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乙酯厂家
张家港新亚化工有限公司。
总部创建于2009年,坐落于美丽的文明城市——江苏张家港,公司紧靠长江明珠张家港港,南临沿江高速,距上海港和机场仅100公里,交通便利。
公司主营:高纯度正硅酸乙酯,硅酸乙酯40,硅酸乙酯32,硅酸乙酯28,磷酸三异丁酯(TIBP),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TBEP,KP-140),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TEP),,阻燃剂TCPP,系列。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执行,确保每一份产品品质的稳定,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好评!
公司始终坚持“质量优良,用户至上”企业理念,把产品质量做好。欢迎新老客户国内外合作伙伴来公司考察与指导,共创美好未来!
山东千里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2004-05-19在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邹平县码头镇炭刘村。
山东千里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71626762872737P,企业法人唐兴禄,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山东千里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生产、销售:莠灭净、莠去津、扑灭津、扑草净;生产、销售:大蒜素系列产品、乙酸烯丙酯系列产品(苯氧乙酸烯丙酯、2-环己氧基乙酸烯丙酯);销售矿石产品(不含贵重金属);生产、销售: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烯丙基胺盐酸盐、二氯丙烯胺、聚烯丙基胺、烯丙基胺盐酸盐、乙螨唑、α-乙酰基苯乙酸甲酯(不含化学危险品,不含监控化学危险品,不含易制毒化学危险品);批发(禁止储存):四氢呋喃、异丙醚、乙硫醇、2-甲基四氢呋喃、2-溴戊烷 、3-溴-1-丙烯 、丙酰氯 二异丙胺、氟代苯、甲基丙烯酸甲酯[稳定的]、氯代叔丁烷 、氯代异丁烷、三氟乙酸乙酯、碳酸二甲酯 、乙腈、乙酸甲酯、原乙酸三甲酯 、乙酸烯丙酯 、乙酸乙酯、乙酸异丙烯酯 、正丁酰氯 、3-氯-2-甲基丙烯、氯代异丁烷、四氢吡咯、乙酸异丁酯 、乙酰氯 、乙酸异戊酯 、异戊醛 、N,N-二甲基甲酰胺、叔戊醇、异戊酸乙酯、1,3-二氯丙烷 、1,4-二氯丁烷 、1,5-二氯戊烷、1-溴丙烷 、 2,2,2-三氟乙醇、2,4-戊二酮、N,N-二甲基丙醇胺、丙烯酸正丁酯[稳定的] 、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稳定的]、糠胺 、三烯丙基胺 、溴代正戊烷 、正丁醇 、N,N-二乙基乙醇胺 、异丁醇、 3,5-二甲基吡啶、1-甲基萘 、2,4-二硝基氯化苄 、2,6-二硝基苯酚[含水≥15%]、4-亚硝基苯酚、六亚甲基四胺、偶氮二甲酰胺、 4-亚硝基-N,N-二甲基苯胺 、硫化钠 、氯化苄、氯代叔戊烷 、1,2-二氯乙氧基乙烷、1-氯-2-溴乙烷、1-氯-3-溴丙烷、2,2-二氯二乙醚 、2-呋喃甲醇 、2-硫代呋喃甲醇 、2-氯-1-丙醇 、2-氯苯酚 、2-羟基苯甲醛(水杨醛) 、2-溴丙酸 、3-氯-1,2-环氧丙烷、3-氯-1-丙醇 、3-氯苯胺 、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 、4-氯苯胺 、苯肼、苯乙醇腈、苄硫醇 、丙二腈 、对甲苯胺 、二氯甲烷 、二溴甲烷 、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 、间苯三酚 、磷酸三甲苯酯 、氯乙基溴(1-氯-2-溴乙烷) 、氯乙酸甲酯 、三氯乙酸甲酯 、氯乙酸乙酯 、三氯乙烯 、三溴甲烷 、氯溴甲烷 、溴乙酸甲酯 、溴乙酸叔丁酯 、溴乙酸乙酯 、N-(2-乙基-6-甲基苯基)-N-乙氧基甲基-氯乙酰胺 、乙二酸二甲酯 、乙二酸二乙酯 、4-溴苯磺酰氯 、间二氯苯 、1-氯-2-丙醇 、氯甲酸苯酯 、次磷酸 、邻氯苯甲酰氯 、三氯乙酰氯 、2-溴丙酰溴 、丙烯酸[稳定的] 、二氯乙酰氯 、呋喃甲酰氯 、己酸 、甲基磺酸 、氯乙酰氯 、氢溴酸、三氟乙酸 、三甲基乙酰氯 、三溴化磷 、硝酸羟胺 、溴乙酸 、溴乙酰溴 、亚磷酸 、乙二酰氯 、戊酰氯 、对苯二甲酰氯 、氢氧化锂 、1,2-乙二胺 、2-氨基乙醇 、二正丁胺 、哌嗪 、氢氧化钠 、氯甲酸苄酯 、氯甲酸烯丙基酯[稳定的] 、四氯邻苯二甲酸酐、3-氯丙烯、二烯丙基胺 、1-氯-2-丁烯 、3,5-二硝基苯甲酰氯(有效期以许可证为准);收购大蒜。(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山东千里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山东千里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我公司主营涂料原料、塑料原料、循环水原料、电镀原料、洗涤原料、造纸原料、水处理原料、 橡胶原料、建筑化学品、玻璃原料、陶瓷原料、选矿助剂、食用菌原料、环保化学品、有机化工原料、无机化工原料,油气田助剂,精细化工原料,油漆原料,建筑原料,香精香料,化学试剂,食品添加剂,乳胶漆原料,防水防火原料,有机化工溶剂,颜料染料,纺织印染原料等几十个大类1700余种常用基础化工原料,欢迎各位客户朋友双赢合作,共谋发展!
