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cas号 > 正文

甲胺磷是一种什么农药

尊敬的大米
隐形的舞蹈
2022-12-21 12:56:05

甲胺磷是一种什么农药?

最佳答案
小巧的苗条
标致的身影
2025-05-15 22:58:51

甲胺磷是我国目前产量最大的一种高效、高毒有机磷杀虫杀螨剂,对害虫具有触杀、胃毒、内吸和一定的熏蒸作用,对螨类还有杀卵作用,持效期较长,对蚜、螨可维持10天左右,对飞虱、叶蝉约15天,对高龄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杀虫谱广,主要是以乳油对水喷雾,用于防治水稻、棉花、甘蔗、大豆和观赏植物的多种害虫,以拌种、撒毒饵或撒毒土等方法用于防治地下害虫。甲胺磷对人畜高毒,不宜用于观赏、蔬菜、茶树、烟草及药用植物,在可施用的作物上使用要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在稻麦收割前1个月内停止用药。禁止采用机动弥雾机喷洒,也不能用低容量喷雾。

化学品中文名称: 甲胺磷

化学品英文名称: Methamidophos

中文名称2: 多灭灵

英文名称2: O,S-dimethylphosphoramidothioate

CAS No.: 10265-92-6

分子式: C2H8ONPS

分子量: 141.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甲胺磷

含量:50%

CAS No. :10265-92-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抑制胆碱酯酶活性,造成神经生理功能紊乱。急性中毒:短期内接触(口服、吸入、皮肤、粘膜)大量引起急性中毒。表现有头痛、头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瞳孔缩小、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多汗、肌束震颤等。重者出现肺水肿、脑水肿、昏迷、呼吸麻痹。部分病例可有心、肝、肾损害。少数严重病例在意识恢复后数周或数月发生周围神经病。个别严重病例可发生迟发性猝死。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慢性中毒:尚有争论。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多汗、肌束震颤等。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高毒。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氮、磷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的皮肤、头发、指甲等。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2%~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就医。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烟雾或粉尘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最新回答
纯情的外套
谨慎的牛排
2025-05-15 22:58:51

化学品中文名称: 甲胺磷

化学品英文名称: Methamidophos

中文名称2: 多灭灵

英文名称2: O,S-dimethylphosphoramidothioate

CAS No.: 10265-92-6

分子式: C2H8ONPS

分子量: 141.14

有害物成分:甲胺磷

含量:50%

CAS No. :10265-92-6

健康危害: 抑制胆碱酯酶活性,造成神经生理功能紊乱。急性中毒:短期内接触(口服、吸入、皮肤、粘膜)大量引起急性中毒。表现有头痛、头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瞳孔缩小、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多汗、肌束震颤等。重者出现肺水肿、脑水肿、昏迷、呼吸麻痹。部分病例可有心、肝、肾损害。少数严重病例在意识恢复后数周或数月发生周围神经病。个别严重病例可发生迟发性猝死。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慢性中毒:尚有争论。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多汗、肌束震颤等。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调皮的白开水
搞怪的鸡翅
2025-05-15 22:58:51
甲胺磷

编辑

甲胺磷(Methamidophos),是一种有机磷化合物,通常用作农药,在台湾的商品名为达马松、在中国大陆的商品名为多灭灵。由于毒性强,在日本等部分国家已禁用,中国大陆从2008年起亦公告停止生产及使用。甲胺磷为白色针状结晶。熔点为44.5℃,蒸气压为0.4Pa(30℃)。易溶于水;醇,较易溶于氯仿,苯,醚,在甲苯;二甲苯中的溶解度不超过10%。在弱酸;弱碱介质中水解不快,在强碱性溶液中易水解。在100℃以上,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分解,150℃以上全部分解。甲胺磷是一种高效有机磷杀虫剂,杀虫范围广。

中文名

甲胺磷

英文名

Methamidophos

化学式

C2H8NO2PS

分子量

141.13

CAS登录号

10265-92-6

熔点

44.5℃

闪点

212 °C

简介

编辑

甲胺磷

中文名称:甲胺磷;[1]

中文同义词:多灭磷多灭灵O,S-二甲基硫代磷酸酰胺甲胺磷精胺监视器克螨隆杀螨隆;[1]

英文名称:Methamidophos;[1]

英文同义词:METAMIDOPHOSMETHAPHOSMETHAMIDOPHOSBAYER 71628JIAANLINGIANTCEKUMIDOFOSAcephate-met;[1]

CAS号:10265-92-6;[1]

分子式:C2H8NO2PS;[1]

分子量:141.13;[1]

Mol文件:10265-92-6.mol;[1]

EINECS号: 233-606-0;[2]

分子式如图:

