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甲苯和萘对应的色谱峰
看极性大小。
极性柱,极性小的先出峰非极性住,极性大的先出峰。用纯的甲苯和萘分别进样,记录保留时间,比较就可以了。
待测组分由色谱柱流出的后通过检测器系统时所产生的响应信号和微分曲线称为色谱峰,或简称峰。
用纯的甲苯和萘分别进样。
区别萘和甲苯的色谱峰的方法是用纯的甲苯和萘分别进样,记录保留时间比较之,就可以了。
萘和甲苯在ODs柱上的作用力大小不等,不同组分的分配比不同,在柱内的移动速率不同。
色谱原理的原理,归根到底是物质与固定相的相互作用使得物质在色谱柱内分离。SE-54是弱极性柱,一方面有利于弱极性的甲苯吸附。另一方面,气相色谱与出峰顺序有关的也属物质的沸点了,甲苯沸点比苯高。这两点就能判断苯先出,甲苯后出。若换成非极性柱,那么就得看温度了。
比如常见的C18色谱柱,常用的方法使用甲苯标定。
色谱条件是:
流动相:乙腈-水(65:35)
波长:254nm
柱温:常温
样品:甲苯(稀释1000倍)这个具体稀释倍数我不记得了,峰高合适就可以。
溶剂:流动相
标定的结果一般只有一个比较大的色谱峰,就是甲苯的峰。然后在报告里去找它的理论塔板数。一般来说比较好的新色谱柱,理论板数可以过20000,一般一点的起码也能过18000。如果是比较旧的色谱柱,可能只有几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