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碱溶于甲苯溶液
一般情况下只有氨基钠、甲基锂、环戊二烯基钠、苯基锂等碱性极强的碱才与甲苯反应,溶于甲苯方程式如下:
NaNH2+C6H5CH3→C6H5CH2Na+NH3
C5H5Na+C6H5CH3→C6H5CH2Na+C5H6(C5H6代表环戊二烯,C5H5代表环戊二烯基)
C6H5Li+C6H5CH3→C6H5CH2Na+C6H6
甲苯的酸性较弱,氢氧化钠虽然是强碱,但是碱性不够强所以不足以与甲苯反应。一般情况下只有氨基钠、甲基锂、环戊二烯基钠、苯基锂等碱性极强的碱才与甲苯反应,方程式如下:
NaNH2+C6H5CH3→C6H5CH2Na+NH3
C5H5Na+C6H5CH3→C6H5CH2Na+C5H6(C5H6代表环戊二烯,C5H5代表环戊二烯基)
C6H5Li+C6H5CH3→C6H5CH2Na+C6H6
Br2
+
2NaOH
=
NaBr
+
NaBrO
+
H2O
反应后静置,下层为溴代甲苯,分液即可。
至于产生的HBr,大部分已经以气体形式逸出了,剩余的小部分会被NaOH反应掉:HBr
+
NaOH
=
NaBr
+
H2O
NaOH不会和溴代甲苯反应,因为卤代烃的水解是亲核取代反应,OH-是亲核试剂;而苯环上电子密度相当大,以至于亲核试剂很难进攻到苯环上的C原子,所以亲核取代不会发生;再者溴代甲苯属于乙烯式结构,其Br原子与苯环共同形成了p-π共轭,非常稳定。所以溴代甲苯上的-Br不会被-OH取代。
目前是没有甲苯酸的,只有苯甲酸
苯甲酸与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
C6H5COOH + NaOH = C6H5COONa + H2O
苯甲酸为具有苯或甲醛的气味的鳞片状或针状结晶。熔点122.13℃,沸点249℃,相对密度1.2659(15/4℃)。在100℃时迅速升华,它的蒸气有很强的刺激性,吸入后易引起咳嗽。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苯甲酸是弱酸,比脂肪酸强。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形成盐、酯、酰卤、酰胺、酸酐等,都不易被氧化。苯甲酸的苯环上可发生亲电取代反应,主要得到间位取代产物。
物质结构
羧基直接与苯环碳原子相连接的最简单的芳香酸。化学式C6H5COOH。又称安息香酸。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鳞片状或针状结晶,具有苯或甲醛的臭味。
水中溶解度:0.21g(17.5℃)、0.35g(25℃)、2.2g(75℃)、2.7g(80℃)、5.9g(100℃)。
化学性质
苯甲酸的反应可以分为羧基上的反应和苯环上的反应两大类。
1.酸性
苯甲酸在水中电离常数Ka= 6.4×10-5(25℃),苯甲酸的酸性稍强于环己烷甲酸,这是由于苯环上的sp2杂化碳原子电负性较大,给电子作用较弱。
2.羧酸衍生物的生成
苯甲酸可以与对应试剂反应,生成酯、酰卤、酰胺、酸酐等羧酸衍生物。
例如,苯甲酸与甲醇在酸的催化下,依循加成—消除机理生成苯甲酸甲酯。
酯化反应
又如,苯甲酸与苯胺在180~190℃的温度下反应,生成苯甲酰苯胺(N-苯甲酰替苯胺),该反应的产率约为84%。
3.脱羧反应
苯甲酸可以在加热条件下,脱去羧基并生成二氧化碳,即发生脱羧反应,反应温度约为150~170℃。
4.与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反应
苯甲酸可以与格林试剂、甲基锂等金属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对应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其中,苯甲酸与甲基锂反应是制备酮的一般方法。
5.还原反应
苯甲酸可以催化还原得到苯甲醇,常用的催化剂有ZrO2、CeO2、ZnO、Mo的氧化物。
6.亲电取代反应
苯甲酸的苯环上可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反应主要得到间位取代产物。
例如,苯甲酸与硝酸钠在浓硫酸的催化下,生成间硝基苯甲酸,在85℃、浓硫酸与硝酸钠质量比为5:1的条件下,产率约为81.0%。
生成苯钠
再用酸中和得到苯酚。
对氯甲苯和碱反应生成也应该可以水解
再酸化
生成4-甲基苯酚。
对甲苯磺酸与碱反应,对甲苯磺酸是有机酸,与碱类物质发生中和反应。方程式为:CH3-C6H4-SO3H+R-OH=CH3-C6H4-SO3R+H2O
对甲苯磺酸是一个不具氧化性的有机强酸,酸性是苯甲酸的一百万倍。白色针状或粉末结晶,易潮解,可溶于水、醇和其他极性溶剂。会使纸张、木材等脱水发生碳化。
结构式为:
生产方法:生产企业主要采用甲苯磺化法。连续生产采用三氧化硫磺化,南美国家采用比较多。连续生产产量高,能耗低,但砜类等副产物含量高。间歇生产采用硫酸磺化,欧美、国内均采用间歇法。间歇生产产量提高需要依靠平行的增加反应装置,能耗相对较高,但磺化副反应低,最终产品纯度相对较高。
用途:广泛用于合成医药、农药、聚合反应的稳定剂及有机合成(酯类等)的催化剂。用作医药、涂料的中间体 和 树脂固化剂,也用作电镀中间体。
向四种溶液中都加入溴水,生成沉淀的是苯酚(三溴苯酚,白色沉淀),褪色的为苯乙炔和苯乙烯,不褪色的是甲苯。然后取出等量的苯乙炔和苯乙烯,向其中缓慢加入溴水,当溴水加入到一定量的时候,最先不褪色的是苯乙烯,剩下的是苯乙炔。
加溴水。甲苯、苯不能使溴水褪色。苯乙烯和苯乙炔可以是溴水褪色。不能使溴水褪色的两种液体,分别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甲苯可以同高锰酸钾反应生成苯甲酸,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扩展资料:
苯酚属于酚类物质,有弱酸性,能与碱反应:
PhOH+NaOH→PhONa+H2O
苯酚Ka=1.28×10-10,酸性介于碳酸两级电离之间,因此苯酚不能与NaHCO3等弱碱反应:
PhOˉ+CO2+H2O→PhOH+HCO3ˉ
此反应现象:二氧化碳通入后,溶液中出现白色混浊。
原因:苯酚因溶解度小而析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苯酚
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很强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颗粒形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NaOH是化学实验室其中一种必备的化学品,亦为常见的化工品之一。纯品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密度2.130g/cm³。熔点318.4℃。沸点1390℃。工业品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是白色不透明的晶体。有块状,片状,粒状和棒状等。式量40.01
氢氧化钠在水处理中可作为碱性清洗剂,溶于乙醇和甘油;不溶于丙醇、乙醚。在高温下对碳钠也有腐蚀作用。与氯、溴、碘等卤素发生歧化反应。与酸类起中和作用而生成盐和水。
二甲苯为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烃的特殊气味。系由45%~70%的间二甲苯、15%~25%的对二甲苯和10%~15%邻二甲苯三种异构体所组成的混合物。易流动。能 与无水乙醇、乙醚和其他许多有机溶剂安全措施:
贮于低温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避免与氧化剂等共储混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
灭火: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