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酸和乙酸生成的酸酐怎么命名
羧酸酐的命名规则是以形成酸酐的酸的名称称呼酸酐,再加“酐”字。
(如:CH3CO-O-CO-C2H5——乙酸丙酸酐)
若形成酸酐的两分子酸相同,直接称为“某酸酐”。
因此,苯甲酸和乙酸生成的酸酐叫苯甲酸乙酸酐。
甲酸、乙酸、苯甲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甲酸强于苯甲酸强于乙酸。
甲酸pKa=3.77,苯甲酸pKa=4.20,乙酸pKa=4.74,故而三者的酸性是甲酸强于苯甲酸强于乙酸。
甲酸(化学式HCOOH,分子式CH2O2,分子量46.03),俗名蚁酸,是最简单的羧酸。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弱电解质,熔点8.6℃,沸点100.8℃。酸性很强,有腐蚀性,能刺激皮肤起泡。存在于蜂类、某些蚁类和毛虫的分泌物中。是有机化工原料,也用作消毒剂和防腐剂。
苯甲酸又称安息香酸,分子式为C6H5COOH,,是苯环上的一个氢被羧基(-COOH)取代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为具有苯或甲醛的气味的鳞片状或针状结晶。它的蒸气有很强的刺激性,吸入后易引起咳嗽。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乙酸,也叫醋酸(36%--38%)、冰醋酸(98%),化学式CH3COOH,是一种有机一元酸,为食醋主要成分。纯的无水乙酸(冰醋酸)是无色的吸湿性固体,凝固点为16.6℃(62℉),凝固后为无色晶体,其水溶液中呈弱酸性且蚀性强,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
扩展资料:
甲酸是唯一能和烯烃进行加成反应的羧酸。甲酸在酸的作用下(如硫酸,氢氟酸),和烯烃迅速反应生成甲酸酯。但是类似于Koch反应的副反应也会发生,产物是更高级的羧酸。大多数的甲酸盐溶于水。
甲酸与水和大多数的极性有机溶剂混溶,在烃中也有一定的溶解性。在烃中及气态下, 甲酸以通过以氢键结合的二聚体形态出现。在气态下,氢键导致甲酸气体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液态和固态的甲酸由连续不断的通过氢键结合的甲酸分子组成。
甲苯+浓硝酸—邻硝基苯+对硝基苯,该反应取待反应:因为苯具有保持稳定的共轭体系,所以容易发生取代反应,但是由于甲基是制活的所以是邻硝基苯更多。乙酸酐在催化剂作用下产生一个带正电端,这个带正电端去进攻羧基的间位(定位效应)。
甲苯容易发生氯化,生成苯—氯甲烷或苯三氯甲烷,都是工业上很好的溶剂,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但不能和溴水反应,还容易硝化,生成对硝基甲苯或邻硝基甲苯,都是染料的原料,还容易磺化,生成邻甲苯磺酸或对甲苯磺酸,是做染料或制糖精的原料。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甲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酸酐
甲苯与硫酸浓硝酸合成TNT,铁粉还原得到2-甲基均苯三胺,醋酐酰化得三酰化物,冷硝酸硝化单硝化,溴代,铁粉盐酸还原并水解,与亚硝酸钠作用生成重氮盐,加热分解,得间溴甲苯。
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羟肟酸比色法《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
溶剂解析-气相色谱法《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18部分: 乙酸酐、马来酸酐和邻苯二甲酸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
甲苯-乙酸
共沸物组成(质量)
72:28
二组分的沸点分别是101.5,118.5
共沸物沸点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