O

CH3O---P---NH2

SCH3

中毒事件

编辑

2008年1月,有日本的消费者买了中国大陆制造的手工饺子食用之后,全家出现中毒症状。该饺子被化验出含甲胺磷残留。中国停止甲胺磷等五种高毒农药生产、流通、使用

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安全监督总局2008年1月9日联合发布2008年第一号公告说: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国决定停止甲胺磷等五种高毒农药的生产、流通、使用。这五种高毒农药为: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化学名称分别为:O,S—二甲基氨基硫代磷酸酯、O,O—二乙基—O—(4—硝基苯基)硫代磷酸酯、O,O—二甲基—O—(4—硝基苯基)硫代磷酸酯、O,O—二甲基—O—[1—甲基—2—(甲基氨基甲?)]乙烯基磷酸酯、O,O—二甲基—O—[1—甲基—2—氯—2—(二乙基氨基甲?)]乙烯基磷酸酯。

2008年1月9日发布的公告称,自发布之日起,废止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的农药产品登记证、生产许可证和生产批准证书;禁止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在国内的生产、流通﹔禁止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在国内以单独或与其他物质混合等形式的使用。在公告发布之日前已签定有效出口合同的生产企业,限於履行合同,可继续生产至2008年12月31日,其生产、出口等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化学品首次进口及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执行。公告最后要求,各级发展改革(经贸)、农业、工商、质量监督检验、环保、安全监管等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农药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对农药生产、流通、使用的监督管理。对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的,要依法进行查处。

物理特性

编辑

甲胺磷

主要成分:含量:50%乳油;25%乳油;2%粉剂。

熔点:44.5℃[3]

密度:1.32[3]

闪点:212 °C[3]

沸点:高温分解

外观与性状:纯品为白色针状晶体,工业品为无色粘稠状液体,冷却或放置后能析出针状结晶。

熔点(℃):43(纯)18~25(工业品)

饱和蒸气压(kPa):0.00004(30℃)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31.46

2、摩尔体积(m3/mol):109.7

3、等张比容(90.2K):283.1

4、表面张力(dyne/cm):44.4

5、极化率(10-24cm3):12.47[4]

化学性质

编辑

遇强酸或碱分解,对铜、钢有腐蚀性。

急性经口毒性LD50为(mg/kg):大、小白鼠为30,豚鼠为30~50,兔为10~30,母鸡为25,鹌鹑为25.7。雄大白鼠急性经皮毒性LD50为50~110mg/kg。每天以0.75mg/kg甲胺磷喂狗两年,未引起显著的反常现象;每天用含10mg/kg甲胺磷的饲料喂大白鼠两年,对大白鼠无影响。

对鱼毒性TLm(96h)为:金鱼100mg/L,鳟鱼51mg/L,虹鳟鱼46mg/L。ADI为0.002mg/kg。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碱。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

LD50:20~29.9mg/kg(大鼠经口);50mg/kg(大鼠经皮)

LC50:525mg/m3(大鼠吸入,1h);19mg/m3(小鼠吸入)

2、致突变性:微核试验:小鼠腹腔6mg/kg;小鼠经口84mg/kg(周)(连续);小鼠经皮96mg/kg(2周)(间歇)。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小鼠腹腔6mg/kg。

3、致畸性:大鼠孕后6~15d经口给予最低中毒剂量(TDLo)10mg/kg,致中枢神经系统、眼、耳发育畸形。大鼠孕后1~6d经口给予最低中毒剂量(TDLo)6mg/kg,致眼、耳、皮肤及附属组织、泌尿生殖系统发育畸形。

4、其他: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o):10mg/kg(孕6~16d用药),致胚胎毒性,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眼、耳发育异常。[4]

生态学数据:

1、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2、生态毒性

LC50:25ppm(96h)(虹鳟鱼,静态);

34ppm(96h)(蓝鳃太阳鱼,静态);

300ng/L(12h),85ng/L(24h),2.4ng/L(36h)(南美蓝对虾)

EC50:39ppb(96h)(牡蛎)

3、非生物降解性[13] 空气中,当羟基自由基浓度为5.00×105个/cm3时,降解半衰期为12h(理论)。

在22℃,当pH值为4,7,9时,水解半衰期分别为1.8a,120h,70h(理论)。[4]

代谢和降解:甲胺磷在环境中逐渐水解,在酸性、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相当稳定,在pH为2和40℃的环境条件下半衰期为140小时;pH9,35℃条件下的半衰期为120小时。但在强碱性条件下(pH>12)半衰期为1小时左右,说明甲胺磷在强碱性条件下快速降解。在研究甲胺磷污染环境对象的可能性时,不仅考虑到分解生成毒性较低产物的速度,而且还要考虑到所有甲胺磷分解成最简单化合物(如CO2、H2O、H3PO4、NH3.H2O等)的速度。在微生物和机体内的一毓酶的催化作用下,甲胺磷代谢与降解的速度就比没有生物参与的条件下快得多。[3]

