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 醇 酮 醛怎么分离?方法越多越好急需帮帮忙
1.酸的盐类易溶于水。可使其成盐之后,用有机溶剂萃取水层分离出醇,酮,醛。
2.使用亚硫酸氢钠饱和溶液进行短时间处理,可从有机溶剂中分离醛到水层中,水层酸化可再得到醛。
3.使用亚硫酸氢钠饱和溶液进行长时间处理,可从有机溶剂中分离醛到水层或以固体形式析出。酸化可得到酮。
4.醇的分离没有特效方法。
以上方法是一个笼统的方法,不见得对每一种物质都能有好的效果。
其它的方法,如重结晶,分馏等,对特定结构的物质也会有很好的分离效果。
乙酸乙酯作为萃取剂的优缺点如下:
1、优点:乙酸乙酯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快干性,用途广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极好的工业溶剂。在纺织工业中可用作清洗剂,在食品工业中可作为特殊改性酒精的香味萃取剂,还用作制药过程和有机酸的萃取剂。
2、缺点:成本较高,低毒性。乙酸乙酯低毒性,浓度较高时有刺激性气味。当吸入或摄入时,它可能会对肺和其他内脏器官造成损害。皮肤接触会导致皮炎和皮肤、眼睛、鼻子和喉咙的刺激。
乙酸乙酯用途
其主要用途有:作为工业溶剂,用于涂料、粘合剂、乙基纤维素、人造革、油毡着色剂、人造纤维等产品中;作为粘合剂,用于印刷油墨、人造珍珠的生产;作为提取剂,用于医药、有机酸等产品的生产;作为香料原料,用于菠萝、香蕉、草莓等水果香精和威士忌、奶油等香料的主要原料。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乙酸乙酯
加入氢氧化钠,羧酸由于生成离子化合物而沉淀,过滤分离之后加水,通常酮是不溶于水的,而醇通常较易溶于水,可以分液.醇的沸点通常高于接近的醛,所以用蒸馏法分离.
乙酰乙酸乙酯的两种分解方式:酮式分解 酸式分解。
酮式分解:在稀碱中水解再酸化成乙酰乙酸 然后加热失羧。
CH3COCH2COOC2H5 —稀NaOH—>—H+—>CH3COCH2COOH —△—>CH3COCH3
酸式分解:浓的强碱溶液和乙酰乙酸乙酯混合加热 得到两个酸。
CH3COCH2COOC2H5 —浓NaOH△—>—H+—>CH3COOH + CH3COOH + C2H5OH
先脱去乙酰基 然后剩余部分的烯醇式变为乙酸乙酯后水解。
在α氢上加基团后再分解就可以制得所需产物。
性质与稳定性:
化学性质:遇三氯化铁呈紫色。用稀酸或稀碱水解时,生成丙酮、乙醇和二氧化碳。在强碱作用下,生成两分子乙酸和乙醇。催化还原时生成β-羟基丁酸。新蒸馏的乙酰乙酸乙酯中,烯醇式占7%,酮式占93%。将乙酰乙酸乙酯的乙醇溶液冷却至-78ºC时,析出结晶状态的酮式化合物。
若将乙酰乙酸乙酯的钠衍生物悬浮于二甲醚中,在-78℃时通入略少于中和量的干燥氯化氢气体,可得到油状的烯醇式化合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乙酰乙酸乙酯
可以用银氨溶液或者氢氧化铜来鉴别酮和醛。
1、银镜反应
银氨络合物(氨银配合物,又称托伦试剂)可以被醛类化合物还原为银,而醛被氧化为相应的羧酸根离子,生成的银附着在容器壁上光亮如镜。因此,在样品溶液中加入银氨络合物,生成银镜的即为醛,不生成的为酮。
2、氢氧化铜鉴别法
醛类可以与新制氢氧化铜(斐林试剂、班氏试剂、本尼迪特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而酮不会发生此现象。
扩展资料
醛、酮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酮中的羰基与两个烃基相连,而醛中的羰基与一个烃基及一个氢原子相连,这种结构上的差异,使它们化学性质也有一定的差异。总的来说,醛比酮活泼,有些醛能进行的反应,酮却不能进行。
醛的羰基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因此容易被氧化,不仅强氧化剂,即使氧化剂也可以使它氧化。醛氧化时生成同碳数的羧酸。酮则不易被氧化。 一些弱氧化剂只能使醛氧化而不能使酮氧化,说明醛具有还原性而酮一般没有还原性。因此,可以利用弱氧化剂来区别醛和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酮
2.乙醛中去除乙酸: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因为乙醛的沸点只有20.8度,而乙酸的沸点达到117.9度,因此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对二者进行分离,取21度左右的馏出物即为乙醛.
反应方程式: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加入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的是乙醛。
反应方程式: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剩下的是丙酮。
乙醇:乙醇是一种有机物,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H3CH2OH(C2H6O或C2H5OH)或EtOH,是带有一个羟基的饱和一元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酒香的气味,并略带刺激。有酒的气味和刺激的辛辣滋味,微甘。
乙醛:乙醛(acetaldehyde)是一种醛,又名醋醛,无色易流动液体,有刺激性气味。熔点-121℃,沸点20.8℃,相对密度小于1。可与水和乙醇等一些有机物质互溶,易燃易挥发。
丙酮:丙酮(acetone,CH3COCH3),又名二甲基酮,为最简单的饱和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易燃、易挥发,化学性质较活泼。目前世界上丙酮的工业生产以异丙苯法为主。丙酮在工业上主要作为溶剂用于炸药、塑料、橡胶、纤维、制革、油脂、喷漆等行业中,也可作为合成烯酮、醋酐、碘仿、聚异戊二烯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氯仿、环氧树脂等物质的重要原料。
1、四种溶液分别加入钠,放出气泡的是乙醇,其余溶液均无反应,无现象。
涉及反应:2Na + 2CH3CH2OH = 2CH3CH2ONa +H2↑
2、无现象的试剂中加入托伦试剂,有银镜的是乙醛,无现象的是乙醚和丙酮。
说明:托伦试剂为弱氧化剂,可用来检验和定量的测定有机物中含有的醛基,且不受酮的干扰。醛由于其结构中含有羰基,并且有一氢原子接在羰基碳上,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将托伦试剂中银离子还原成细小的银而附着在光滑的器壁上,形成了漂亮的银镜。
3、剩余的两种物质中加入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有沉淀的是丙酮,无现象的是乙醚。
涉及反应:CH3COCH3+NaHSO3=CH3C(OH)(CH3)SO3Na↓
扩展资料乙醇的化学性质介绍
弱酸性(严格说不具酸性,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也不能与碱发生化学反应),因含有极性的氧氢键,故电离时会生成烷氧基负离子和质子。
乙醇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成为乙醛。乙醇也可被高锰酸钾氧化成乙酸,同时高锰酸钾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乙醇也可以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当乙醇蒸汽进入含有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的硅胶中时,可见硅胶由橙红色变为灰绿色(Cr3+),此反应可用于检验司机是否饮酒驾车(酒驾)。
乙醇可以电离出极少量的氢离子,所以钾、钙、钠等活泼金属可将乙醇羟基里的氢置换出来生成对应的有机盐以及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