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型楼盘是从消费者也就是房屋购买者的改善需求出发而建设的楼盘。比如之前已经拥有了一套或以上住房,然而觉得该房屋条件不是很好,比如房屋面积小、地段偏等,这样针对消费者而言再买房子,就是属于改善型住房了。改善型居住需求的家庭结构特征表现:一方面是家庭成员的增加,另一方面是孩子年龄的增加,需要改善居住条件。
1、明确买改善住房的原因
(1)换面积。初次置业时家里人口比较少,或者是临时资金紧张,所以购买了一套比较小的房子先住着,通常是两居室80平以下的,结婚之后有了孩子,再加上老人,就需要换个大点的房子,三居室或者更大的。
(2)换档次。以前的社区与现在的新楼盘比,在小区绿化、配套设施、物业服务等方面相对差一点,所以有些市民想换到高档点的社区里住,提高自己的居住品位。当然,换档次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硬环境,另一方面是软环境,即社区里的居民素质。
(3)换楼层。换楼层一般是为老人考虑,家里有老人,上下楼不方便,不宜住太高,一楼、二楼比较方便,或者是换成有电梯的高层。
2、改善型购房技巧
(1)对新居住区域的选择:一般来讲,改善型购房者对住房区域的选择要有全面的考虑,如区域房价水平、生活配套、住房条件、小区环境、周边交通、学校等的分布情况,全面衡量自己的经济能力和换房的要求。
(2)后续生活费用等的考虑:消费者改善型换房时,须考虑到自己目前的经济实力是否能够承担外,还应考虑到日后的生活费用、孩子的教育费用、换房后到工作单位的交通费用的增加等,尤其要优先考虑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保证未来孩子的教育费用。
(3)相关的交易税费要理清:换房业主在“卖旧买新”置业时,一定要理清自己作为卖方和买方双重身份时,各自需要缴纳的税费。一般来讲二手房买卖交易时出售方需要缴纳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购买方需要缴纳契税,但是要注意已购公房和回迁房交易时,购买方需要另外缴纳土地出让金;而在经济适用房出售时则由出售方缴纳土地出让金。另外,按照规定在售房1年前后再购房时,契税可以按差额计征,也可以节省部分开支。
(4)原来住宅的处理:在实现自己的换房计划后,对于原有住宅出售或是出租要结合市场情况和未来走势来确定。如果原有住宅的位置较好,租金价格水平较高,可以考虑将其出租,利用租金来还换房后的贷款。
(5)卖与买可考虑同步进行:如果想要换房,手头资金又不充裕需售房款救急的消费者,可以考虑让买、卖交易同时进行,以筹到售房款后实现自己的换房计划。建议买与卖同步进行的消费者,先做好新房的选择和购买前工作,比如看房、议价等,一旦自己的旧房进入交易程序,马上启动新房购买程序。即使买房程序稍微落后于卖房,可与买家沟通要求延后交房。这样就可以依靠卖房的收入来缴纳买房的首付款,其不足房款可以做商业贷款或公积金贷款。
改善型住房指的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而再次购买的住房。
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改善型普通自住房应该是原来有一套房子,由于住房面积较小等原因无法满足住房需求,无论原有住房卖或不卖,想再买一套普通住房,应称为改善型普通住房。在经济条件有所改善后,有能力购买新的住房,以改善现有居住环境。
如面积增大,地段较好等,改善型住房,主要是只你的住房面积没有达到所在城市的人均住房面积,你要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购买第2套住宅。改善性住房也就是说,已贷款购买首套自住房的家庭,如果人均住房面积低于27.07平方米,再次向银行申请贷款,可比照首套房贷款政策执行,首付少两成,利率较低可打七折。
购买改善型住房该如何选择?