1 乙醇 乙醛 乙酸 乙酸乙酯 乙酸丁酯 乙酸钠 乙缩醛 乙腈
1 乙酰水杨酸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乙烯基硅油 乙醇钠 乙炔炭黑
1 乙醇酸 一乙醇胺 乙二醛 乙二酸 乙二醇 乙二胺 乙二胺四乙酸
1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乙二胺四乙酸四钠 乙二醇丁醚 乙二醇甲醚
1 乙二醇乙醚 乙二醇乙醚醋酸酯 乙基纤维素 乙萘酚 乙酰乙酸乙酯
2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八溴醚 丁二酸钠 丁二酸 丁醇 丁酮 丁酸
2 丁酸乙酯 丁腈橡胶 二苯胺 二苯甲酮 二乙二醇 二丙二醇
2 二丙二醇乙醚 二丙二醇丁醚 二丙二醇甲醚 二丙酮醇 二丁酯
2 二辛酯 二甘醇 二甲胺 二甲苯 二甲基硅油 二甲基苯胺
2 二甲基甲酰胺 二甲基乙酰胺 二甲基亚砜 二甲醚二硫化钼
2 二硫化钼 二氯甲烷 二氯乙烷 二氯丙烷 二氯乙氰尿酸钠
2 二茂铁 二盐 二氧化氯 二氧化硅 二氧化锰 二氧化硒 二氧化锡
2 二氧化铅 二氧化锆 二乙醇胺 二乙二醇丁醚 二乙二醇乙醚
2 二乙二醇甲醚 二乙烯三胺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二萘酚
2 十二烷基硫酸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十二羟基硬脂酸 十溴联苯醚
2 十八醇 十八烯酸 十二醇 十二叔胺 十六叔胺 十八叔胺
3 大红粉 大苏打 干冰 干酪素 干燥剂 干强剂 工程塑料 工业萘
3 工业盐 已二胺 已二酸 已二酸二辛酯 已酸乙酯 马日夫盐
3 三醋酸甘油酯 三甘醇 三聚磷酸铝 三聚磷酸钠 三聚氰胺
3 三氯化铁 三氯化铝 三氯甲烷 三氯乙烷 三氯乙烯
3 三氯乙氰尿酸钠 三盐 三氧化二锑 三乙醇胺 三乙胺
3 三乙烯二胺 三乙烯四胺 三元乙丙胶 三羟甲基丙烷 山梨醇
3 山梨酸钾 山嵛酸 小苏打
4 巴西棕榈蜡 不饱和聚酯树脂 分散剂 分子筛 分散染料
4 分散松香胶 化学试剂 六次甲基四胺 六甲基二硅氮烷
4 六偏磷酸钠 六氯乙烷 木村防腐剂 木质素磺酸钙 木质素磺酸钠
4 木糖醇 片碱 壬二酸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日落黄 双酚A
4 双氰胺 双氧水 双飞粉 双甲酯 双硬脂酸铝 水玻璃 水合肼
4 水合联胺 水杨酸 水杨酸钠 水杨酸甲酯 水处理原料 水化白油
4 水晶胶 水性色浆 水溶性树脂 太古油 天然乳胶 天然脂肪醇
4 无色钴 无机原料 乌洛托品 五氧化二钒 五氧化二磷 五氯酚钠
4 元明粉 月桂酸 云母粉 中铬黄 匀染剂
5 瓜尔胶 白炭黑 白油 白乳胶 丙二醇 丙二醇丁醚 丙二醇甲醚
5 丙二醇乙醚 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丙二酸 丙炔醇 丙三醇 丙酸钙
5 丙酸 丙酮 丙烯酸 丙烯腈 丙烯酸乙酯 丙烯酸甲酯
5 丙烯酸异辛酯 丙烯酸羟乙酯 丙烯酸羟丙酯 丙烯酰胺 布罗波尔
5 电木粉 电镀添加剂 电镀光亮剂 电镀原料 冬青油 对氨基苯磺酸
5 对苯二酚 对苯二甲酸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对苯二甲酸二辛酯
5 对甲苯磺酸 对甲苯磺酸钠 对硝基苯酚 发泡剂AC 发泡调节剂
5 发兰液 甘油 甘氨酸 甘宝素 甘露醇 古马隆 加脂剂 甲苯
5 甲苯胺红 甲醇 甲醇钠 甲醛 甲酸 甲酮 甲酰胺甲酸钠
5 甲酸钙 甲基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丁酯
5 甲基丙烯酸羟丙酯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甲基硅醇钠甲基硅油
5 甲基三乙氧基硅烷 甲基纤维素 甲基异丁基甲酮 甲基吡咯烷酮
5 甲硼氢 立德粉 立索尔犬红 立索尔宝红 尼泊金乙酯
5 尼泊金甲酯 尼泊金丙酯 尼泊金丁酯 尼龙 平平加 卡松
5 石蜡 石墨粉 石英砂 石英粉 石膏粉 石油醚 石油助剂
5 石油树脂 石油磺酸钠 石油磺酸钡 石棉粉 石棉绒 司盘
5 四氯化碳 四氯乙烯 四甲氧基硅烷 四氢呋喃 四氢噻吩
5 四溴双酚A 戊二醛 永固颜料 玉米淀粉 正硅酸乙酯 正已烷
5 正辛醇 正钛酸丁酯 正丁醇
6 冰醋酸 冰晶石 冰片 冰乙酸 成膜助剂 虫胶片 次磷酸钠
6 次亚磷酸钠 次亚硫酸钠 次氯酸钠 导热油 低压聚乙烯 地蜡
6 地板蜡 吊白块 多聚甲醛 多聚磷酸钠 多聚磷酸锌 多乙烯多胺
6 防老剂 防水剂 防水涂料 防水油膏 防火涂料 防锈剂 防锈油
6 防腐剂 防霉剂 防冻剂 防结皮剂 防黄硅油 防焦剂 防染盐
6 仿瓷粉 光亮剂 光稳定剂 光引发剂 过硫酸钠 过硫酸钾
6 过硫酸铵 过硼酸钠 过碳酸钠 过氧化苯甲酰 过氧化环已酮
6 过氧化甲乙酮 过氧化钠 过氧化钙 过氧化氢 过氧化二异丙苯
6 过氧乙酸 色浆(各种颜色) 色糊 红丹 红矾钾 红矾钠 红矾铵
6 红火漆 华兰 灰钙粉 交联剂 扩散剂 列克钠胶 吗啉
6 农药乳化剂 色素炭黑 杀菌剂 吐温 纤维素 纤维素酶
6 亚硫酸钠 亚硝酸钠 亚硝酸钾 亚氯酸钠 亚硫酸氢钠
6 亚硫酸氢钾 亚磷酸三酯 亚麻油 亚硒酸钠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6 阴离子树脂
6 阳离子树脂 羊毛脂 异丙醇 异丙胺 异VC钠 异丁醇 异丁醛
6 异佛尔酮 异辛酸钴 异辛酸锰 异辛酸钾 异辛酸钙 异辛酸铅
6 异辛酸铝 异辛酸锌 异辛醇 异戊醇 早强剂 仲丁醇 仲辛醇
6 有机玻璃 有机膨润土 有机锡 有机硅防水剂 有机硅消泡剂
6 有机原料 再生胶
7 赤磷 赤血盐钠 赤血盐钾 纯苯 纯丙乳液 纯吡啶 芳烃溶剂油
7 纯碱 纯丙乳液 纺织助剂 印染原料 乳胶漆原料 肝素钠吸附树脂
7 汞 花生油酸 还原铁粉 还原剂 还原染料 间苯二酚 间苯二甲酸
7 间对甲酚 间甲酚 间二甲苯 芥酸 芥酸酰胺 抗氧剂 抗静电剂
7 沥青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邻二氯苯 卤片
7 玛瑙树脂 玛瑙粉 没食子酸 尿素 抛光膏 抛光水 吸水树脂
7 辛醇 辛酸亚锡 杨梅栲胶 皂基 皂片 助焊剂 助留剂 阻燃剂
7 阻垢剂 苄叉丙酮 呋喃树脂 吡啶
8 苯胺 苯丙乳液 苯酚 苯甲醇 苯甲醛 苯甲酸钠苯甲酸
8 苯甲酸铵 苯甲酸乙酯 苯甲酸苄酯 苯甲溴铵 苯乙烯 苯乙酮