制备

编辑

甲胺磷是三氯硫磷与过量甲醇在0℃下反应生成二氯化物,然后二氯化物与甲醇在0℃下反应,以碱液(氢氧化钠)作缚酸剂在0℃下反应,生成一氯化物(即二甲基硫代磷酰氯),一氯化物与氨水反应,缓慢加入氨水,待料温升至20℃以上时,冷却,控制温度在20~30℃,继续滴加氨水至PH8~9,其摩尔比为2.2:1,浓度17~19%,胺化结束后,静置,分取下层粗胺化物。上层水相用甲苯萃取,萃取液并入粗胺化物,然后脱溶,脱去水分,并回收甲苯,得粗胺化物,含量约85%,收率约88%。将粗胺化物投入反应釜搅拌下,在40℃开始缓慢滴加硫酸二甲酯,控制温度在40~60℃保温反应1.5h,得含量73%左右的原油,异构化反应收率80~85%。

甲胺磷生产的主要原料有三氯硫磷、甲醇、液氨、硫酸二甲酯、三乙胺,可由先异构化或后异化两种工艺制备。按 GB 3724-83,甲胺磷原油为浅黄色透明液体,有效成分含量≥70.0%。原料消耗定额:三氯硫磷2400kg/t、甲醇2000kg/t、液碱(折100%)1700kg/t、氨水(折100%)500kg/t、硫酸二甲酯80kg/t。[1]

应用

编辑

广谱高效杀虫剂,用于防治棉花红蜘蛛、蚜、螨等,对抗药性虫害有良好防治效果。

甲胺磷,一种内吸性很强、兼有触杀和胃毒作用的有机磷杀虫剂。对蚜虫、螨类、稻叶蝉、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优于对硫磷、马拉松。还可用于防治棉铃虫、粘虫、三化螟、稻纵卷叶虫及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50%乳油使用1000~倍液(每亩50~100ml对水50~57kg)喷雾,可有效防治棉蚜、棉铃虫、棉红蜘蛛、棉蓟马、稻飞虱、稻螟、花生蚜虫、大豆螟虫、果树蚜虫和红蜘蛛及

甲胺磷在体内含量变化曲线

小麦蚜虫和红蜘蛛及小麦蚜虫。稻飞虱、螟虫大量发生时,每亩用100~125ml对水300kg泼浇。防治玉米螟,每亩用50ml对水100~125kg灌心。使用1%毒土,每亩5kg撒施,可防治二化螟、甜菜蚜虫。使用种子量的1/500药量拌种,可以防治地下害虫、地老虎、蛴螬、蝼蛄。用于涂茎时,50%乳油以1:5(重量)对水稀释。安全间隔期:粮食作物28天,经济作物21天,不可在蔬菜及其他生长期短的使用作物上使用。

用于防治蚜虫、浮尘子、稻飞虱、稻蓟马、粘虫、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等害虫。[3]

安全信息

编辑

R21与皮肤接触有害。

R24与皮肤接触有毒。

R26/28吸入及吞食有极高毒性。

S1/2上锁保存,并避免儿童触及。

S36/37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5]

注意事项

编辑

危险概述

1、甲胺磷在体内含量变化曲线

健康危害:抑制胆碱酯酶活性,造成神经生理功能紊乱。

2、急性中毒:短期内接触(口服、吸入、皮肤、粘膜)大量引起急性中毒。表现有头痛、头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瞳孔缩小、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多汗、肌束震颤等。重者出现肺水肿、脑水肿、昏迷、呼吸麻痹。部分病例可有心、肝、肾损害。少

甲胺磷

数严重病例在意识恢复后数周或数月发生周围神经病。个别严重病例可发生迟发性猝死。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3、慢性中毒:尚有争论。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多汗、肌束震颤等。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4、燃爆危险:本品可燃,高毒。

5、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氮、磷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

处置方法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的皮肤、头发、指甲等。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2%~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氮、磷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氧化磷。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干粉、抗溶性泡沫、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在专家指导下清除。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

甲胺磷

面罩),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烟雾或粉尘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个体防护

监测方法: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呼吸系统防护:生产操作或农业使用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包装贮运

甲胺磷

原油用铁桶装,每桶净重200kg,乳油用0.5kg或1kg棕色玻璃装瓶,外加木箱、纸箱或钙塑箱,前者每箱12瓶,后者每箱20瓶。贮运时,不得倒置、碰击、防潮防晒,良好通风,不得与食物混放。本品易燃,严防火种。严防与强酸、碱性农药混用,用后剩余的药要存放在安全、阴凉处。如意外中毒,应送医院治疗,可服用或注射阿托品或解磷定(PAM)。

包装方法: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口钢桶(钢板厚1.0毫米,每桶净重不超过150公斤;钢板厚0.75毫米,每桶净重不超过100公斤);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 类毒害品;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GA 57-93)中,该物质属第四类 B级有机剧毒品。

其它法规:甲胺磷生产安全技术规定 (HGA024-83)。[6]

管理公告

编辑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发布的《关于停止生产甲胺磷等五种高毒农药》的公告,现将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五种高毒有机磷农药进出口管理的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自2008年2月1日起,上述五种农药列入《中国严格限制进出口有毒化学品目录》(第二批),按照《化学品首次进口及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规定》的要求管理,不再实行《进出口农药登记证明》管理。进出口五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单位,应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申请登记,领取《有毒化学品环境管理放行通知单》 ,海关凭《有毒化学品环境管理放行通知单》验放。

