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乙醇 > 正文

乙醇和水混合是什么颜色

愤怒的芝麻
傻傻的盼望
2023-01-28 02:02:24

无水乙醇与水混合呈现乳白色,什么原因

最佳答案
哭泣的斑马
迷路的煎蛋
2025-10-14 06:19:15

无水乙醇与水混溶为透明清澈无浊,出现乳白可能为乙醇内含有其他微溶于水或者不溶于水的溶剂如少量醋酸酯,另外水溶液若为未过滤的自来水或者井水含有较多碳酸钙镁盐是硬水也会变成悬浊液形式。请分别单独确认乙醇和水溶液问题。

(本提问自2021年12月4日补全修订,已替代2018年3月24日旧版本)

最新回答
生动的棒棒糖
糊涂的小鸽子
2025-10-14 06:19:15

可以互溶。乙醇和水混合后,产生短时间的浑浊现象,水和酒精混合后变浑浊变白色可以互溶,实际上是混合之后产生了气泡的缘故,经过长时间的放置或搅拌或超声波脱气后浑浊便会消失。酒精兑水后呈白色是可以继续用来消毒的,乙醇与水是相互相容的,没有比例的限制,混合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可爱的砖头
帅气的灯泡
2025-10-14 06:19:15

晚上好,二氯甲烷只能微溶于水,它与无水乙醇可以良好互溶但再加入水溶液时就会分子溶出变成乳白色并在一段时间后部分水解生成氯化氢使酸度变大,这与二甲苯和乙酸乙酯有一定含水率再与其他不溶于水的非极性溶剂混合变白是一样情况。发白是液滴分散后折射光线的表面漫反射造成(就像氯化钠和蔗糖单一观察是无色透明但堆在一块就是白色)。

复杂的发箍
稳重的荔枝
2025-10-14 06:19:15
一种溶质在某溶剂中的溶解度,一般说来,跟以下因素有关:(1)溶质分子彼此间分离和溶剂分子彼此间分离所需的能量;(2)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彼此结合(溶剂化)所放出的能量。例如,烷烃不溶于水是因为烷烃分子间的作用力虽不强,但水分子间有较强偶极-偶极力,又存在氢键,使水分子彼此分离需较大能量,而烷烃分子跟水分子不易结合,水合的能量很小,不足以补偿烷烃分子间和水分子间分离时所需的能量。

因此,烷烃难溶于水。

乙醇能溶于水是由于乙醇分子中有羟基,乙醇和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醇和水的分子间形成氢键,放出能量,同时这两种分子互相混合,混乱度增大,熵值增高,二者都能使自由能降低,使溶解过程自发进行。

所以,乙醇跟水能无限混溶。醇分子中的烃基的碳原子数增多时,阻碍水分子跟它接近形成氢键,醇在水中的溶解度也随着降低。 例如,甲、乙、丙醇可以跟水无限混溶,在100g水中可溶解8g正丁醇,2。

2g正戊醇,0。7g正己醇。相反,随着烃基的增大,烃基在整个分子里所占比率增大,醇的分子结构越来越类似烃分子结构。所以,高级醇不溶于水而溶于烃类溶剂中。

畅快的纸鹤
平淡的唇彩
2025-10-14 06:19:15
(1)由于分子间有间隙,所以混合后酒精和红水的总体积明显减小.

(2)酒精和红水混合液混合后,由于酒精分子和红水的分子不停运动,所以酒精和红水混合液的颜色逐渐均匀.

(3)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会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此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

故答案为:(1)减小;间隙;(2)均匀;不停运动中;(3)一滴较大;吸引力.