8 苯扎氯铵 苯扎溴铵 苯酐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 单甘酯
8 单宁酸 沸石粉 固化剂 固色剂 环已酮 环已烷 环烷酸
8 环烷油 环烷酸钴 环烷酸铅 环烷酸锌 环烷酸锰 环烷酸铜
8 环氧树脂 环氧固化剂 环氧丙烷 环氧大豆油环氧氯丙烷
8 环丁砜 季戊四醇 降阻剂 降失水剂 金刚砂金属清洗剂
8 净水剂 净洗剂 凯松 拉开粉 明胶 明矾 乳化剂 乳化硅油
8 乳酸 乳酸钠 乳酸亚铁 乳酸钙 乳酸乙酯 乳糖泡柔剂
8 苹果酸 若丁 叔丁醇 叔丁基过氧化氢 松香 松香胶 松油醇
8 松焦油 松节油 夜光粉 油酸 油酸酰胺 直接染料 油溶颜料
8 油漆原料 建筑原料
9 玻璃原料 保温涂料 保险粉 泵送剂 变性淀粉 变压器油
9 标胶 烟胶 玻璃珠 玻纤布 草酸 草酸钠 草酸钾 草酸钴
9 除垢剂 除锈剂 除油剂 促进剂 氢氟酸 氟硅酸 氟硅酸钠
9 氟硅酸钾 氟化钙 氟化钾 氟化铝 氟化铵 氟化氢铵
9 氟化氢钠 氟化镍 氟化聚乙烯 氟化钠 氟里昂 氟硼酸
9 氟硼酸钠 氟硼酸钾 氟硼酸铅 氟硼酸亚锡 氟橡胶 氟锆酸钾
9 氟锆酸铵 复合稳定剂 骨胶 癸二酸 癸二酸二辛酯 活性炭
9 活化剂 活性白土 活性染料 钠基膨润土 耐火材料 耐晒染料
9 耐酸水泥 耐酸树脂 柠檬酸 柠檬酸钠 柠檬酸铵 柠檬酸钾
9 柠檬酸亚锡二钠
9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 氢氧化铝 氢氧化钡 氢氧化钙 氢氧化镁
9 氢氧化锂 氢氧化锶 氢氧化铈 氢氧化亚镍 氢溴酸 氢氟酸
9 单水氢氧化锂 药用硼砂
9 染料 柔软剂 柔软片 树脂 顺丁橡胶 顺酐 炭黑 钨酸钠
9 香蕉水 香精 香兰素 荧光粉 荧光增白剂 珍珠岩 重铬酸钾
9 重铬酸钠 重铬酸铵 咪唑啉 钛白粉 钛酸酯偶联剂
10 氨基硅油 氨基磺酸 氨基磺酸镍 氨基三甲叉膦酸 氨基树脂
10 氨基乙酸 氨三乙酸 氨水 高苯橡胶 高岭土高锰酸钾
10 高氯化聚乙烯树脂 高压聚乙烯 海藻酸钠 海泡石 海绵镉
10 钾明矾 胶体石墨 胶衣树脂 酒精 酒石酸 酒石酸钠
10 酒石酸钾 酒石酸钾钠 0酒石酸氢钾 酒石酸锑钾 绢白粉
10 绢云母 流平剂 破乳剂 破碎剂 铅粉 润滑剂 润湿剂
10 烧碱 速凝剂 桃胶 陶土 铁粉 铁红 铁黄 特白粉
10 桐油 透明红 消光粉 消泡剂 氧化铝 氧化钙 氧化铬绿
10 氧化聚乙烯 氧化铁红 氧化镁 氧化锌 氧化锑氧化铅
10 氧化铜 氧化亚镍 氧化亚锡 氧化钴 氧化铈 氧化锂
10 氧化铵 造纸助剂 陶瓷原料 造纸原料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10 珠光粉 珠光浆 栲胶 钼铬红 钼酸钠 钼酸铵 钼酸锂 氧化锌
11 蛋白酶 淀粉酶 堵漏剂 酚醛树脂 铬粉 铬酸钾 铬酸钠
11 铬酸酐 铬雾抑制剂 硅油50-10000 硅灰石粉 硅胶 硅溶胶
11 硅烷偶联剂 硅树脂 硅酸钠 硅酸乙酯 硅酸锆 硅酮 硅酸铝
11 硅酸钾 硅微粉 硅橡胶 硅脂 硅藻土 黄丹东 黄糊精
11 黄血盐钾 黄血盐钠 黄原胶 黄药 混丙醇 混丁醇 混合醇
11 减水剂 铝粉 偏硅酸钠 偏钒酸钠 偏钒酸铵 偏硼酸钠
11 铝银浆 铝银粉 铝镁合金粉 铝酸酯偶联剂 清洗剂 深铬黄
11 渗透剂T(JFC.等) 酞菁兰 酞菁绿 铜金粉 甜菜碱 甜蜜素
11 脱硫剂 脱墨剂 脱氧剂 脱漆剂 脱脂剂 维生素C 硒粉
11 维生素A 维生素B 维生素D 维生素E 维生素B1
11 液碱 液体石蜡 萤光增白剂 萤石粉 萜烯树脂脲醛胶
11 喹啉 羟乙基纤维素 羟基乙叉二磷酸 羟乙基纤维素 铵明矾
11 粘合剂 维生素C
12 氮酮 氮化硼 氮化钛 道路剂 短切毡 富马酸 富马酸二甲酯
12 锅炉除垢剂 锅炉清灰剂 滑石粉 缓凝减水剂 缓蚀阻垢剂
12 焦磷酸钾 焦磷酸铜 焦磷酸镍 焦磷酸钠 焦亚硫酸钠 联苯胺黄
12 硫代硫酸钠 硫化钡 硫化黑 硫化剂 硫化碱 硫化钠
12 硫化锑 硫化镉 硫化亚铁 硫酸 硫磺粉 硫磺片 硫氢化钠
12 硫氰酸钠 硫氰酸钾 硫氰酸铵 硫酸钡 硫酸钾硫酸铝
12 硫酸钠 硫酸钙 硫酸镁 硫酸锰 硫酸铁 硫酸钴 硫酸铵
12 硫酸氢钠 硫酸氢钾 硫酸亚铁 硫酸亚锡 硫酸镉 硫酸铜
12 硫酸镍 硫酸锌 硫脲 氯丁胶 氯丁橡胶 氯丁胶乳 氯仿
12 氯化苯 氯化铬 氯化聚乙烯 氯化铝 氯化镁 氯化钠 氯化镍
12 氯化锰 氯化铜 氯化亚铜 氯化亚锡 氯化亚砜 氯化橡胶
12 氯化钴 氯化钯 氯化苄 氯化锶 氯化银 氯化铈
12 氯化钙 氯化钡 氯化钾 氯化石蜡 氯化锌 氯乙酸
12 氯磺化聚乙烯 氯酸钠 氯酸钾 氯化铵 葡萄糖 葡萄糖酸钙
12 葡萄糖酸钠 葡萄糖酸锌 葡萄糖酸镁 葡萄糖酸钾 湿强剂
12 硝化棉 硝酸钠 硝酸钾 硝酸钡 硝酸铬 硝酸镁 硝酸铝
12 硝酸锰 硝酸钙 硝酸锌 硝酸铜 硝酸镍 硝酸铁 硝酸铅
12 硝酸银 硝酸铵 硝酸钴 硝酸锶 硝基甲烷 锌粉锌锭
12 硬脂酸 硬脂酸酰胺 硬脂酸钡 硬脂酸锌 硬脂酸铝 硬脂酸铅
12 硬脂酸钠 硬脂酸钙 硬脂酸镁 硬脂酸镉 硬脂酸丁酯 植酸
12 植物油酸 紫处线吸收剂 棕榈蜡 棕榈油 棕榈酸异辛酯
12 铸石粉 锂基脂 锆英 锆英粉 锆英砂
13 碘 碘化钾 碘化钠 碘化汞 碘化银 碘酸钾 蜂蜡 赖氨酸
13 锚固剂 煤油 煤焦油 锰粉 催化剂 蓖麻油 硼砂 硼酸
13 硼酸锌 硼氢化钾 硼氢化钠 塑料增白剂 塑料颜料 微晶蜡
13 微晶纤维素 锡粉 锡酸钠 新洁尔灭 新戊二醇絮凝剂
13 蒸馏水 蒽昆 溴素 溴化钠 溴化钾 溴化铵 溴化锂 溴酸钾
13 溴酸钠 溴氢酸 溴乙烷 微沫剂 群青 溶剂油 羧甲基淀粉
13 羧丙基甲基纤维素 羧甲基纤维素素 聚氨酯发泡料 聚丙烯酰胺
14 聚氨酯 聚丙烯 聚丙烯酸 聚丙烯酸钠 聚丙烯酸钾
14 聚丙烯酸树脂 聚甲醛 聚乙烯 聚苯乙烯 聚磷酸铵
14 聚氯乙烯树脂 聚四氟乙烯 聚碳酸酯 聚酯切片 聚酯薄膜
14 聚酯树脂 聚维酮碘 聚酰胺树脂 聚醚 聚乙二醇 聚乙烯醇
14 聚乙烯蜡 聚乙烯醇缩丁醛 腐植酸钠 腐植酸钾 镀锌添加剂
14 镀锌光亮剂 镀镍光亮剂 镀铜光亮剂 褐煤蜡碱性染料
14 碱性玫瑰精 精甲醇 精奈 精碘 模具硅橡胶 模具胶 精炼剂
14 镁粉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氢钾 碳酸氢铵 碳酸钾 碳酸钡
14 碳酸钙 碳酸镁 碳酸锰 碳酸锌 碳酸锂 碳酸铜 碳酸镍
14 碳酸钴 碳酸铈 碳酸锶 碳纤维 稳定剂 酸性染料 漂粉精
14 漂白粉
15 醋酸 醋酸钡 醋酸钠 醋酸钾 醋酸镁 醋酸铬 醋酸镍
15 醋酸铜 醋酸铵 醋酸铅 醋酸锌 醋酸钴 醋酸甲酯 醋酸丁脂
15 醋酸乙烯 醋酸乙酯 醋酸正丙酯 醋酸异辛酯醋丙胶乳