二、《有毒化学品环境管理放行通知单》在签发年度内使用有效。

满意的电脑
鲤鱼机器猫
2025-05-15 22:58:51
当Cl2不足时:2P+3Cl2=2PCl3(液态)

当Cl2充足时:PCl3+Cl2=PCL5(固态)

所以才会有白色烟(PCL5)雾(PCL3)

三氯化磷

1.英 文 名: Phosporus Trichloride

2.分 子 式: PCL3

3.分 子 量: 137.3

4. CAS No.: 7719-12-2

5.物化性质:

无色透明的发烟液体,相对密度1.574,熔点-112℃,沸点75.5℃,能溶于乙醚、苯、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在潮湿空气中发烟,有强烈的刺激性,遇水发生剧烈分解,放出氯化氢气体,有毒、腐蚀性强。

6.产品用途:

主要用于制造敌百虫、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以及稻瘟净等有机磷农药的原料。医药工业用于生产磺胺嘧啶(S.D)、磺胺五甲氧嘧啶(S.M.D)。染料工业用于色酚类的缩合剂。

五氯化磷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81042

CAS号 10026-13-8

中文名称 五氯化磷

英文名称 Phosphorus pentachloride

别 名

分子式 PCl5 外观与性状 淡黄色结晶,有刺激性气味,易升华

分子量 208.23 沸 点 升华

熔 点 148℃(加压) 溶解性 溶于水、二硫化碳、四氯化碳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3.60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20(酸性腐蚀品) 主要用途 用作氯化剂,催化剂,脱水剂

务实的棉花糖
敏感的冬瓜
2025-05-15 22:58:51
,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并可杀卵,有一定的熏蒸作用,是缓效型杀虫剂,适用于蔬菜、茶树、烟草、果树、棉花、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防治多种咀嚼式、刺吸式口器害虫和害螨及卫生害虫。保管及使用不当可引起人畜中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552号,自2019年8月1日起禁止在蔬菜、瓜果、茶叶、菌类和中草药材作物上使用乙酰甲胺磷(包括含其有效成分的单剂、复配制剂)。[2]中文名乙酰甲胺磷外文名Acephate[1]化学式C4H10NO3PS[1]分子量183.162[1]CAS登录号30560-19-1[1]快速导航剂型理化性质主要用途危险性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处理处置储存接触控制运输信息注意事项中毒急救储存和运输生产工艺毒性乙酰甲胺磷原药大鼠经口LD50为945毫克/千克,兔经皮LD50为2000毫克/千克,小猎犬每天给药1000毫克/千克饲喂1年未发现任何病变小鸡经口LD50为852毫克/千克鲫鱼TLM为9550 毫克/千克,白鲢(48H)485毫克/千克,红鲤鱼TLM(48h)104 毫克/千克。剂型1%神农灭蟑螂饵剂,30%、40%乙酰甲胺磷乳油,25%乙酰甲胺磷可湿性粉剂,75%乙酰甲胺磷可溶性粉剂,90%诺德仕(乙酰甲胺磷)可溶粒剂。理化性质纯品为白色结晶,熔点为91℃。工业品为白色固体,纯度80-90%,比重1。35,易溶于水、乙腈、甲醇、乙醇、丙酮等极性溶剂和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等卤代烃类。在苯、甲基苯环与二甲基苯环的混合溶液中溶解度较小。在碱性介质中极易分解。[3]主要用途乙酰甲胺磷为内吸杀虫剂,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并可杀卵,有一定的熏蒸作用,是缓效型杀虫剂。在施药后初效作用缓慢,2-3天后效果显著,后效作用强,适用于蔬菜、茶叶、烟草、果树、棉花、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能防治多种咀嚼式、刺吸式口器害虫和害螨。危险性危险性类别:第6.1类 毒害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属有机磷酸酯类农药。该类农药抑制体内胆碱酯酶,造成神经生理功能紊乱。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系误服引起。中毒表现有头痛、头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瞳孔缩小、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多汗、肌束震颤等。重症出现肺水肿、昏迷、呼吸麻痹、脑水肿,少数重度中毒者在临床症状消失后数周出现神经病。接触有机磷农药工人可有头晕、头痛、无力、失眠、多汗、四肢麻木、肌肉跳动等。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环境危害:环境激素之一,污染水域和土壤,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

认真的紫菜
柔弱的超短裙
2025-05-15 22:58:51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发布的《关于停止生产甲胺磷等五种高毒农药》的公告,现将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五种高毒有机磷农药进出口管理的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自2008年2月1日起,上述五种农药列入《中国严格限制进出口有毒化学品目录》(第二批),按照《化学品首次进口及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规定》的要求管理,不再实行《进出口农药登记证明》管理。进出口五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单位,应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申请登记,领取《有毒化学品环境管理放行通知单》 ,海关凭《有毒化学品环境管理放行通知单》验放。

