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硫酸铜是什么意思
五水硫酸铜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uSO4·5H2O,俗称蓝矾、胆矾或铜矾。
具有催吐,祛腐,解毒,治风痰壅塞、喉痹、癫痫、牙疳、口疮、烂弦风眼、痔疮功效但有一定的副作用。
物理性质:
熔点:110℃ 沸点:330℃ 密度:2.284g/cm3 外观:蓝色结晶性粉末 溶解性:易溶于水、甘油和甲醇,不溶于乙醇
化学性质:
五水硫酸铜在常温常压下很稳定,不潮解,在干燥空气中会逐渐风化,加热至45℃时失去二分子结晶水,110℃时失去四分子结晶水,称作一水硫酸铜,20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而成无水物。也可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失去五个结晶水。
无水物也易吸水转变为水合硫酸铜。吸水后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蓝色),常利用这一特性来检验某些液态有机物中是否含有微量水分(如对酒精是否含水进行鉴定,在待鉴定酒精中加入少许无水硫酸铜,如白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则说明酒精中掺有水)。
晶体结构:
CuSO4·5H2O晶体结构中,Cu离子呈八面体配位,为四个H2O和两个O所围绕。第五个H2O与Cu2+八面体中的两个H2O和SO42-中的两个O连接,呈四面体状,在结构中起缓冲作用。
五水硫酸铜可以制成农药,对果树进行杀虫处理。
五水硫酸铜也被称作硫酸铜晶体,为了与“无水硫酸铜”区别,通常读作“五水合硫酸铜”,相对分子质量为250。俗称蓝矾、胆矾或铜矾。具有催吐,祛腐,解毒的功效并且有一定的副作用。
胆矾是天然的含水硫酸铜,是五水硫酸铜(CuSO₄·5H₂O)的俗称,为了与“无水硫酸铜”区别,通常读作“五水合硫酸铜”,相对分子质量为250,是分布很广的一种硫酸盐矿物。它是铜的硫化物被氧分解后形成的次生矿物。
胆矾产于铜矿床的氧化带,也经常出现在矿井的巷道内壁和支柱上,这是由矿井中的水结晶而成的。
胆矾的晶体成板状或短柱状,这些晶体集合在一起则呈粒状、块状、纤维状、钟乳状、皮壳状等。它们具有漂亮的蓝色,但如果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会由于失去水而变成不透明的浅绿白色粉末。同时胆矾极易溶于水。
胆矾是颜料、电池、杀虫剂、木材防腐等方面的化工原料。
无水硫酸铜主要由以下作用:
1、制备波尔多液;
2、双缩脲检验蛋白质;
3、检验化学反应生成水;
4、用于铜的电解精炼。
5、用作分析试剂,例如可用于生物学中配置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和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的B液,但通常是现配现用;
6、用作食品级螯合剂和澄清剂,用于皮蛋和葡萄酒生产工艺中。
扩展资料:
化学浓缩结晶法:采用低品位氧化铜矿,粉碎至一定粒度,加入硫酸浸渍,加入溶铜沉铁剂,获得铜铁比大于100的硫酸铜溶液,然后加入化学浓缩剂进行浓缩,排走70%~90%的水分,最后经蒸发、冷却结晶、分离、风干,制得硫酸铜成品;
将五水合硫酸铜置于瓷皿中,于通风良好处,在砂浴上加热,温度不高于220℃。不断搅动,直至蓝色全部消失为止。将制得的白色粉末研细(如制品呈灰白色证明加热过度)即为无水硫酸铜;
回收法:回收氮肥厂合成氨原料气时铜洗塔中醋酸铜氨溶液中的铜化合物沉淀物(习惯上称之为铜污),在700℃焙烧后,经氧化成氧化铜后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水硫酸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