15 醋酸丁酸纤维素 醇酸树脂 糊精 黄糊精 镍板 镍粉
15 橡胶原料 橡胶大红 橡宛栲胶 颜料 镉红 镉黄 樟脑
15 樟脑粉 醇酯12 增稠剂 增塑剂 增亮剂 增粘剂 增强剂
15 增白剂
16 薄荷脑 薄荷油 磺化酚醛树脂 磺化单宁 磺化褐煤 磺化煤
16 磺基水杨酸 磺化油 磺酸钠 磺药 磺酸 霍霍巴油 膨润土
16 膨化剂 膨胀石墨 膨胀止水条 膨胀剂 糖钙 糖醛 糖精
17 糠醛 糠醇 磷酸 磷化液 磷化粉 磷化表调剂磷酸钙
17 磷酸钠 磷酸铝 磷酸三钠 磷酸三钾 磷酸二氢钠 磷酸二氢钾
17 磷酸二氢钙 磷酸二氢铝 磷酸二氢镁 磷酸二氢锌 磷酸二氢铵
17 磷酸氢二钠 磷酸氢二钾 磷酸氢二铵 磷酸氢二锌 磷酸氢二钙
17 磷酸氢钙 磷酸氢镁 磷酸一铵 磷酸二铵 磷酸脲 磷铬酸锌
17 磷酸锌 磷酸三乙酯 磷酸三甲酚酯 磷酸三苯酯 磷酸三甲苯酯
17 磷酸三氯乙酯 磷酸乙酯 磷酸三丁脂
丁酰胺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式是C4H9NO,化学结构式如下:
丁酰胺,一种化学品,分子量是87.12,是白色针状结晶。异丁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单体,可作为医药、有机颜料的中间体。异丁酰胺也是合成治疗艾滋病治疗药物利托那韦的重要中间体和硫代异丁酰胺的重要中间体。
扩展资料
实验室合成:
由异丁酸经氯化得到异丁酰氯后,再经酰胺化而得。将异丁酰氯在强烈搅拌下滴加到浓氨水中,控制加料速度,使温度不超过15℃。
加完后再搅拌1h,将混合物在减压下蒸发至干,残留物为异丁酰胺和氯化铵。向残留物中加入乙酸乙酯,煮沸10min,过滤,再经真空干燥而得成品。
生物合成:
腈水合酶催化腈类物质与水反应生成酰胺类物质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效率高,选择性好,产品易于精制且不含有害杂质的特点。
在50L搅拌反应釜中加入19L去离子水、1L发酵液,反应温度控制在20℃,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异丁腈连续地加入到反应釜中,起始流量为0.7mol/h,按照反应液中异丁腈的浓度不超过0.4mol/L的标准对异丁腈的流量进行动态调整;
当分析反应液中异丁酰胺的浓度达到30%时,停止向反应釜中加入异丁腈,当反应液中不含有异丁腈时,停止反应进行。将反应液用10000D的超滤膜进行过滤,再用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精制,最后通过浓缩结晶获得异丁酰胺晶体。
在0.05MPa、70℃条件下干燥6h,即可获得纯度在99. 9%以上的异丁酰胺,经分析计算异丁腈的转化率可达100%,产品收率在98%以上。
生物法合成异丁酰胺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转化率高,产品中含有害杂质少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医用异丁酰胺的制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丁酰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异丁酰胺
合成噻二唑类物质卢增辉(站内联系TA)主要是给你合成的产品提供
乙酰乙酸乙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极广。例如,可用于合成吡啶、吡咯、吡唑酮、嘧啶、嘌呤和环内酯等杂环化合物。
加入三氯化铁,显色的是乙酰乙酸乙酯;乙酰乙酸乙酯存在酮式与烯醇式的互变异构,其中烯醇式可与三价铁离子络合产生紫色。加入碘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黄色沉淀的是2-丁酮。
加入碘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黄色沉淀的是丁酮;发生碘仿反应,生产碘仿(CHI3)。
取三种物质少许,分别加入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产生气泡的是草酰乙酸乙酯(含羧基),丁酮和乙酰乙酸乙酯鉴别方法有许多:加三氯化铁、金属钠都可以。再取其余两种少许,加三氯化铁,显紫色的是乙酰乙酸乙酯,或者再取其余两种少许,加金属钠,产生气泡的是乙酰乙酸乙酯。
扩展资料:
乙酸的羧基氢原子能够部分电离变为氢离子(质子)而释放出来,导致羧酸的酸性。乙酸在水溶液中是一元弱酸,酸度系数为4.8,pKa=4.75(25℃),浓度为1mol/L的醋酸溶液(类似于家用醋的浓度)的pH为2.4,也就是说仅有0.4%的醋酸分子是解离的。
乙酸的晶体结构显示 ,分子间通过氢键结合为二聚体(亦称二缔结物),二聚体也存在于120℃的蒸汽状态。二聚体有较高的稳定性,已经通过冰点降低测定分子量法以及X光衍射证明了分子量较小的羧酸如甲酸、乙酸在固态及液态,甚至气态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当乙酸与水溶和的时候,二聚体间的氢键会很快的断裂。其它的羧酸也有类似的二聚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酸
乙酰乙酸乙酯跟氯化铁反应颜色为紫色。
乙酰乙酸乙酯存在酮式与烯醇式的互变异构,其中烯醇式可与三价铁离子络合产生紫色。
用稀酸或稀碱水解时,生成丙酮、乙醇和二氧化碳。在强碱作用下,生成两分子乙酸和乙醇。催化还原时生成β-羟基丁酸。新蒸馏的乙酰乙酸乙酯中,烯醇式占7%,酮式占93%。将乙酰乙酸乙酯的乙醇溶液冷却至-78ºC时,析出结晶状态的酮式化合物。若将乙酰乙酸乙酯的钠衍生物悬浮于二甲醚中,在-78℃时通入略少于中和量的干燥氯化氢气体,可得到油状的烯醇式化合物。
也可用乙酸乙酯自缩合反应,具体步骤如下:
将250g金属钠加入4240mL乙酸乙酯中,开始反应很慢,需在水浴上温热,一旦反应开始就十分猛烈,需进行冷却。回流反应后蒸馏回收乙酸乙酯。加入1375mL 56%的乙酸溶液搅拌回流,加入250g食盐,分出油状物,用乙醚提取,从提取液回收乙醚,用10%碳酸氢钠溶液洗至无酸性。用氯化钙干燥后,减压蒸馏,收集76~78ºC/2.4kPa馏分即为成品,收率接近30%。
精制方法:易含杂质有游离的酸、醇和丙酮。精制时用碳酸钾或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蒸馏。
一.香精香料的定义
色,香,味,形是衡量食品质量的四个重要指标。
