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乙醇和乙醇的区别
成分不同,用途不同。
1、成分不同。玉米乙醇是由玉米发酵制成的酒精。而乙醇的主要成份是酒。
2、用途不同。玉米乙醇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领域。而乙醇则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
玉米中富含淀粉,价廉且易发酵,适于大量提取乙醇。别的农作物提取则较困难,如大米,发酵时技术操作较麻烦。另外一些作物则不适于发酵制乙醇,因为除了产生乙醇还会产生其他物质,如乳酸等杂质,难以分离提取。
美国大力推行玉米乙醇,是因为他们的农作物过剩,政府为了保护农产品生产者的利益。
实际上,生产玉米乙醇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合算的,如果把生产时消耗的热(玉米发酵必须加热),以及种植时消耗的化肥、机械、灌溉、运输都折算成热当量,有时竟会发现生产出的玉米乙醇具有的能量比为了生产它而投入的能量还少。换句话说,生产玉米乙醇出现了能量的负增长,等于白折腾了。(原本生产玉米乙醇是为了获取能量)
所以现在国际上对玉米乙醇的反对态度越来越强。
还有一个方面,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食不果腹,发达国家却用大量的粮食来生产燃料,面临着巨大的人道主义压力。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粮食并不富余,没有足够的粮食来搞玉米乙醇。至于现在上的一些项目,多半论证不足,是各地领导人拍脑瓜拍出来的。
最后,要搞这个项目,还要看经济上是否合算,现在生产玉米乙醇的各种原材料都有上涨趋势,如果将来环境部门的监管变得越来越严(这是大趋势),项目在环保方面的成本也会越来越大,很可能就赔了。
玉米做乙醇汽油,使用的是淀粉。其它玉米皮,玉米胚,玉米麸质,通过加工后都是良好的饲料。玉米淀粉经过糖化,加入酵母发酵,产生酒精,剩余的主要是酵母,酵母也可以少量添加到饲料中,具有非常丰富的营养成分。
玉米——粉碎——蒸煮(糊化)——糖化(加糖化酶)——发酵(加酵母菌种)——蒸馏塔(蒸馏)——精馏塔(精馏)——酒精
酵母菌将糖发酵成酒精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化学反应,其机理至今仍莫衷一是。
以下具体分析:
在变动成本方面,由于粮食价格的上涨,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的原料成本居高不下。
按照行业平均水平,每3.3吨玉米可以生产出1吨燃料乙醇。以2007年1~6月的市场平均价格计算,玉米的市场行情为1500~1700元/吨,加上800元左右的加工费、100元的脱水费用和100元的销售费用,每吨燃料乙醇的成本约为5950~6610元。
而出售给石油企业时,每吨燃料乙醇大约售价为4500元,另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酒精蛋白饲料价值为960元左右,这样,如果没有补贴,每生产1吨玉米乙醇,企业将亏损490~1150元左右。
与玉米乙醇相比,每吨木薯乙醇的成本要低1800~2460元,每吨木薯乙醇按4500元/吨的销售价格计算,加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每吨木薯乙醇可盈利1070元/吨。
这还不包括由于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每年可以获得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资金。
CDM项目的核心内容是允许发达国家应用资金和技术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从而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
每吨燃料乙醇能够产生2吨的二氧化碳减排量,根据目前国际市场的平均价格,减排量约为10美元/吨,每吨燃料乙醇的减排收益为20美元/吨。那么,按乙醇销售价4500元/吨、木薯450元/吨、酒精蛋白饲料1200元/吨计,年产10万吨的木薯乙醇的毛利润为10700万,另外还可以获得CDM项目资金1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