心灵美的绿茶
爱撒娇的心锁
2025-05-15 22:58:51
乙醇甲胺磷有柏油的味道,是不大正常。

乙酰甲胺磷,又名高灭磷,是一种低毒口服除虫剂。

农业部公告第2552号称,自2019年8月1日起禁止在蔬菜、瓜果、茶叶、菌类和中草药材作物上使用乙酰甲胺磷(包括含其有效成分的单剂、复配制剂)。

主要用途

乙酰甲胺磷为内吸除虫剂,并可灭虫卵,有一定的熏蒸作用,是缓效型杀虫剂。在施药后初效作用缓慢,2至3天后效果显著,后效作用强,适用于蔬菜、茶叶、烟草、果树、棉花、水D、小麦、油菜等作物,能防治多种咀嚼式、刺吸式口器害虫和害螨。

用途用量

1.水D害虫的防治 稻纵卷叶螟,每亩用30%乳油125至225毫升,对水60至75千克喷雾。稻飞虱每亩用30%乳油80至150毫升,对水60至75千克喷雾。

2.棉花害虫的防治 棉蚜每亩用30%乳油100至150毫升,兑水50至75千克喷雾。棉铃虫主要防治棉田二、三代幼虫,红铃虫防治适期为各代红铃虫发蛾和产卵盛期,其用量都为每亩30%乳油150至200毫升,90%可溶粒剂50至65克,兑水75至100千克常量喷雾。

3.旱粮作物害虫的防治 防治玉米、小麦粘虫,可在3龄幼虫前,每亩用30%乳油120至240毫升,90%可溶粒剂60至60克,兑水75至100千克喷雾。

4.烟草害虫的防治 防治烟青虫,在3龄幼虫期,每亩用30%乳油100至200毫升,兑水50至100千克喷雾。

注意事项

1.产品在蔬菜的安全间隔期为7天,秋冬季节为9天,每季最多使用2次;水D、棉花、果树、柑橘、烟草、玉米和小麦的安全间隔期为14天,每季最多使用1次。

2.使用时均匀喷雾表面,以利提高药效。

3.处理本品时要穿戴好劳防用品,喷雾时应在上风,戴好口罩,勿吸入雾滴。用药后要用肥皂和清水冲洗干净。

4.本品不宜在桑、茶树上使用。

5.本品不可与碱性药剂混用,以免分解失效。

6.本品易燃,严禁火种。 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注意防火,远离火源。

疯狂的胡萝卜
纯情的指甲油
2025-05-15 22:58:51
一、有机磷杀虫剂

(一)敌百虫

属低毒广谱杀虫剂,具有很强的胃毒作用和较高的触杀作用,具有渗透性,但元内吸传导作用,适宜于水稻、麦类、蔬菜、果树、棉花等作物害虫的防治。

【剂型】25%、6%粉剂,80%、85%可溶性糊剂,50%乳油,50%可湿陛粉剂,25%油剂,90%晶体敌百虫。

【使用方法】

(1)防治棉铃虫。每亩(667m。)用80%可溶性粉剂150~200g,兑水75岵喷雾。

(2)防治蔬菜害虫。如菜粉蝶、小菜蛾、甘蓝夜蛾,每亩用80%晶体或可溶性粉剂80~l00g,兑水500kg喷雾。

【注意事项】敌百虫在蔬菜上使用,间隔期为7天。高粱对敌百虫敏感.应避免在其附近使用。

(二)乙酰甲胺磷(高灭磷)

低毒农药,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可杀卵,有一定熏蒸作用,是缓效型杀虫剂,后效作用强,可用于蔬菜、果树、棉花、水稻、油料、小麦等作物害虫的防治。

【剂型】30%、40%乳油,25%可湿性粉剂

【使用方法】

(1)防治菜青虫、小菜蛾。幼虫低龄期进行防治,亩用30%乳油80~120rnl,兑水40~50kg喷雾。

(2)防治蚜虫。每亩用30%乳油50~75ml,兑水50~75kg喷雾。

(3)防治棉蚜。每亩用30%乳油100~150ml,兑水50~75kg.常量喷雾。

(4)防治棉铃虫。每亩用30%乳油150~200ml,兑水75~100kg常量喷雾。

(5)防治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等果树害虫,用30%乳油兑水稀释500倍~750倍,均匀喷雾。

(三)马拉松(马拉硫磷)

低毒农药,有良好的触杀和一定的熏蒸作用。

【剂型】45%硫磷乳油、25%马拉硫磷乳油、70%马拉硫磷乳油(防虫磷)

【使用方法】

(1)防治麦蚜,用45%乳油1000倍液,亩喷药液75~100kg。

(2)防治豆类作物害虫,用45%乳油1000倍液喷雾,每亩用药液75~100kg。

(3)防治果树害虫,用45%乳油1500倍~2000倍液喷雾。

(4)防治蔬菜害虫,用45%乳油1000倍液喷雾,每亩用药液75~100kg。

(四)乐果

毒性中等,杀虫范围广,对害虫和螨类有强烈的触杀和一定的胃毒作用。对蚜、叶蝉、粉虱、潜叶性害虫及某些蚧类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螨类也有一定防效。