香仅居其次,好的香味能强烈的控制人的食欲。使人一闻到就想吃。
香料—一些来自自然界动,植物的或经人工单离,合成而得到的发香物质叫香料。香精——以香料为原料,经调香,有时加入适当的稀释剂配成的多成分的混合体叫香精。
二.香料的分类
1.天然香料:动物性香料,植物性香料
(1)动物性香料:品种少,到目前为止,仅发现麋鹿,灵猫,海狸三种动物及抹香鲸胃内分泌的一种龙诞香。
这类香料在浓烈时带有不适的臭气,但是稀释后则发出优美的香气,且留香力较强,高级
香精中常作为定香剂。
(2)植物性香料:如橙油,来自于甜橙果皮,用水蒸气蒸馏法,压榨法或用磨桔机轧制提取。柠檬油,从柠檬果皮中通过压榨或蒸馏而得。
2.人工香料:单离香料,合成香料
(1)单离香料:以天然香料为原料,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分离出来的较单一的成分。
(2)合成香料:以单离香料及煤焦油系成分为原料,经复杂的化学变化而制得的产品。
五.香精在食品中的作用
1.辅助作用:原来具有香气的产品,香气浓度不足,所以选用与其香气相适应的香精,来辅助香气。
2.稳定作用:天然产品香气受季节,地区,气候,土壤,加工条件影响,导致香气不稳定,加香后可保持每批产品基本稳定。
3.补充作用:补充加工过程中损失的一部分香气。
4.矫味作用:药味
5.赋香作用:一些产品本身没有香味,可选择一定香型的香精,使产品有一定的香味。
6.替代作用:直接用天然品作为香味源有困难,采用香精替代或部分替代。
七.香精使用是应注意的问题
1.用量:量多量少都不好,通过反复的实验调节,最终决定于当地消费者的口感。
1.均匀性:分散均匀,才能使香味一致哦。
2.其他原料的用量:其他原料的质量影响香味效果。水处理不好,劣质糖等本身具有较强的气味,使香精香味受影响而降低了质量。
3.碳酸比的配合:糖酸比配合恰当,香味效果较好。如柠檬饮料中酸低,再多的香精也其不到应有的效果。
5.温度:温度高,香精挥发。
八.香精的检测方法
1.色泽:试样与标样置于同体积的比色皿至同刻度,评比色泽。
2.香气:闻香纸,蘸取试样与标样约1~2厘米,品香,辨别其在挥发过程中全部香气是否与标样相符,有无异杂气,除头香外,还应评定体香和尾香。
3.香味:糖酸水,8~12克蔗糖,0。1~0。16克柠檬酸,试样0。1克,定容100毫升。
盐水,0。5克盐,0。1克试样,定容至100毫升。
4.相对密度:各种物质都有一定的比重,当物质纯度变化时,比重也随之改变。故测定比重是检测物质纯度与否或溶液浓度大小的一种方法。
5.折射率:折射率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性质,不同物质有不同的折射率,对同一种物质而言,折射率的大小取决于该物质的浓度大小,故测定折射率的大小可反映其均一程度和纯度。
6.澄清度:试样与标样分别置于相同大小的比色皿中,无色背景下,目测观察是否澄清透明,有无杂质。
食用香精
北方水果香精
杏仁香精
杏仁肉呈白色,焙炒后能产生特殊的香味。杏仁香气以苯甲醛、甲基苯甲醛为主香,辅以
豆香等香气,而如
果能适量使用三甲基吡嗪、2-乙酰基吡咯等烘烤香,则香气更加逼真。
配方1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苯甲醛40.0桃醛0.2
香兰素1.0植物油57.8
洋茉莉醛1.0
配方2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苯甲醛7.695%乙醇52.0
洋茉莉醛0.2蒸馏水40.0
香兰素0.2
桃子香精
配方1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十一内酯500庚酸乙酯50
乙酸戊酯150丁酸乙酯50
甲酸戊酯50戊酸乙酯50
苯甲醛10香兰素100
肉桂酸苄酯40
配方2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苯甲醛3?-癸内酯120
香兰素42-甲基丁酸126
苯甲醇13内酯香基40
芳樟醇17酯香基182
桃醛66乙醇429
葡萄香精
葡萄的香气是以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和N-甲基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为特征香气,辅以酒香、果
青香、玫瑰样花
香、糖甜香,再配合以酯类果香组成。
配方1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庚酸乙酯1.05桂酸乙酯0.004
邻氨基苯甲酸甲酯0.11香叶油0.003
水杨酸甲酯0.02紫罗兰酮0.003
杨梅醛0.10乙酸乙酯15.17
香柠檬油0.63老姆醚2.56
肉豆蔻油0.0695%乙醇58.35
香紫苏油0.04蒸馏水20.85
甜橙油萜1.05
配方2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乙酸乙酯25甜橙萜3
乙酸异戊酯2.5草莓醛0.2
丁酸乙酯3乙基香兰素0.3
丁酸异戊酯5.5麦芽酚0.1
苯甲酸乙酯3香叶油0.7
水杨酸甲酯3橙叶油3
桂酸乙酯1.5丁香油0.7
邻氨基苯甲酸甲酯22.5植物油25.7
甲基紫罗兰酮0.3
苹果香精
苹果香精是一种青甜香韵的果香型香精。传统的苹果香精以玫瑰香韵来拟其甜香韵,以乙
酸苄酯、芳樟醇等
衬托其青香,以异戊酸异戊酯、异戊酸乙酯作为苹果特征果香,并再辅以乙酸乙酯、丁酸
异戊酯、乙酸异戊
酯、丁酸乙酯和柠檬醛来丰满果香。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异戊酸异戊酯110异戊酸苯乙酯0.2
柠檬醛(97%)1十九醛0.2
苯甲醛1冷榨橘子油1
甲酸香叶酯0.5BHA0.1
丁酸异戊酯15甲酸戊酯1
香兰素1甘油20
乙酰醋酸乙酯11醋酸乙酯22
异戊酸乙酯22蒸馏水120
说明本品为无色透明液体,溶于水,具成熟的苹果香味,主要用于汽水、冰棒、雪糕等
的加香,加香量一般为0.05%~0.15%。
樱桃香精
樱桃的香气是由特征果香为主,辅以甜、辛香,再用果香以丰满整体香气,一些天然精油
类原料起圆润与修饰作用。特征果香常用的是苯甲醛、甲基苯甲醛和它们的甘油缩醛、苦杏仁油等,辅以香兰素、丁香油、大茴香醛等甜、辛香气,常用甜橙油、柠檬油、橙花油、玫瑰油、康酿克油等修饰、圆润整体而得到樱桃香精。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乙酸乙酯2.118橙叶油0.06
丁酸乙酯0.48甜橙油0.30
丁酸戊酯0.84桃醛0.012
