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乙酸 > 正文

乙酸乙酯的制备多少算好

腼腆的猎豹
迷路的嚓茶
2023-01-27 23:36:38

乙酸乙酯的产率多少算高

最佳答案
安详的海燕
明亮的人生
2025-07-02 08:26:14

一般是指45%到65%。

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加上实验误差,基本在50%左右。

要想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就必须科学配比用料,确保原料利用最优化,巧妙控制反应温度,确保反应顺利进行。

最新回答
认真的枫叶
丰富的汉堡
2025-07-02 08:26:14

你的实际产量是:

5.5*0.9=4.95g

理论产量:

由于乙醇的物质的量是28*0.95*0.79/46.07 = 0.4561摩尔

醋酸的物质的量是30*1.05/60.05 = 0.5246摩尔

理论产量用乙醇的量就是0.4561摩尔

就是0.4561*88.11 = 40.19g

产率:4.95/40.19=12.32%

扩展资料:

一、工业合成制取乙酸乙酯方法:

1、乙醛缩合法

在乙醇铝催化剂作用下,在0-20℃时乙醛自动氧化缩合成乙酸乙酯。

2、乙醇氧化法

从原料的来源和成本分析,以乙醇为原料的合成路线较合理、廉价。乙醇氧化法按其反应机理可分为两种双功能催化剂体系。

3、乙烯加成法

采用负载在二氧化硅等载体上的杂多酸金属盐或杂多酸为催化剂,乙酸和乙烯在反应温度为150℃ 、压力为1.0MPa 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二、乙酸乙酯合成注意事项

1、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为了提高酯的产量,必须尽量使反应向有利于生成酯的方向进行。一般是使反应物酸和醇中的一种过量。在工业生产中,究竟使哪种过量为好,一般视原料是否易得、价格是否便宜以及是否容易回收等具体情况而定。

在实验室里一般采用乙醇过量的办法。乙醇的质量分数要高,如能用无水乙醇代替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效果会更好。催化作用使用的浓硫酸量很少,一般只要使硫酸的质量达到乙醇质量的3%就可完成催化作用,但为了能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应使浓硫酸的用量再稍多一些。

2、制备乙酸乙酯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在保持在60℃~70℃之间,温度过高时会产生乙醚和亚硫酸或乙烯等杂质。液体加热至沸腾后,应改用小火加热。事先可在试管中加入几片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

3、导气管不要伸到Na2CO3溶液中去,防止由于加热不均匀,造成Na2CO3溶液倒吸入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而且乙醇与乙酸极易溶于水,会造成倒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酸乙酯

震动的跳跳糖
秀丽的铃铛
2025-07-02 08:26:14
嗯、乙醇和浓硫酸、具体过程还是复制一下下哈、都打上太麻烦了

实验步骤:

①在一个大试管里注入乙醇2mL,再慢慢加入0.5mL浓硫酸、2mL乙酸,连接好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

②用小火加热试管里的混合物。把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3mL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上方约2mm~3mm处,注

意观察盛碳酸钠溶液的试管的变化,待有透明的油状液体浮在液面上,取下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并停

止加热。振荡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静置,待溶液分层后,观察上层液体,并闻它的气味。

③加热混合物一段时间后,可看到有气体放出,在盛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里有油状物。

实验注意问题;

①所用试剂为乙醇、乙酸和浓硫酸。

②加入试剂顺序为乙醇---→浓硫酸----→乙酸。

③用盛碳酸钠饱和溶液的试管收集生成的乙酸乙酯。

④导管不能插入到碳酸钠溶液中(防止倒吸回流现象)。

⑤对反应物加热不能太急。

几点说明:

a.浓硫酸的作用:①催化剂

②吸水剂

b.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①中和蒸发过去的乙酸;②溶解蒸发过去的乙醇;③减小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提高产率采取的措施: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①用浓硫酸吸水平衡正向移动

②加热将酯蒸出

提高产量的措施:

①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吸水剂。②加热(既加快反应速率、又将酯蒸出)。③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乙

酸乙酯(减少损失)。

顺利的小土豆
自由的魔镜
2025-07-02 08:26:14
制备乙酸乙酯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要迅速升温至170℃左右,温度在140℃时会产生乙醚和亚硫酸或乙烯等杂质。液体加热至沸腾后,应改用小火加热。事先可在试管中加入几片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

开心的白羊
酷炫的铃铛
2025-07-02 08:26:14
乙酸乙酯的制取一般不会控制固定温度.做这个实验时,一般是先将乙醇和浓硫酸混合均匀,装入到三口烧瓶中,中间差温度计,左边装一个分压漏斗,分压漏斗中加乙酸,右边接一个冷凝管,冷凝管后面用牛角管通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用酒精灯加热,左边的分压漏斗非常缓慢的滴加乙酸,控制的温度不能高,不能使乙醇蒸发掉,最好不要超过120度,控制三口烧瓶内的溶液微微沸腾,最好不要看见蒸汽(蒸汽都是乙醇,乙醇蒸发掉,反应就停止了,反应过程中可以稍微补加乙醇)

我在实验室都是这么做滴,产率还不错,有机反应温度不可能控制的那么精确的.

危机的帽子
寒冷的路人
2025-07-02 08:26:14

不合适,因为使平衡向生成物一方移动,使用过量的酸不好,因为酸不能与酯共沸。

醇与有机酸在酸的催化下生成酯的反应为酯化反应。常用的催化剂是硫酸、氯化氢或苯磺酸等。由于有机酸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所以要提高酯的收率,必须使反应向右进行。其中一种方法是增加一种反应物的用量,以改变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产物的组成。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为了提高酯的产量,必须尽量使反应向有利于生成酯的方向进行。一般是使反应物酸和醇中的一种过量。在工业生产中,究竟使哪种过量为好,一般视原料是否易得、价格是否便宜以及是否容易回收等具体情况而定。在实验室里一般采用乙醇过量的办法。

2、乙醇的质量分数要高,如能用无水乙醇代替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效果会更好。催化作用使用的浓硫酸量很少,一般只要使硫酸的质量达到乙醇质量的3%就可完成催化作用,但为了能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应使浓硫酸的用量再稍多一些。

3、制备乙酸乙酯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要保持在60 ℃~70 ℃左右,温度过高时会产生乙醚和亚硫酸或乙烯等杂质。液体加热至沸腾后,应改用小火加热。事先可在试管中加入几片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

4、导气管不要伸到Na2CO3溶液中去,防止由于加热不均匀,造成Na2CO3溶液倒吸入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酸乙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醋酸

俊逸的夏天
安详的黄蜂
2025-07-02 08:26:14

酯化法:酯化法是国内工业生产乙酸乙酯的主要工艺路线,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方法,以乙酸和乙醇为原料,硫酸为催化剂直接酯化得乙酸乙酯,再经脱水、分馏精制得成品。

在我国,此工艺采用的原料乙醇大部分是由粮食发酵法生产,少量由乙烯水合法生产。该工艺存在生产成本高、设备腐蚀严重、反应废液难以处理以及大量消耗粮食等问题。

扩展内容:

为了提高酯的产量,必须尽量使反应向有利于生成酯的方向进行。一般是使反应物酸和醇中的一种过量。在工业生产中,究竟使哪种过量为好,一般视原料是否易得、价格是否便宜以及是否容易回收等具体情况而定。在实验室里一般采用乙醇过量的办法。

乙醇的质量分数要高,如能用无水乙醇代替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效果会更好。催化作用使用的浓硫酸量很少,一般只要使硫酸的质量达到乙醇质量的3%就可完成催化作用,但为了能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应使浓硫酸的用量再稍多一些。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乙酸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