【剂型】40%、50%乳油。

【使用方法】

(1)防治棉蚜,每亩用40%乳油50ml,兑水60kg喷雾。

(2)防治麦蚜,每亩用40%乳油50~80ml,兑水60~100kg喷雾。

(3)防治蔬菜害虫,每亩用40%乳油50ml,兑水60~80kg均匀喷雾。

(4)防治果树害虫,每亩用40%乳油800倍~10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各类作物最多使用次数3次,间隔10天,最后一次喷药离收获期不得少于10天。不能与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碱性农药混用。

(五)辛硫磷

见光易分解,残效期短,一般2天~4天,击倒快,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人、畜低毒。

【剂型】45%辛硫磷乳油、50%辛硫磷乳油。

【使用方法】

(1)防治菜青虫、小菜蛾、菜蚜、棉铃虫等,用50%乳油兑水1000倍液喷雾。

(2)防治韭蛆、地老虎、跳甲等,用50%乳油800倍~1000倍液灌根。

【注意事项】

(1)青菜、大白菜收获前6天,黄瓜3天,韭菜10天,停止用药。

(2)贮藏时要避光,施药宜在傍晚进行。

(3)豆类及大白菜幼苗期易产生药害,要严格控制用量。

(4)忌与碱性物质混用。

(六)杀螟硫磷(杀螟松)

具触杀和胃毒作用,遇高温易分解失效,杀虫谱广,对人畜低毒

【剂型】50%乳油。

【使用方法】

(1)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甘蓝夜蛾等鳞翅目害虫,用50%乳油1000倍液喷雾。

(2)防治螨类、蚜虫等,用50%乳油1000倍~15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

(1)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如与波尔多液混用时,必须在施药前临时混用。

(2)蔬菜收获前10天停止使用。

(七)乐斯本

又称毒死蜱,是一种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好。

【剂型】40.7%乐斯本乳油,14%杀死虫蓝珠颗粒剂。

【使用方法】(1)防治菜青虫、小菜蛾,在低龄期用40.7%乐斯本乳油1000倍~2000倍液喷雾。

(2)防治红蜘蛛,在害螨发生初期,用40.7%乐斯本乳油1000倍~2000倍液喷雾。

(3)防治地下害虫,每公顷用14%杀虫蓝珠颗粒剂22.5kg,均匀撒施于植株根基部,覆盖薄土,可防多种地下害虫。

【注意事项】

(1)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

(2)对蜜蜂、鱼类有毒害,叶菜类采收前7天禁用。

二、生物杀虫剂

(一)苏云金杆菌(BT)

是一种昆虫致病细茼,对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有较强的胄毒作用,但中毒速度较慢。气温在20℃以上,杀虫效果较好,残效期7天~10天。对人、畜、蔬菜均安全。

【剂型】

粉剂、水剂。

【使用方法】亩用100~150g(ml),加水50kg,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等鳞翅目害虫。亩用250g加水50kg灌韭菜根防治韭蛆。

【注意事项】不可与杀菌剂混用。

(二)阿维菌素

一种广谱、高效、无公害生物源杀虫剂。

【剂型】0.9%乳油,0.6%乳油,1%甲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

【使用方法】

(1)防治果树叶螨、食心虫、木虱,用0.9%乳油2000倍液喷雾。

(2)防治菜青虫、斑潜蝇,用1%乳油4000倍~60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

(1)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2)傍晚和阴天喷施防效较好。

(三)蔬果净(0.5%楝素杀虫乳油)

植物杀虫剂,主要成分是由楝树中提取的楝素。

【剂型】0.5%乳油。

【使用方法】防治菜青虫、甘蓝夜蛾,用0.5%乳油700倍~800倍液喷雾。

(四)复方苦参杀虫剂

由中草药制备的天然植物杀虫剂,低毒,无残留,对害虫有强烈的胃毒作用。

【剂型】0.04%水剂、0.1%粉剂。

【使用方法】

(1)拌种。蔬菜种子每千克种子浸种后用粉剂100~200g拌匀,不浸种的种子每kg洒水100g,撒药拌匀,随时下种,主要防治地下害虫。拌种后种子呈黑褐色,不影响发芽率。

(2)土壤处理。每亩用粉剂l号2~3kg(老菜地用3~4)拌细沙或细土15kg,撒施或移栽前施于移植穴内.韭菜在扣棚前撒施,深锄一次,3天~4天浇水一次,而后于第一刀韭菜根茬上再撤施1号药2kg,加细土35kg锄一次,3天后浇水,可防治韭蛆。

(3)喷雾。防治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等用0.04%水剂400倍~8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施药后9小时遇雨要补喷,放阴凉干燥处保存,有效期2年~3年。