留胡子的乌龟
怕孤单的外套
2025-10-14 06:19:15
酒精的密度比水小,如果先加酒精后加水的话,由于重力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总体积减小,但先加水就能避免这个问题。由于酒精和水用两种液体颜色相同,不便于观察现象,为了使现象更加清晰,就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这样就能够看清楚两种液体相互融合的现象。酒精和水的分子间存在间隙,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相互进入彼此的空隙,就像混泥土沙子进入石头间隙一样,所以总体积会小于二者的体积之和。只要它们混合在一起,无论任何比例,混合后的液体的体积都不是简单的数字之和,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不会刚好等于200ml,而是略小于200ml,但这只是体积发生了变化,与酒质无关。 扩展资料:酒精水溶液中纯酒精的含量就是其浓度,我国是以容量(体积)百分数进行酒精水溶液的浓度计算的。如平常说的五十度酒是指在20℃时100体积酒精溶液中含有50体积纯酒精。计算式:酒精容量=(纯酒精容量数/酒精水溶液总容量数)×100% 酒精度数=酒精容量×100 乙烯直接水化法,就是在加热、加压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是乙烯与水直接反应,生产乙醇: (catalyst是催化剂,pressure是加压)此法中的原料—乙烯可大量取自石油裂解气,成本低,产量大,这样能节约大量粮食,因此发展很快。

碧蓝的乌龟
含蓄的裙子
2025-10-14 06:19:15
乙醇和水混合后,产生短时间的浑浊现象,实际上是混合之后产生了气泡的缘故,经过长时间的放置或搅拌或超声波脱气后浑浊便会消失。

乙醇,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2H6O,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俗称酒精。

酒精滴入水中,开始会发现有油状的东西分散与水中,震荡后与静止后都无现象。

因为水与酒精可以以任意比例互溶

悦耳的雪糕
粗犷的蜜蜂
2025-10-14 06:19:15
一般情况下,可认为混合后的体积是酒精和水原来体积之和;但在较精确的计算时,混合后的体积是小于二者体积和的。

例如:将52毫升95%的酒精,加入到48毫升的蒸馏水中去,只得到96ml混合液。

因为当酒精和水混合后,由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会通过一种叫"氢健"的方式而彼此联连起来,使它们排列的更整齐、紧密,分子间的空隙变小,因此,液体的体积也变小了。

朴实的石头
醉熏的水池
2025-10-14 06:19:15
乙醇和水混合后,产生短时间的浑浊现象,实际上是混合之后产生了气泡的缘故,经过长时间的放置或搅拌或超声波脱气后浑浊便会消失.

因为乙醇和水混合后,醇羟基和水分子之间会形成氢键,体系能量降低放出热量,与此同时混合之后的总体积减小,原来溶解在水和乙醇中的气体就会释放出来.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文艺的芒果
平淡的母鸡
2025-10-14 06:19:15

一般情况分成两相,上层是水,下层是四氯化碳。大部分乙醇在上层溶于水,少部分乙醇在下层溶于四氯化碳。  实验室可以利用乙醇更易溶于水这一性质从有机溶剂中用水萃取乙醇,比如市面上买的氯仿一般都加了些乙醇以防止产生剧毒的光气,但有时候我们要用比较纯净没有醇的氯仿,就可以用水反复洗氯仿,一般洗上七八次就氯仿里就基本没有乙醇了。

当然,如果乙醇量特别多的话,少量水和四氯化碳可以同时溶于乙醇。至于具体何种比例会出现同时溶解,要参考三组分相图,如果是罕见的溶剂就要自己来测试了。  这种AB都能溶于C,但AB之间不互溶的情况有些还可以形成一种微乳液。即表面上看ABC三者形成了均一透明的“溶液”,但其实它们中的A或者C并非以分散的单个分子存在,而是团聚成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颗粒。由于早些年没有了解到这一情况,被肉眼看到的“均相”所欺骗,因此一些老旧的三组分相图仅具有参考意义,最好要自己测试并结合体系的电导率、粒径得到更真实的结果。三者是否分层要看三者的比例。不管什么比例,乙醇在这里可以起到增溶剂的作用。乙醇量越多,四氯化碳的溶解度越大。在这个溶解系统中,设水是溶剂,四氯化碳是溶质,溶剂的量越大,溶剂越容易溶解。所以存在一个特定的比例,既一定量的水,在乙醇的增溶作用下可溶解一定量的四氯化碳,存在临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