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上制取乙醇的方程式
工业上制取乙醇的方程式:
工业上通常使用石油裂解气中的乙烯与水反应制取乙醇,化学方程式为:
CH2=CH2+H2O-催化剂→CH3CH2OH该反应为加成反应。
工业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硫酸为吸收剂的间接水合法;另一种是乙烯催化直接水合法。
①间接水合法 也称硫酸酯法,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将乙烯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通入浓硫酸中,生成硫酸酯,再将硫酸酯在水解塔中加热水解而得乙醇,同时有副产物乙醚生成。间接水合法可用低纯度的乙醇作原料、反应条件较温和,乙烯转化率高,但设备腐蚀严重,生产流程长,已为直接水合法取代。
②直接水合法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通过固体酸催化剂直接与水反应生成乙醇:
CH2=CH2+H2O=CH3CH2OH
工业制酒精是用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制酒精。
化学方程式:
CH2=CH2+H2O ---催化剂,加热,加压--->C2H5OH
乙烯来源于石油的冶炼,来源广;而水来源更广。
如果有淀粉来制酒精,太浪费粮食,所以此法是酿酒,不是制工业酒精。
CH3CHO+H2=催化剂=CH3CH2OH
2.乙烯为原料制乙醇的化学方程式
CH2 = CH2 + H2O → CH3CH2OH (条件:加热、催化剂)
3.实验室有卤代烷水解法:C2H5Cl+H2O=C2H5OH+HCl
4.淀粉制乙醇的方程式
C6H10O5)n(淀粉)+nH2O---(催化剂)nC6H12O6(葡萄糖)
C6H12O6(葡萄糖)---(催化剂)2CH2CH3OH(乙醇)+2CO2
2、CH2=CH2+H2O→CH3CH2OH
3、C6H12O6(酒化酶)=2C2H5OH+2CO2↑
4、CH3COOC2H5+H2O=(可逆)=CH3COOH+C2H5OH
5、CH3CHO+H2=催化剂,加热=CH3CH2OH。
6、 CH3-COOH+LiAlH4---→CH3-CH2-OH+LiOH+Al(OH)3
希望对你有帮助
乙醇的生产是在酿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远在上古时代人们已将淀粉物质发酵制酒。12世纪在蒸馏葡萄酒时,第一次从酒中分离出酒精。20世纪30年代以前,发酵法是乙醇的唯一工业生产方法。1930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建立了第一个用石油热裂化副产品乙烯为原料,经硫酸吸收再水解制乙醇的工业装置(简称乙烯间接水合法)。1947年,美国壳牌化学公司又实现了乙烯直接水合制乙醇的方法。由于该法比间接水合法有显著优点,现已成为生产乙醇的主要方法。
按原料来源,乙醇的工业生产主要有两类:以糖类、淀粉和纤维素等碳水化合物为原料的发酵法和以乙烯为原料的水合法。
(1)发酵法 将富含淀粉的农产品如谷类、薯类等或野生植物果实经水洗、粉碎后,进行加压蒸煮,使淀粉糊化,再加入一定量的水,冷却至60℃左右并加入淀粉酶,使淀粉依次水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然后加入酵母菌进行发酵制得乙醇:
C6H12O6→2CH3CH2OH+2CO2
发酵液中乙醇的质量分数约为6%~10%,并含有乙醛、高级醇、酯类等杂质,经精馏得质量分数为95%的工业乙醇并副产杂醇油。
糖厂副产物糖蜜含有蔗糖、葡萄糖等糖类50%~60%(质量分数),是发酵法制乙醇的良好原料。糖蜜经用水稀释,酸化和加热灭菌处理后,加入硫酸铵、磷酸盐、镁盐等酶的营养盐以及酵母菌,便可发酵生成乙醇。
以含纤维素的工、农业副产物如木屑、植物茎秆等为原料时,需先用盐酸或硫酸加压、加热处理,使纤维素水解为葡萄糖,中和后再用酵母菌发酵。造纸厂的亚硫酸废液中含有可发酵糖,也可用于发酵制乙醇。这两种过程由于技术经济指标差,在工业上没有得到推广应用。
(2)乙烯水合法 工业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硫酸为吸收剂的间接水合法;另一种是乙烯催化直接水合法。
①间接水合法 也称硫酸酯法,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将乙烯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通入浓硫酸中,生成硫酸酯,再将硫酸酯在水解塔中加热水解而得乙醇,同时有副产物乙醚生成。间接水合法可用低纯度的乙醇作原料、反应条件较温和,乙烯转化率高,但设备腐蚀严重,生产流程长,已为直接水合法取代。
②直接水合法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通过固体酸催化剂直接与水反应生成乙醇:
CH2=CH2+H2O=CH3CH2OH
上述反应是放热、分子数减少的可逆反应。理论上低温、高压有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醇的方向移动,但实际上低温、高压受到反应速率和水蒸气饱和蒸气压的限制。工业上采用负载于硅藻土上的磷酸催化剂,反应温度260℃~290℃,压力约7MPa,水和乙烯的物质的量比为0.6左右,此条件下乙烯的单程转化率仅5%左右,乙醇的选择性约为95%,大量乙烯在系统中循环。主要副产物是乙醚,此外尚有少量乙醛、丁烯、丁醇和乙烯聚合物等。乙醚与水反应能生成乙醇,故将其返回反应器,以提高乙醇的产率。