三、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抗蚜威

对人畜毒性中等,在酸性及碱性溶液中易分解失效。

【剂型】50%可湿性粉剂,50%水分散粒剂。

【使用方法】用50%可湿性粉剂2000倍~3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

【注意事项】

(1)收获前7天~10天停止使用。

(2)不可与碱性物质混用。

(3)对棉蚜无效。

四、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一)氰戊菊酯

又名速灭杀丁、杀灭菊酯,具触杀及胃毒作用,对人畜中等毒性,残效期10天~15天,蔬菜内残留少,对鳞翅目幼虫、蚜虫等防效好,对螨类无效。

【剂型】20%乳油

【使用方法】

(1)防治菜青虫、小菜蛾、小地老虎、蚜虫、斜纹夜蛾、蓟马等害虫,用20%乳袖3000倍~4000倍液喷雾。

(2)防治棉铃虫,用20%乳油2000倍~40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

(1)忌与碱性物质混用。

(2)施药时应注意防护,本药无特殊解毒剂。

(3)蔬菜收获前5天停止使用。

(二)溴氰菊酯

又名敌杀死.对人畜中等毒性,具触杀、胃毒及拒食作用,杀虫谱广、高效、低残留。对鳞翅目害虫幼虫、蚜虫等有很强的杀伤力,但无杀螨作用。

【剂型】2.5%乳油,2.5%可湿性粉剂。

【使用方法】防治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蚜虫、地老虎(3龄前)等,亩用2.5%乳油10~20m1兑水50~60kg喷雾。

【注意事项】

(1)不能与碱性农药混合使用。

(2)蔬菜收获前3天停止用药。

(3)防治甘蓝夜蛾用药量要加倍。

(三)甲氰菊酯(灭扫利)

对害虫具有触杀、胃毒和一定的驱避作用,杀虫谱广,残效期长,毒性中等。

【剂型】20%乳油。

【使用方法】

(1)防治小菜蛾、菜青虫、棉铃虫等,亩用20%乳油20~30m1,兑水50~75kg喷雾。

(2)防治温室白粉虱,亩用20%乳油10~25m1兑水60~65kg喷雾。

(3)防治红蜘蛛,亩用20%乳油20~30ml兑水80~100kg喷雾。

【注意事项】不得与碱性农药混用。

(四)联苯菊酯

又名天王星,具有触杀及胃毒作用,杀虫谱广,对螨类也有较好的防效,属中毒农药。

【剂型】2.5%乳油,10%乳油。

【使用方法】

(1)防治棉铃虫,在卵孵化盛期,亩用l0%乳油23~40ml兑水60~l00kg喷雾。

(2)防治红蜘蛛,亩用l0%乳油30~40ml,兑水80~100kg喷雾。

(3)防治温室白粉虱,亩用10%乳油20~25m1,兑水50~60kg喷雾,防治露地白粉虱,亩用10%乳油25~40ml,兑水60kg喷雾。

(4)防治菜蚜、菜青虫、小菜蛾等,亩用10%乳油3000倍~4000倍液喷雾。

(五)顺式氯氰菊酯

又名高效灭百可,广谱,高效。

【剂型】5%、10%高效灭百可乳油,5%奋斗呐可湿性粉剂。

【使用方法】防治菜蚜、莱青虫、小菜蛾,亩用10%乳油3000倍~5000倍液50~60kg喷雾。

【注意事项】防治菜青虫需在2龄~3龄幼虫盛发期,防治小菜蛾需在2龄幼虫盛发期喷雾。

五、苯酰脲类杀虫剂

(一)除虫脲

对人畜低毒,具消毒作用,杀虫谱广,杀虫速度缓慢,对鳞翅目幼虫效果好。

【剂型】20%悬浮剂,25%可湿性粉剂。

【使用方法】

(1)防治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用20悬浮剂2500倍~4000倍液喷雾。

(2)也可与菊酯类农药混用,混配比例为1:1,兑水2500倍~5000倍,能提高防效,延长药效期。

(二)灭幼脲

通常称灭幼脲3号,具胃毒及触杀作用,残效期15天~20天,耐雨水冲刷,对人畜低毒。

【剂型】25%悬浮剂。

【使用方法】

(1)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用25%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