甲酸戊酯0.30苯甲醛0.48
乙酸戊酯0.30洋茉莉醛0.30
大茴香醛0.06庚酸乙酯0.12
香兰素0.18苯甲酸乙酯0.24
桂醛0.0395%乙醇70.00
丁香油0.18蒸馏水14.00
配方2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丁二酮0.50异戊酸桂酯0.2
异戊酸乙酯2.50丁酸0.5
乳酸乙酯20.0
甲基苯甲醛(三个异构体
混合物)
8.0
苯甲醛32.5水杨酸甲酯0.1
乙酸对甲苯酯7.0草莓醛4.0
庚炔羧酸甲酯0.2桃醛(纯)0.3
肉桂油3.5香兰素10.0
大茴香醛3.0乙基香兰素0.5
丁香酚0.710%鸢尾浸膏0.5
乙酸大茴香醇酯2.5丙二醇3.5
制备上述混合物以10%比例混入丙二醇。
草莓香精
配制草莓香精常以清香韵、甜香韵和酸香韵组成。草莓香精一般都以草霉醛(3-甲基-3-
苯基缩水甘油酸乙酯)和3-苯基缩水甘油酸乙酯为主香。清香常用庚炔羧酸甲酯、辛炔羧酸甲酯、乙酰乙酸乙酯、乙酸苄酯、
茉莉净油、橙花油、紫罗兰叶净油等;甜香则常用玫瑰花油、玫瑰醇、香叶醇、苯乙醇、
橙花醇、桂酸酯类、紫罗兰酮、麦芽酚、乙基麦芽酚、橙花醇、香兰素、乙基香兰素以及2,5-二甲基-4-羟基-3(2H)呋喃酮等;再用乙酸、丁酸、草莓酸、浆果酸和2-甲基戊酸等作为酸香韵,然后,加入酯类等果香来丰满果香韵。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壬酸乙酯5.0香兰素5.0
月桂酸乙酯20.0乙基香兰素2.0
异丁酸桂酯10.0异丁酸乙酯100.0
丁二酮0.5异戊酸乙酯50.0
乙酸枯名酯10.0庚酸乙酯10.0
桃醛50.0草莓醛10.0
覆盆子酮3.0草莓酸3.0
乙酸乙酯2.095%乙醇207.5
ß-紫罗兰酮10.0丙二醇500.0
麦芽酚2.0
山楂香精
山楂香气是由酸香、甜香和青香组成。酸香是由2-甲基丁酸、2-甲基戊酸、草莓酸、浆果
酸、乙酸、已酸等组成;甜香由玫瑰油、香叶油、玫瑰醇、香叶醇、β-突厥烯酮、丁香油、秘鲁浸膏、鸢尾浸膏等组成;再修饰以青香,用叶醇、乙酸叶醇酯、反-2-已烯醇、乙酸反-2-已烯酯、芳樟醇氧化物等。最后整体圆和以天然的山楂提取物,这样就组成了山楂香精。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香叶醇0.2芳樟醇氧化物0.2
玫瑰醇0.5丁酸乙酯2.5
玫瑰花油0.52-甲基丁酸乙酯4.0
2-甲基丁酸1.5柠檬油1.0
草莓酸0.3乙酸乙酯2.0
乙酸0.2山楂酊70.0
鸢尾凝脂0.895%乙醇12.0
丁香油1.2蒸馏水3.0
叶醇0.1
杏子香精
杏子香精常以橙花油、茉莉油、玫瑰油、苦橙叶、紫罗兰等或相应的合成香料来体现其花
香。再以苦杏仁油、苯甲醛、甜橙油、柠檬油、乙酸乙酯、丁酸乙酯、戊酸乙酯、乙酸戊酯、丁酸戊酯、戊酸戊酯、已酸烯丙酯、庚酸烯丙酯、环已基已酸烯丙酯、桂酸乙酯、桂酸丙酯、γ-壬内酯、γ-十一内酯等合成香料组合成果香。而脂蜡气可用较高级的脂肪醇(庚醇、辛醇、壬醇、癸醇等)及其酯类以及较高级的脂肪酸的酯类获得。同时适量添加天然康酿克油、已酸乙酯、庚酸乙酯、辛酸乙酯等可增加圆熟感。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环已基已酸烯丙酯0.2香叶油0.5
苦杏仁油(苯甲醛)11.5茉莉油9.5
乙酸戊酯7.5橙花油18.5
丁酸戊酯7.5玫瑰油3.0
甲酸戊酯10.0柠檬油5.0
戊酸戊酯15.0甜橙油10.5
桂皮油(斯里兰卡)0.5苯乙酸异戊酯0.1
乙酸乙酯14.5桂酸丙酯0.2
丁酸乙酯4.5?-十一内酯200.0
戊酸乙酯50.0香兰素85
已酸乙酯10.0溶剂527
a-紫罗兰酮9.5
生梨香精
生梨的香气很淡,只有一些著名品种如洋梨、香梨、砀山梨等香气相对稍浓些。配制生梨
香精常以香柠檬油、乙酸异戊酯等作为其特征果香,再配合以玫瑰、丁香、鸢尾和香兰素等甜香,乙酸苄酯、芳樟醇等清香,辅以丁酸乙酯、乙酸乙酯、甜橙油、壬酸乙酯等果实、酒香香韵,这样就组成了生梨香精。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丁香酚0.08庚酸乙酯0.04
橙叶油0.30丁酸乙酯2.00
香柠檬油0.80乙酸乙酯3.43
乙基香半素0.30乙酸戊酯2.00
甜橙油1.0095%乙醇75.00
桃醛0.04蒸馏水15.00
丁二酮(10%乙醇)0.01
甜橙油1
甜瓜香精
甜瓜的香气以青香韵、甜香韵和果香韵组成。果香常用甲酸乙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
丁酸乙酯、丁酸戊酯、戊酸乙酯、戊酸戊酯、苯甲醛、十六醛、柠檬油等组成;甜香常以香兰素、麦芽酚、桂酸甲酯、桂酸苄酯、紫罗兰酮、丁香油等拟制;而清香常用庚炔羧酸甲酯、辛炔羧酸甲酯、乙酸苄酯、甲酸苄酯、苯乙醛等组合而成。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桂酸甲酯1香兰素5
桂酸苄酯1苯乙醛2
大茴香醛1苯甲醛苄酯10
邻氨基苯甲酸甲酯2壬酸乙酯15
十六醛2柠檬油10
甲酸乙酯20戊酸乙酯40
戊酸戊酯30丙二醇531
丁酸戊酯30蒸馏水300
南方水果香精
椰子香精
椰子香精常以γ-壬内酯(也称椰子醛)作为主体香料,再以香兰素、乙基香兰素增加香
草甜香,又以庚酸乙酯、已酸、辛醇赋以油脂气和酒香。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椰子醛2.50丁香油0.25
?-壬内酯0.50苯甲醛0.25
香兰素1.00植物油95.5
香蕉香精
香蕉香精常以乙酸异戊酯、丁酸异戊酯、乙酸乙酯等拟香蕉的特征香气,以甜橙、柠檬等
柑橘类精油增强其天然新鲜感,以丁香油、香兰素等作为其留香的甜香,同时适量使用丁酸乙酯、乙酸丁酯等以丰满果香韵。
配方1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苯乙醛2.0柠檬醛0.5
老姆醚2.0肉桂油0.5
丁酸乙酯2.0丁香酚0.2
乙酸丁酯3.0异丁酸桂酯0.8
2,3-异已二酮1.0草莓醛4.0
乙酸异戊酯1.0乙基香兰素1.0
丁酸异戊酯33.0玫瑰香精①0.5
庚酸乙酯10.0丙二醇38.5
①玫瑰香精的组成。
配方2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乙酸乙酯0.375乙酸丁酯1.5
甜橙油0.75丁香油0.225
乙酸戊酯8.25橙叶油0.075
丁酸乙酯1.5香兰素0.075
丁酸戊酯2.25丙三醇5
蒸馏水15酒精75
柠檬香精
配制柠檬香精用柠檬油,它主要有:宁烯、月桂烯、松油烯、α-蒎烯、β-蒎烯、α-松
