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完全水解和不完全水解有什么区别
你这个“脂”应该是“酯”吧?两个概念完全不同。
酯的水解是指酯与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羧酸(盐)和醇的过程。如果参与反应的酯完全反应生成羧酸(盐)和醇,称为完全水解;如果只有部分反应,成为不完全水解。
例如,将乙酸乙酯置于酸性环境中,将发生水解如下:
CH_3COOCH_2CH_3 + H_2O =H^+(可逆)= CH_3COOH + CH_3CH_2OH
由于反应可逆,水解反应必定不完全进行,所以乙酸乙酯发生不完全水解。
将乙酸乙酯置于碱性环境下:
CH_3COOCH_2CH_3 + OH^- → (CH_3COO)^- + CH_3CH_2OH
乙酸乙酯完全反应生成乙酸盐和乙醇,所以乙酸乙酯完全水解。
乙酸乙酯水解方程式是:
CH₃COOCH₂CH₃+H₂O(可逆反应号+H₂SO₂+加热符号)CH₃COOH+CH₃CH₂OH
CH₃COOCH₂CH₃+NaOH → CH₃COONa+CH₃CH₂OH
气态卤化氢与乙酸乙酯发生反应,生成卤代乙烷和乙酸。其中碘化氢最易反应,氯化氢在常温下则需加压才发生分解,与五氯化磷一起加热到150℃,生成氯乙烷和乙酰氯。
乙酸乙酯与金属盐类生成各种结晶性的复合物,这些复合物溶于无水乙醇而不溶于乙酸乙酯,且遇水容易水解。
乙酸乙酯水解反应:
乙酸乙酯容易水解,常温下有水存在时,也逐渐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添加微量的酸或碱能促进水解反应。
乙酸乙酯的碱性水解与酸性水解最大的差别在于,碱性水解是不可逆的,也就是反应机制中可逆的进程与不可逆的进程。
乙酸与乙醇发生可逆反应会生成乙酸乙酯。陈酒很好喝,就是因为酒中少量的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具有果香味的乙酸乙酯。
2.酯化反应是取代反应即有上有下并且水解反应也是取代反应
3.反应条件酯化反应是加热(酒精灯),而水解反应则一般来说是水浴加热,反应条件相应较温和
4.催化剂 酯化反应需要催化剂而水解不需要
5.反应装置这个不好画 就不说了 书上都有
6.反应生成物 酯化反应是酯和水 ,水解反应是相应的①盐(可以用来检验卤素)和醇和酚,②酸和醇或酚
7.酯化反应的产物有香味而水解反应无香味
这是一个一个字写出来的啊,望采纳
乙酰乙酸乙酯的两种分解方式:酮式分解 酸式分解。
酮式分解:在稀碱中水解再酸化成乙酰乙酸 然后加热失羧。
CH3COCH2COOC2H5 —稀NaOH—>—H+—>CH3COCH2COOH —△—>CH3COCH3
酸式分解:浓的强碱溶液和乙酰乙酸乙酯混合加热 得到两个酸。
CH3COCH2COOC2H5 —浓NaOH△—>—H+—>CH3COOH + CH3COOH + C2H5OH
先脱去乙酰基 然后剩余部分的烯醇式变为乙酸乙酯后水解。
在α氢上加基团后再分解就可以制得所需产物。
性质与稳定性:
化学性质:遇三氯化铁呈紫色。用稀酸或稀碱水解时,生成丙酮、乙醇和二氧化碳。在强碱作用下,生成两分子乙酸和乙醇。催化还原时生成β-羟基丁酸。新蒸馏的乙酰乙酸乙酯中,烯醇式占7%,酮式占93%。将乙酰乙酸乙酯的乙醇溶液冷却至-78ºC时,析出结晶状态的酮式化合物。
若将乙酰乙酸乙酯的钠衍生物悬浮于二甲醚中,在-78℃时通入略少于中和量的干燥氯化氢气体,可得到油状的烯醇式化合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乙酰乙酸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