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一下,光伏发电的太阳能板,单晶跟双晶那种好?有什么区别?谢谢
1、原子结构排列和加工工艺不同
单晶硅与多晶硅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原子结构排列,单晶是有序排列,多晶是无序排列,这主要是由它们的加工工艺决定的,多晶多采用浇注法生产,就是直接把硅料倒入埚中融化定型,而单晶是采取西门子法改良直拉,直拉过程就是一个原子结构重组的过程。
2、转换效率不同
单晶硅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要比多晶硅高,大概在10%-20%左右。相对而言单晶硅价格比多晶硅也高。
3、外观不同
从外观上面看的话,单晶硅电池片的四个角呈现圆弧状,表面没有花纹;而多晶硅电池片的四个角呈现方角,表面有类似冰花一样的花纹。
太阳能电池又称为“太阳能芯片”或“光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单体太阳能电池不能直接做电源使用。作电源必须将若干单体太阳能电池串、并联连接和严密封装成组件。
太阳能板(也叫太阳能电池组件)多个太阳能电池片按组装的组装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
太阳光照在半导体p-n结上,形成新的空穴-电子对,在p-n结电场的作用下,空穴由p区流向n区,电子由n区流向p区,接通电路后就形成电流。这就是光电效应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太阳能发电方式太阳能发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光—热—电转换方式,另一种是光—电直接转换方式。
(1) 光—热—电转换方式通过利用太阳辐射产生的热能发电,一般是由太阳能集热器将所吸收的热能转换成工质的蒸气,再驱动汽轮机发电。前一个过程是光—热转换过程;后一个过程是热—电转换过程。
(2) 光—电直接转换方式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光—电转换的基本装置就是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由于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器件,是一个半导体光电二极管,当太阳光照到光电二极管上时,光电二极管就会把太阳的光能变成电能,产生电流。当许多个电池串联或并联起来就可以成为有比较大的输出功率的太阳能电池方阵了。
不是单晶是光伏组件的一种,目前的主流光伏板主要分为单晶组件和多晶组件。
同时,按照透光度也有双面双玻组件,或者双面单玻组件等等。像下图就是一款单晶双面双玻组件。
1)具有生命周期更高的发电量,比普通组件高出21%。
2)普通组件质保是25年,双玻组件是30年。
3)传统组件的衰减大约在0.7%左右,双玻组件是0.5%。
4)玻璃的透水率几乎为零,不需要考虑水汽进入组件诱发EVA胶膜水解的问题。传统晶体硅太阳能组件的背板有一定的透水率,透过背板的水汽使劣质的EVA树脂很快分解析出醋酸,而导致组件内部发生电化学腐蚀,增加了出现PID衰减和蜗牛纹发生的概率。其尤其适用于海边、水边和较高湿度地区的光伏电站。
双玻组件的优势为高品质光伏电站提供了最好的解决方案。主要体现在:生命周期较长:普通组件质保是25年,双玻组件提出的质保是30年。生命周期内具有更高的发电量:双玻组件预期比普通组件高出25%左右,当然这里指的是双玻组件30年的发电量与普通组件25年发电量的对比。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比普通组件高出4%左右。这里指的是相同时间内发电量的对比。衰减较低:传统组件的衰减大约在0.7%左右,双玻组件是0.5%。玻璃的透水率几乎为零,不需要考虑水汽进入组件诱发EVA胶膜水解的问题。传统晶体硅太阳能组件的背板有一定的透水率,导致组件内部发生电化学腐蚀,增加了出现PID衰减和蜗牛纹等问题发生的概念。双玻这一优势尤其适用于海边、水边和较高湿度地区的光伏电站。玻璃是无机物二氧化硅,与沙子属同种物质,耐候性、耐腐蚀性超过任何一种已知塑料。紫外线、氧气和水分导致背板逐渐降解,表面发生粉化和自身断裂。玻璃则一劳永逸地解决了组件的耐候问题,也随之结束了PVF和PVDF哪个更耐候的争端,更不用提其它PET背板、涂覆型背板。该特点使双玻组件适用于较多酸雨或者盐雾大的地区的光伏电站。玻璃的耐磨性非常好:有效解决了组件在野外的耐风沙问题,大风沙地区双玻组件的耐磨性优势明显。双玻组件不需要铝框:即使在玻璃表面有大量露珠的情况下,没有铝框使导致PID发生的电场无法建立,其大大降低了发生PID衰减的可能性。
各有优点;光伏组件有单晶,多晶,微晶,非晶,CIGS,碲化镉,染料等等,其中单晶,多晶常用。
单晶发电效率高,在18%以上,但价格较贵;多晶发电效率较单晶略低(现在做的好的已经达到18%左右),一般在16%左右,但多晶价格便宜,大型发电站上网电价接近1元/1度。
单晶组件光劣化程度较轻,就是功率衰减较小;多晶组件光劣化程度较单晶略严重,衰减相对较单晶严重;光劣化现象跟电池的晶格缺陷有关,有一个点,到达这点之后因为光裂化而衰减的将为0.
选择单晶或多晶,主要看光伏系统的大小和预算而确定,大型系统应选择多晶,如大型光伏电站;小型的系统,如路灯,小型的家庭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等,在预算许可的情况下,首选单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