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钡i型 和 硫酸钡ii型有什么区别
I型细而均匀型
I型钡剂多为合成钡,颗粒细而均匀,多为圆形,比重较轻,沉降慢且一致,适用于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的单、双对比造影检查。由于细而均匀型钡剂最佳显影浓度低,对胃小区等粘膜相微细结构显示不如粗细不均型者好。
Ⅱ型颗粒不均匀型
粗细不均型对胃小区等粘膜相微细结构显示好
硫酸钡。硫酸钡为X线双重造影剂。系高密度胃肠造影剂,可制成不同比例混悬液单独使用,但通常与低密度气体一起使用,以达到双重造影的目的。常用于消化道造影,据国内使用者报道,粗细不匀型硫酸钡,优于细而匀的硫酸钡。慎用于肠瘘管形成及容易产生穿孔的某些肠道病,如阑尾炎、憩室、溃疡性肠炎、寄生虫感染等。
硫酸钡药物说明
药理学
本品为X线双重造影剂。系高密度胃肠造影剂,可制成不同比例混悬液单独使用,但通常与低密度气体一起使用,以达到双重造影的目的。常用于消化道造影,据国内使用者报道,粗细不匀型硫酸钡,优于细而匀的硫酸钡。
适应症
适用于上、下消化道造影。
用法用量
由于剂型及规格不同,用法用量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一般无反应,偶有排便困难(为了防止便秘,检查后应充分饮水,必要时可服缓泻药或用开塞露)。
禁忌症
疑有消化道穿孔患者。肠梗阻患者。急性胃肠出患者。全身衰弱患者。(泻剂禁用甘露醇)。
注意事项
慎用于肠瘘管形成及容易产生穿孔的某些肠道病,如阑尾炎、憩室、溃疡性肠炎、寄生虫感染等。
制剂
干混悬剂(Ⅰ型、Ⅱ型)
硫酸钡系高密度胃肠造影剂,可制成不同比例混悬液单独使用,但通常与低密度气体一起使用,以达到双重造影的目的。
硫酸钡常用于消化道造影,据国内使用者报道,粗细不匀型硫酸钡,优于细而匀的硫酸钡。
注意慎用于肠瘘管形成及容易产生穿孔的某些肠道病,如阑尾炎、憩室、溃疡性肠炎、寄生虫感染等。
扩展资料:
硫酸钡的药理说明:
1、用法用量
由于剂型及规格不同,用法用量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
2、不良反应
一般无反应,偶有排便困难(为了防止便秘,检查后应充分饮水,必要时可服缓泻药或用开塞露)。
3、禁忌症
疑有消化道穿孔患者。肠梗阻患者。急性胃肠出患者。全身衰弱患者。(泻剂禁用甘露醇)。
4、注意事项
慎用于肠瘘管形成及容易产生穿孔的某些肠道病,如阑尾炎、憩室、溃疡性肠炎、寄生虫感染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硫酸钡
比重为4.3~4.7。
重晶石是以硫酸钡(BaSO 4 )为主要成分的非金属矿产品,纯重晶石显白色、有光泽, 由于杂质及混入物的影响也常呈灰色、浅红色、浅黄色等,结晶情况相当好的重晶石还可呈 透明晶体出现。重晶石的硬度为3~3.5(莫氏),具有比重大、硬度低 、性脆 的特点。
硫酸钡分为沉淀硫酸钡和自然法沉淀硫酸钡两种。前者为化学合成,后者为重晶石矿直接粉细而成。
一般物化性质如下:
相对(堆积)密度:4.50(15℃);熔点:1580℃;溶解性:几乎不溶于水、乙醇和酸。溶于热浓硫酸中。20°C时溶解度为2.4×10^-4g,25°C时Ksp为1.1×10^-10。为强电解质。
扩展资料:
药理学
本品为X线双重造影剂。系高密度胃肠造影剂,可制成不同比例混悬液单独使用,但通常与低密度气体一起使用,以达到双重造影的目的。常用于消化道造影,据国内使用者报道,粗细不匀型硫酸钡,优于细而匀的硫酸钡。
适应症
适用于上、下消化道造影。
用法用量
由于剂型及规格不同,用法用量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一般无反应,偶有排便困难(为了防止便秘,检查后应充分饮水,必要时可服缓泻药或用开塞露)。
禁忌症
疑有消化道穿孔患者。肠梗阻患者。急性胃肠出患者。全身衰弱患者。(泻剂禁用甘露醇)。
注意事项
慎用于肠瘘管形成及容易产生穿孔的某些肠道病,如阑尾炎、憩室、溃疡性肠炎、寄生虫感染等。
制剂
干混悬剂(Ⅰ型、Ⅱ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硫酸钡
百度百科-沉底硫酸钡
所谓的改性硫酸钡,是为了实现提高分散性或其他功能性目的,是在沉淀硫酸钡或重晶石的基础上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加工而成。
具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没有什么区别,当然,可能会因为使用表面处理剂的不同而在更详细的用途方面会有细致的区别。比如说导电率的高低、PH值偏酸还是偏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