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Na2SO3是强电解质吗
电解质是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阴离子和阳离子并产生化学变化的化合物。硫酸钠在水中可以电离出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所以是电解质。强酸,强碱,大部分的盐以及强酸酸式根都是强电解质,所以硫酸钠是强电解质。
大多数的盐都是强电解质,在盐中属于弱电解质的中学常见的有Pb(AC)2也就是醋酸铅,还有Hg2Cl2氯化亚汞,HgCl2氯化汞,CdI2 碘化镉.
另外要注意象一些不溶性的盐他们是强电解质,如碳酸钙,氯化银,硫酸钡等,电解质的强弱与他的溶解度没有关系.
附加再说下强电解质的类别
强电解质:所有盐(高中阶段),三大强酸,以及碱金属、碱土金属形成的碱(氢氧化锂、氢氧化镁是中强碱,氢氧化铍是两性的除外)
硫酸钠为强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硫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所以可以导电,导电是一种物理变化。
导体(conductor)是指电阻率很小且易于传导电流的物质。导体中存在大量可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称为载流子。在外电场作用下,载流子作定向运动,形成明显的电流。
金属是最常见的一类导体。金属原子最外层的电子很容易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其阳离子形成规则的点阵。金属中自由电子的浓度很大,所以金属导体的电导率通常比其他导体材料的大。金属导体的电阻率一般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在极低温度下,某些金属与合金的电阻率将消失而转化为“超导体”。
电解质的溶液或称为电解液的熔融电解质也是导体,其载流子是正负离子。实验发现,大部分纯液体虽然也能离解,但离解程度很小,因而不是导体。如极弱的电解质——水的电阻率高达104欧·米,比金属的电阻率大1010—1012倍。但如果在纯水中加入一点电解质,离子浓度大为增加,使电阻率大为降低,成为导体。电解液的电阻率比金属的大得多,这是因为电解液中的载流子浓度比金属小得多,而且离子与周围介质的作用力较大,使它在外电场中的迁移率也要小得多。电解液在通电过程中伴随有化学变化,且有物质的转移。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通俗点讲,电离是电解质,如酸、碱、盐等化合物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但是不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参与厂姬班肯直厩绊询豹墨变化过程的物质从一种物质变成了另一种新的物质。化学变化必须有新物质生成。
十几年前学过,都忘记差不多,希望能帮到你。
离子多,所以导电性强
导电能力取决于离子浓度,离子电荷,温度,离子迁移速率。
硫酸钠为强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硫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所以可以导电,导电是一种物理变化。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就高中阶段所学的盐基本上都是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
强酸:HCl、HBr、HI、HNO3、H2SO4、HClO4(六大强酸)
强碱:NaOH 、KOH、 Ba(OH)2、 Ca(OH)2
盐: 就高中阶段所学的盐基本上都是强电解质,你也可以记做全部的盐。对于那些难溶的盐自然要以难溶物处理
弱酸、弱碱:记住除了强酸强碱以外的都是弱的就好了
假设有10个硫酸钠分子,硫酸钠为强电解质,所以要完全电离,意思是说:10个分子全部电离成立子,没有一分自称是存在的了。
假设有10个醋酸分子,醋酸为弱电解质在水中只有一部分电离,假设只有5个电离了,但还有5个没有电离,这就叫部分电离。没有电离的5个在水中以分子的形式存在,电离的5个以离子的是存在。
强电解质一般包括强酸(HCl、H2SO4、HNO3等)、强碱(NaOH、KOH等)和大部分盐(KCl、CH3COONa等)
弱电解质一般包括弱酸(HAc等)、弱碱(氨水等)及纯水和部分有机物(如酒精等)
值得指出的是BaSO4和AgCl也是强电解质
强电解质
记住
就是强酸
强碱
大多数盐
弱电解质
就是水
弱酸
弱碱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类都是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没有绝对的划分标准,强弱电解质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通常所说的电解质强弱是按其电离度大小划分的。强电解质是指通常情况下,电离度在30%以上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与少数盐。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不能导电的化合物。这一概念是相对于电解质而言的。非电解质是以典性的共价键结合的化合物,它们在水溶液中不发生电离反应。除羧酸及其盐、酚、胺以外,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如糖、甘油、乙醇等。在无机化合物中,只有某些非金属的卤化物是非电解质。
弱酸、弱碱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不能完全电离,电离程度很弱。水是极弱的电解质,电离的时候,会电离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比水电离程度更弱的,就是非电解质了。
有些电解质,如磷酸、氢氧化镁等,它们的电离度介于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之间,我们称它们为中等强度的电解质。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