(2)防治已具抗性的小菜蛾、甘蓝夜蛾、斜纹夜蛾,可与40%杀虫双按1:1混配,稀释2000倍液喷雾。

(三)抑太保

属低毒杀虫剂,具消毒作用,兼触杀作用。对蚜虫、叶蝉、飞虱无效。

【剂型】5%乳油。

【使用方法】防治小菜蛾,掌握在幼虫3龄前,用5%乳油1000倍~2000倍液喷雾。对菊酯类农药抗性的小菜蛾,防效较好。

(四)农梦特

是一种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

【剂型】5%乳油。

【使用方法】

(1)防治小菜蛾,用5%乳油1000倍~2000倍液,在幼虫1龄~2龄盛发期喷雾。

(2)防治菜青虫,用5%乳油2000倍~3000倍液在2龄~3龄幼虫盛发期喷雾。

(3)防治温室白粉室,在若虫期用l000倍液喷雾,防效较好。

【注意事项】

(1)药后15天~20天,防效最高。

(2)对有机磷农药产生抗性的害虫,防效较好。

六、杀螨剂

(一)克螨特

低毒有机磷杀螨剂,具触杀和胃毒作用,对成螨、若螨有效,杀卵效果差。

【剂型】73%乳油。

【使用方法】

(1)防治苹果红蜘蛛、茶黄螨等害螨,用73%乳油2000倍~3000倍液喷雾。

(2)防治茄子、豇豆红蜘蛛,在害螨盛发期亩用73%乳油30~50rnl,兑水75~100kg喷雾。

(3)防治棉花红蜘蛛,亩用73%乳油40~80ml,兑水75~100kg喷雾。

【注意事项】

(1)克螨特对某些作物的幼苗和新梢易产生药害,此时使用浓度宜低。

(2)不能于碱性农药混用。

(3)蔬菜收获前15天停止用药。

(二)双甲脒

又称螨克,属中毒广谱杀螨剂,具有触杀、拒食、驱避作用,也有一定的胃毒、熏蒸和内吸作用,对螨类各虫态均有效,但对越冬卵防效差。

【剂型】20%螨克乳油。

(1)防治苹果叶螨,用20%乳油1∞O倍~1500倍液喷雾,可兼治苹果蚜虫。

(2)防治棉花害螨,在卵和若虫期,用20%乳油1000倍~2000倍液喷雾。可兼治棉铃虫。

(3)防治茄子、豆类红蜘蛛,在若虫盛发期,用20%乳油1000倍~20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

(1)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2)气温25℃以上晴天使用效果好。

(三)浏阳霉素

是一种杀螨农用抗生素,具大四环内酯结构,对螨类毒力强,可与一些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农药复配,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剂型】10%乳油。

【使用方法】防治茄子、豆类、瓜类红蜘蛛,用10%乳油1000倍~15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

(四)三唑锡(倍乐霜)

属广谱性中毒杀螨剂,可杀若螨、成螨及夏卵,对冬卵元效,耐光照及雨水冲刷,触杀作用强。

【剂型】25%倍乐霜可湿性粉剂。

【使用方法】

(1)防治果树叶螨,在害螨盛发期,用25%可湿性粉剂1000倍~2000倍液喷雾。

(2)防治葡萄叶螨,用25%可湿性粉剂1000倍~1500倍液喷雾。

(3)防治茄子红蜘蛛,用25%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使用间隔期为21天,蔬菜收获前20天停止使用。

(五)哒螨灵

新型、高效、广谱杀螨剂,杀螨迅速,药效期长,对全爪螨、叶螨、李始叶螨的卵、幼螨、若螨均有效,无交互抗性。

【剂型】15%哒螨灵乳油。

【使用方法】防治果树叶螨,用15%乳油3000倍~5000倍

液喷雾。

【注意事项】

(1)不能与波尔多液等碱性农药混用。

(2)安全间隔期为15天。

七、其他杀虫剂

(一)抑食肼

是一种激素类杀虫剂,以胃毒作用为主,对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幼虫具有抑制进食、加速蜕皮和减少产卵的作用,持效期长,无残留,但对刺吸式口器害虫无效。

【剂型】20%抑食肼悬浮剂,20%抑食肼可湿性粉剂。

【使用方法】

(1)防治菜青虫、斜纹夜蛾,用20%抑食肼悬浮剂500倍~

600倍液或20%抑食肼可湿性粉剂800倍~1000倍液在害虫低龄期喷雾。

(2)防治小菜蛾,用20%抑食肼400倍~500倍液在幼虫孵化

高峰期至低龄期均匀喷雾。

【注意事项】不可与碱性物质混用,速效性差,应注意早期用药。蔬菜收获前10天禁止使用。

(二)扑虱灵

是一种抑制昆虫生长发育的选择性杀虫剂,以触杀作用为主,兼胃毒作用,药效慢,持效期长,对同翅目叶蝉、白粉虱、蚜虫及蚧壳虫防效好。

【剂型】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

【使用方法】低龄若虫始盛期,用25%噻嗪酮可湿胜粉剂

2000倍~30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该药不可用毒土法治虫;白菜、萝卜、对其敏感,不可施用。

(三)吡虫啉

又称大功臣、蚜虱净等,是一种吡啶杂环类杀虫剂,具有内吸性强,杀虫谱广,药效迅速,持效期长的特点,可用于喷雾,土壤、种子处理,对蚜虫、蓟马、白粉虱、叶蝉等刺吸式害虫有特效,对鞘翅目、双翅目的一些害虫也有较好效果。

【剂型】10%、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康福多可溶剂。

【使用方法】

(1)防治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4000倍液均匀喷雾。

(2)防治白粉虱、蓟马,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50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蔬菜采收前20天不可再用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