油醇、芳樟醇、橙花
醇、正辛醇、辛醛、壬醛、癸醛、十一醛、香茅醛、柠檬醛、乙酸辛酯、乙酸癸酯、乙酸
香茅酯、乙酸香叶
酯、乙酸橙花酯、乙酸芳樟酯等。其中宁烯等萜烯类化合物约占到90%以上,它们的水溶
性很差,所以在水
溶性的柠檬香精中必须除去它们。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柠檬油15.0柠檬醛8
95%乙醇68.4乙酸芳樟酯1
水31.6乙酸香茅酯0.5
辛醛0.570%乙醇90
制备将柠檬油与95%乙醇混合,再将水加在乙醇和柠檬油的混合物中,搅拌均匀,静置
48h,分去上层的柠
檬油萜(可用作油质柠檬香精)。在留下的水层中加入其余组分。
甜橙香精
甜橙中的挥发性香味成分主要有:宁烯、α-蒎烯、β-月桂烯、凡伦西亚桔烯、正丁醇、
正辛醇、顺-3-已烯
醇、香茅醇、香叶醇、橙花醇、芳樟醇、α-松油醇、4-松油烯醇、已醛、辛醛、壬醛、
癸醛、柠檬醛、乙
酸、已酸、乙酸乙酯、丁酸乙酯、丁酸丁酯、已酸乙酯、3-羟基已酸乙酯、3-羟基辛酯乙
酯、乙酸香茅酯、
乙酸香叶酯、乙酸橙花酯、乙酸芳樟酯、芳樟醇氧化物等。
调配甜橙香精就是以冷压甜橙油或橙汁精油为主原料,采用低浓度乙醇萃取除萜工艺制
得。
配方1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10倍甜橙油5BHA适量
5倍甜橙油3.5变性淀粉12
甜橙醛0.5苯甲酸钠1
瓦伦烯0.05柠檬酸适量
癸醛0.05色素适量
酯胶6蒸馏水80
说明本品为橙红色不透明浊液,溶于水,具新鲜的天然甜橙香味,主要用于汽水的加香,
加香量一般为
0.1%左右。
配方2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95%乙醇40.095%乙醇29.0
甜橙油20.0癸醛0.01
蒸馏水30.0柠檬醛0.05
菠萝香精
菠萝香精主要由菠萝的特征果香、香草香、焦糖香、酒香等组成。
配方1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丁酸乙酯3.02-甲基丁酸乙酯4.0
乙酸乙酯3.03-甲硫基丙酸乙酯0.5
已酸乙酯2.0环已基丙酸烯丙酯1.9
丁酸甲酯3.015%菠萝呋喃酮15.0
乙酸戊酯0.595%乙醇53.0
已酸烯丙酯1.0蒸馏水19.0
柠檬醛0.1
荔枝香精
荔枝香精常以甜香韵、青香韵、果香韵和修饰香气组成。其甜香韵以玫瑰甜和焦糖甜香为
主,常可用香叶
油、玫瑰醇、香叶醇、苯乙醇、橙花醇、异丁酸苯乙酯、异丁酸橙花酯、玫瑰花油和玫瑰
甜香和麦芽醇、乙
基麦芽醇等焦糖香,再配合以紫罗兰酮、桂酸甲酯、桂酸乙酯等组成荔枝甜香。青香常用
甲酸苄酯、乙酸苄
酯、芳樟醇、乙酸芳樟醇、茉莉净油等茉莉清香。果香常用柠檬油、柠檬醛、丁酸乙酯、
丁酸丁酯、异丁酸
乙酯来拟制。再修饰以薄荷酮、乙酸葛缕酯、乙酸二氢葛缕酯等凉木香,乙酰基噻唑、乙
酰基吡嗪等炸玉米
香气以及二甲基硫醚、二甲基二硫醚等特征头香。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香叶油0.2乙酸芳樟酯0.5
玫瑰醇2.0乙酸二氯葛缕酯1.2
香叶醇0.5薄荷酮0.4
乙酸玫瑰酯0.8异丁酸桂酯0.6
异丁酸香叶酯0.3乙酰基吡嗪0.05
异丁酸苯乙酯0.2乙酰基噻唑0.05
异丁酸橙花酯0.5香兰素0.05
玫瑰醚1.2苯甲醇63.4
麦芽醇5.0柠檬油1.5
乙基麦芽醇15.0柠檬醛0.1
乙酸苄酯4.0丁酸乙酯0.05
芳樟醇1.5二甲基硫醚0.4
无花果
无花果为桑科中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夏季开花,秋季果熟,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花托
可生食,味美可
口。香气特殊。精油的主要成分有异戊酸异丁酯、3-羟基-α-丁酮等。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乙酸乙酯510%丁香酚5
柠檬油2510%乙基香兰素5
异戊酸香叶酯15巧克力豆酊剂8
苏合香膏510%葫芦巴豆酊剂10
康酿克油2槭树香精①30
10%角豆(Ceratonia
siliqua)酊剂
300菠萝原汁②250
丁酸乙酯1050%柠檬酸
异戊酸苯乙酯5
①槭树香精组成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角豆(Ceratoniasiliqua)酊
剂
300香紫苏酊剂30
圆叶当归酊剂1210%苯乙酸乙酯1
胡芦巴香树脂6
Ethone(10%a-甲基大茴香
烯基丙酮,奇华顿产)
2
10%香豆素(Substitute)15香兰素4
转化糖100焦糖色30
蒸馏水500
②菠萝原汁制作如下:将300kg菠萝在压榨机上榨出汁液,加入0.45kg果胶酶并静置
过夜,在室温下在离心机上分离去果胶,在真空下将此汗液浓缩至76L。用80%~100%
的异丙醇洗涤已榨过的果肉,回收异丙醇后并真空浓缩至8L,与上述的处理的汁液混合,
并加16L95%的食用酒精即可。
杨梅香精
杨梅为杨梅科杨梅的果实,成熟时香气以酸甜为主。配制杨梅香精可以草莓样的酸甜香气
为主体,辅以奶
香、酒香和特殊的水果香气。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乙酸乙酯3杨梅醛5
乙酸异戊酯2桃醛0.2
乙酸苄酯0.5十九醛0.3
丁酸乙酯4紫罗兰酮0.5
丁酸戊酯1.5麦芽酚0.03
桂酸甲酯0.1戊酸乙酯0.5
邻氨基苯甲酸甲酯0.02植物油82.5
水杨酸甲酯0.3
覆盆子香精
覆盆子香气具有似紫罗兰、茉莉和玫瑰韵调的柔和青甜果香。调配覆盆子香精通常都以紫
罗兰酮和草莓醛为
基础,饰以茉莉、玫瑰等花香,同时适当添加已醇、叶醇及其酯类,可增强果实的青鲜香
感。加入覆盆子酮
可赋予香精真实的覆盆子果香,结合使用鸢尾凝脂更可以增强天然感。
配方1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乙酸乙酯30.0柠檬油6.5
乙酸戊酯250.0麦芽酚1.5
丁酸乙酯37.0二甲基硫醚0.5
丁酸戊酯7.5鸢尾凝脂30.25
邻氨基苯甲酸二甲酯0.5玫瑰醇5.0
甲基苯基甘油酸乙酯10.0?-十一内酯5.0
香叶醇6.5香兰素43.0
覆盆子酮8.0溶剂450.0
a-紫罗兰酮10.0大茴香脑0.25
10%茉莉净油3.5
橘子香精
配方1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橘子香精(油相)10环糊精(稳定剂,水相)15