1、首先是对于生活氛围的选择。在购买改善型物业时都比较倾向于选择符合自己生活习惯的区域。不管是生活配套设施还是小区的建设都已经相当成熟,由此积淀起来的生活氛围也比较浓厚。
2、其次是关于商业及交通配套的选择。交通成本作为新名词,已经列入很多城市人的生活成本中,如何更加高效、快捷地到达,被人们认为是成功的一大要素。正因为如此,很多拥有交通优势的项目也就吸引了大量职场精英的目光。
3、第三就是环境了。目前各楼盘也越来越重视园林景观设计,在项目公共区域内打造出宜人的小区景观,让业主拥有更多的私享绿色空间。很多开发商在环境打造上做足功课,邀请国外知名环境设计事务所设计园林,移栽名贵树种,培养一级草坪。
如今,不少家庭会面临一个问题,房子不够住,从三口之家变成四口之家,有一些子女还会将爸妈接来一起住,房子面积是个极大的考验,因此改善型住宅被不少家庭考虑在内。但是北京的房价之高有目共睹,想要买大房子,价格还不能太贵,即使是在中产家庭,依旧算个大难题。
当然在考虑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到底什么样的房子,才称得上“改善”?
买房的老手,到售楼部一问,整个小区70%是一房、两房、小三房,心里就有了数,这肯定是刚需盘;三房、四房户型为主,妥妥的改善。买改善房,都是为了换房子。换房子有几种情况,小户型换大户型,房间更多、功能更全;老小区换新小区,设施更新、设计更合理;或者为了上班更方便、子女有更好教育、生活氛围更好、周边环境更好。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改善就是变得更好,用时髦的话讲,就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既然最终目的是买到好房子,我们需要知道,改善型家庭他们对房子的需求大致怎样?
在开放二胎政策之后,北京早前二孩新增数量在15万+,家庭结构从“三口之家”转向“四口之家”,一类是目前的居住条件有限,需求改善居住环境而购房,比如二孩政策开放之后,家庭成员增加,小平米两居室的房子不能满足现有的居住条件;另外孩子年龄的增加,需要一些独立的空间,这就需要改善现有的居住空间。
另一类是有一定经济基础,平时生活品质比较高,对现有住房不满意,在新的高品质楼盘出现后,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去购买新房;还有一种就是现在持续的旧城改造,因为城市建设而造成拆迁,这也会持续产生新增的住宅需求。
会有一部分人不满足于现有安置房的居住条件,他们在拆迁之后势必存在着强烈的住上高品质住宅的需求,因此将会有大量的变现的拆迁补偿安置资金,进入存量房或商品房市场,拉动了高品质住宅消费增长。在明确需求后,有的人建立了自己的购房逻辑,买房气定神闲;更多的人则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越看越糊涂。房子更大,只是一个方面,空间大了,房间多了,舒适感肯定会增加,但光有空间还不够,比如户型设计是不是合理?建材选料如何,是否有品质?小区内部环境如何、有没有针对不同年龄段业主活动的公共空间?后期物业会如何管理?小区周边的生活配套如何?
甚至于,业主的年龄层次和阶层是不是相似?邻里之间是否有共同生活习惯,在出游、举办家宴等方面是否有趋同的生活节奏与交流方式?
总之,改善是个系统,不仅关乎居住舒适度,还直接关系到后期房子增值等方方面面!
改善型住房指的是为了改善生条条件而再次购买的住房,以上海2010年为例,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最新政策,明确人均住房面积小于33.4平方米、再次购房,为购买“改善型住房”。对购买第二套改善型普通自住房的,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由80万元降低为60万元。同时,上海对“投资投机性购房”将收紧公积金个贷。
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还明确,“投资投机性购房”最基本的条件是购买第二套(含第二套)以上非改善型住房;借款人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33.4平方米(2008年上海市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第二次贷款购房,即认定为购买非改善型住房。
扩展资料:
《关于规范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的通知》第一条 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居民家庭住房套数,应依据拟购房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下同)成员名下实际拥有的成套住房数量进行认定。
第二条 应借款人的申请或授权,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首府)城市及其他具备查询条件的城市房地产主管部门应通过房屋登记信息系统进行借款人家庭住房登记记录查询,并出具书面查询结果。如因当地暂不具备查询条件而不能提供家庭住房登记查询结果的,借款人应向贷款人提交家庭住房实有套数书面诚信保证。贷款人查实诚信保证不实的,应将其记作不良记录。
参考资料来源:金华住房公积金——上海明确“改善型住房”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改善型自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