催化剂 |
故答案为:CH2=CH2+H2O
催化剂 |
(2)n(C2H5OH)=
23g |
46g/mol |
故答案为: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0kJ/mol;
(3)由香豆素可知E为,则D为,结合题给信息可知A为CH3CHO,B的分子式为C7H6O2,应为,C为,
①由以上分析可知D为,故答案为:;
②E为,含有C=C,可发生加聚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E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香豆素,反应的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③B为,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可为酸或酯,结构简式是,故答案为:;
④a.香豆素含有C=C,可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含有酯基,可发生水解,即取代反应,故a错误;
b.香豆素含有苯环和1个C=C,1mol香豆素可与4molH2 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
c.1mol香豆素水解生成1mol酚羟基和1mol羧基,则可与2molNaOH 发生反应,故c正确;
d.香豆素的分子式为C9H6O2,1mol香豆素完全燃烧消耗(9+
6 |
4 |
故答案为:cd.
乙烯直接水化法,就是在加热、加压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是乙烯与水直接反应,生产乙醇,发生的是一个加成反应:
CH2=CH2 + H2O (催化剂)→(加热加压) C2H5OH
酒精的其他制取方法:
①发酵法
利用糖质原料(如糖蜜、亚硫酸废液等)和淀粉原料(如甘薯、玉米、高梁等)发酵。
发酵法制乙醇是在酿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曾是生产乙醇的唯一工业方法。
发酵法的原料可以是含淀粉的农产品,如谷类、薯类或野生植物果实等;也可用制糖厂的废糖蜜;或者用含纤维素的木屑、植物茎秆等。这些物质经一定的预处理后,经水解(用废蜜糖作原料不经这一步)、发酵,即可制得乙醇。
发酵液中的质量分数约为6%~10%,并含有其他一些有机杂质,经精馏可得95%的工业乙醇。
②煤化工
工业制乙醇还主要是通过乙烯氢化制得,而适合中国国情的技术就是利用煤化工技术,将煤转化为合成气,直接或者间接的合成乙醇。
③联合生物加工
利用生物能源转化技术生产乙醇能缓解非再生化石能源日渐枯竭带来的能源压力。来源广泛的纤维素将是很有潜力的生产乙醇原料。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一般的发酵法生产乙醇成本较高,乙醇生产难以规模化。联合生物加工技术,一体化程度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C6H12O6→(无氧,酶)2CH3CH20+2CO2
无氧发酵后,乙醇中还混有水,若要得无水乙醇,加贝壳即可
乙烯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等的基本化工原料。
乙烯也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是一种植物激素。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
乙醇在常温常压环境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特殊香味,易燃,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乙烯水化法生产酒精,即乙烯直接或间接水合,在加热、加压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乙烯与水直接反应,生产乙醇,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catalyst是催化剂,pressure是加压)
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等,在国防化工、医疗卫生、食品工业、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扩展资料:
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甲醇、丙酮、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乙醇液体密度是0.789g/cm³,乙醇气体密度为1.59kg/m³,相对密度(d15.56)0.816,式量(相对分子质量)为46.07g/mol。沸点是78.2℃,14℃闭口闪点,熔点是-114.3℃。纯乙醇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香味,易挥发。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溶解许多物质,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