乙酸异丁酸蔗糖酯(油相)10蒸馏水50
阿拉伯树胶(水相)15
配方2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柠檬醛0.1广柑油(除萜)10
癸醛0.01甜橙油5
黑香豆酊0.5丙三醇5
蒸馏水35酒精(95%)60
西方风味香精
咖啡香精
咖啡香精是以咖啡酊或咖啡浸膏为基础,再配以少量能增强其香气的香料,如2-糠基硫醇、
甲基环戊烯醇酮、麦芽酚、丁二酮等等。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咖啡酊577.5丁二酮1.0
戊二酮4.0异丁香酚1.0
甲基乙基乙醛4.0愈创木酚0.4
乙酸3.0甲基硫醇0.6
吡啶3.0糠硫醇0.3
戊酸2.0辛醇0.2
甲基糠醛2.0丙二醇400.0
糠醛1.0
可乐香精
常见的可乐型香精以果香和辛香所组成。果香常用蒸馏白柠檬油、冷榨柠檬油、甜橙油为
主;另外,辛香则
常用肉桂油、斯里兰卡桂皮油、桂叶油、丁香油、大茴香油、肉豆蔻衣油、肉豆蔻油、小
豆蔻油,还常用些
橙花油、白兰花油、玳玳花油、玫瑰花油等花香进行修饰。
配方1
蒸馏白柠檬油210a-松油醇10
白柠檬油(5倍)201%龙脑2
甜橙油20薄荷脑10
柠檬油20异戊醇5
肉桂油1095%乙醇60
斯里兰卡桂皮油5三醋酸甘油酯626
姜油2
可可香精
可可香精常为可可粉、可可种皮(可可壳)萃取物为主香,再和合以香草香组成的。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可可壳酊45.0香兰素4.5
可可粉酊45.095%乙醇5.5
巧克力香精
巧克力是以从可可豆中分离出的可可脂为主,加上牛奶、奶油、糖等调配而成的。巧克力
香精大都采用可可
浸出物,另外再加入香兰素和奶油香来配制。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二甲基硫醚1.0香兰素15.0
乙酸异丁酯1.0?-丁内酯5.0
乙酸苯乙酯0.5苯乙酮0.5
10%丁二酮0.5苯甲醛1.0
50%糠醛0.5苯乙酸2.0
异戊醇1.0麦芽酚3.0
异丁醛8.0乙醛2.0
异戊醛15.0可卡醛(Cocal,IFF)5.0
苯乙醇8.0丙二醇31.0
非瓜果香精
蜂蜜香精
一般蜂蜜香精常以苯乙酸和苯乙酸乙酯、苯乙酸异丁酯、苯乙酸苯乙酯等苯乙酸酯类作为
其特征的密甜香
韵,适量配合以洋茉莉醛、香兰素、乙基香兰素、大茴香醛等豆甜香韵,有时头香上适量
使用壬酸乙酯等酿
甜香,以及果甜香气组成。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甲基苯乙酮0.375壬酸乙酯31.250
香叶油0.375乙酸戊酯187.000
芹菜籽油0.375乙酸乙酯100.000
乙基香兰素6.000戊酸戊酯250.000
苯乙酸12.00095%乙醇400.000
苯乙酸甲酯12.625
奶油香精
传统的奶油香精习惯上均以香兰素的奶香为主料,辅以少量丁二酮、丁酸等香料而成。这
种配方使用中总感
到偏香草香气,作为奶香则感到单调。随着从天然奶油中找到的挥发性香味成分越来越多,
奶油香精的配制
也有很大变化,现在的奶油香精重视的酸、醇、酯、内酯、醛类的香味平衡。酸类可常用
乙酸、丁酸、已
酸、辛酸、癸酸、十二酸、十四酸等;醇类常用已醇、辛醇、壬醇、癸醇等;酯类常用乙
酸乙酯、丁酸乙
酯、已酸乙酯、辛酸乙酯和癸酸乙酯等;内酯常用γ-壬内酯、γ-癸内酯、δ-癸内酯、
δ-十二内酯等;醛类
常用庚醛、辛醛、壬醛、癸醛等。再与香兰素、麦芽酚等协调并加上丁酰基乳酸丁酯、丁
二酮配制而成奶油
香精。
配方1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丁酸3.5洋茉莉醛0.3
丁二酮1.0丁酸丁酯0.5
甲基香豆素0.5?-十一内酯0.1
香兰素1.5乙醇35.0
丁酸乙酯1.6甘油55.0
丁酸戊酯1.0
配方2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香兰素0.15丁酸乙酯2.25
丁二酮0.75丁酸戊酯0.30
甲基香豆素1.80植物油85.00
丁酸9.75
色拉香精
拉(Salad)即凉拌杂菜(莴苣、萝卜、洋葱、卷心菜、洋山芋等),因此色拉风味料
以辛香料为主(丁
辛、姜辛、桂辛、茴辛等)。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甜橙油30
甘牛至油(Origanum
marjorana)
30
柠檬油3010%芹菜籽油90
芹菜籽油树脂45肉豆蔻油15
鼠尾草油(南斯拉夫产)35时萝油150
龙蒿油35百里香油20
芫荽油25姜油5
姜油树脂10月桂油10
桂叶油(斯里兰卡)20茴香15
众香子油10玉米油325
丁香油100
制备将上述混合物再以10%的比例稀释于玉米油中。
生姜香精
生姜香精常以生姜油为主,再加上丁香油等辛香以改善和谐调生姜的口味,有时也用少量
的酯类香料增强果香。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生姜油树脂52.2甜橙油13.0
冷榨白柠檬油13.095%乙醇354.6
蒸馏白柠檬油13.0蒸馏水541.2
柠檬油13.0
酒用香精
白酒香精
清香型白酒香精
清香型酒的风格是清香纯正,诸味协调,醇甜和顺,余量爽净。其代表酒的品种是汾酒。
它的主体香成分是
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从总酯来说,它比浓香型、酱香型都低,并且突出乙酸乙酯。而已
酸乙酯含量很低。
另外还含有较多的多元醇、丁二酮、2,3-丁二醇等芳香物质。下面是一种清香型仿汾酒的
酒用香精配方:
配方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乙酸乙酯35.0乙酸3.5
丙酸乙酯0.2已酸0.02
丁酸乙酯0.5乳酸1.5
已酸乙酯1.0丙醇1.0
乳酸乙酯14.0异丁醇0.12
正丁醇0.0670%山梨醇2.0
异戊醇0.5甘油10.0
正已醇0.0195%乙醇22.46
丁二酮0.005蒸馏水8.0
2,3-丁二醇0.125
℃,熔点-8
℃,密度1.218,折射率1.451-1.453闪点96
℃,水溶性47.5
g/L
(20
℃时),由氯气、双乙烯酮、乙醇制得,用作医药及农药的中间体。
存放在密封容器内,并放在阴凉,干燥处。储存的地方必须上锁,钥匙必须交给技术专家和他们的助手保管。储存的地方必须远离氧化剂。
可以用塑料容器,也可以用金属容器,一定要密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