、买房相关费用等细节容易忽略的地方,最好在协议中明确体现出来。
4、明确贷款权利和义务
买房贷款,双方既有权利也有义务,如果还款中途一方撤资或承担不起,另一方就要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另外,合伙贷款时,如果合伙人中有信用污点,贷款是不会被批准的。
5、只有一个“主贷款人”
虽然是多人共同买房,但银行只会让相对更有还款能力的人作为“主贷款人”,其他出资人为“共同贷款人”,抵押合同上的出资人均需签字表示同意。但“主贷款人”需要承担其他共同贷款人不能按时还款的风险。同时,当主贷款人不能还款时,银行也会向共同贷款人催收贷款。
不是夫妻可以共同买房,产权登记的时候可以为共有产权,按照出资份额拥有等比例产权。
不过一般不建议非夫妻共同买房,因为在申请贷款、房子继承等方面,都比较麻烦。如果不是夫妻共同买房的话,建议在合同里面清晰的写明白以后会出现的各种情况,然后解决方案。如出租、继承、卖出、还贷款等方面的规定。
最高院颁布的司法解释第九条至第十四条对合伙买房的共有产权转移问题,做出了详细规定:
1、先看共有人约定: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期间,按份共有人之间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
2、继承、遗赠优先于共有人:共有份额的权利主体因继承、遗赠等原因发生变化时,其他按份共有人主张优先购买的,不予支持,但按份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3、共有人优先于外人:按份共有人向共有人之外的人转让其份额,其他按份共有人根据法律、司法解释规定,请求按照同等条件购买该共有份额的,应予支持。
4、共有人之间转让,其他共有人无权干涉:按份共有人之间转让共有份额,其他按份共有人主张根据物权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优先购买的,不予支持,但按份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不是夫妻共同买房注意事项:
1.房屋是共同占有还是按份占有,按份占有的,应确定各合伙人的份额
2.房屋如何使用,由谁使用
3.若房屋用于出租,谁来担任合伙事务执行人,负责处理出租房屋的事情,租金如何分配,维修费如何承担
4.确定合伙人退出机制。是向其他合伙人出售其所占份额,还是房屋整体出售后按约定比例或者份额分配房屋价款。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到您。感谢您对看房网的支持,祝您购房愉快!
不是夫妻也可以一起买房。该房屋属于买方的普通房屋。鉴于双方不存在夫妻关系,有必要明确双方在房屋中的权益份额。如果需要在房产证上写上双方的名字,建议到公证处做一个简单的公证。根据《民法典》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取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包括工资、奖金和劳动报酬,生产经营和投资所得,知识产权收入等。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第九条
申请不动产登记的,申请人应当填写登记申请书,并提交身份证明以及相关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应当提供原件。因特殊情况不能提供原件的,可以提供复印件,复印件应当与原件保持一致。
第三十八条
申请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提交下列材料:
(一)不动产权属证书
(二)买卖、互换、赠与合同
(三)继承或者受遗赠的材料
(四)分割、合并协议
(五)人民法院或者仲裁委员会生效的法律文书
(六)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或者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
(七)相关税费缴纳凭证
(八)其他必要材料。
不动产买卖合同依法应当备案的,申请人申请登记时须提交经备案的买卖合同。
可以。只要双方当事人约定一致即可。房屋买卖并不要求买方双方必须是夫妻才可以共同购买。但是夫妻共同购买的房产如果没有特殊约定,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需要受到夫妻共同财产的相关法律约束,如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原则上是不可以分割的,处分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只是普通的多个买受人共同购买,则只是一般的共同共有关系,可能是按份共有,也可能是共同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