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氯乙酸乙酯和氨水反应来合成氯乙酰氨?
氯乙酸乙酯和氨水反应来合成氯乙酰氨。
因为氨沸点很低,采用氨和氯乙酸酰胺化,反应条件很苛刻,需要高温高压,而且反应形成水,导致酰胺化不完全,氨和生成的水会和氯乙酸上的氯发生取代反应,产物杂质很多。而氨酯交换反应生产酰胺,反应条件温和的多。反应方程式如下:
脂肪酶催化合成氯乙酸乙酯。 1.在Erlenmeyer烧瓶中,将1.5g CAL B加入到氯乙酸(2.8g,30mmol)在50mL乙醇中的溶液中,并将所得混合物在200rpm,25℃下摇动36小时。通过GC监测反应进程。采用以下温度程序:120℃(1分钟)/ 10℃/分钟/ 280℃(5分钟)。在测试的几种来源的六种商业脂肪酶中,CAL B给出了最令人满意的结果。 2.过滤掉脂肪酶,用反应溶剂洗涤,停止反应。 3.在真空中蒸发溶剂,得到产物。酶促酯化的最佳条件是:作为生物催化剂的CAL B,过量的乙醇,室温,E / S:0.5。氯乙酸乙酯的化学制备,用过量的无水乙醇和硫酸作为催化剂回流酸,得到产物,收率75%(24)。通过FT-IR,1H和13C NMR,EI-MS分析产物。氯乙酸乙酯,油状残余物,3.57g,97%收率。
第2步
脂肪酶催化的2-氯-N-(2-羟乙基)-乙酰胺的合成。 1.将3g LIP加入到Erlenmeyer中的氯乙酸乙酯(3.6g,30mmol)和乙醇胺(1.83g,30mmol)在50mL丙酮中的溶液中,并在55℃下以200rpm摇动所得混合物。持续4 8小时。通过GC监测反应进程。采用以下温度程序:120℃(1分钟)/ 10℃/分钟/ 280℃(5分钟)。最佳条件:LIP作为生物催化剂,55°C,E / S:1。测试了几种溶剂:溶剂(产率):二恶烷(89),四氢呋喃(88),丙酮(96)和乙腈(98),无溶剂(89%)。丙酮是选择的溶剂,因为毒性较小且更经济。反应在不同的酯和乙醇胺比下进行,并且在胺/酯比等于1和2M酯浓度下获得最佳产率。 2.过滤掉脂肪酶,用反应溶剂洗涤,停止反应。 CAL B和LIP,固定化酶,不溶于反应介质,通过过滤从反应混合物中容易地除去。 3.通过在真空中蒸发滤液,得到产物。 4.通过FT-IR,1H和13C NMR,EI-MS分析产物。分离产物并通过光谱法鉴定为N-(羟甲基)-氯乙酰胺(12)(22)。酶以化学选择性方式起作用,仅产生酰胺12.未检测到异构酰胺酯。 2-氯-N-(2-羟乙基)-乙酰胺(化合物12),油状残余物,5.37g,98%收率。
第3步
脂肪酶催化合成2-(2-氯乙酰氨基) - 乙基十二烷酸酯(化合物9)使用月桂酸作为酰化剂。 1.将15g LIP和2g分子筛加入Erlenmeyer烧瓶中的12(4.8g,35mmol)和月桂酸(7.2g,35mmol)在100mL丙酮中的溶液中,并在37℃下摇动所得混合物。在25℃下200rpm,持续24小时。通过GC监测反应进程。采用以下温度程序:120℃(1分钟)/ 10℃/分钟/ 280℃(5分钟)。
最佳条件:LIP作为生物催化剂,25°C,E / S:3,月桂酸/ 12:1。测试了几种溶剂:溶剂(产率):二恶烷(75),四氢呋喃(45),丙酮(95)和乙腈(96)。丙酮是首选的溶剂。 2.过滤掉脂肪酶,用丙酮洗几次,停止反应。观察到在反应结束时相当大量的化合物12仍然吸附在酶表面上因此,当酶用丙酮洗涤数次时,产率显着增加。 3.在真空中蒸发溶剂并用己烷洗涤残余物。 4.通过FT-IR,1H和13C NMR,EI-MS分析产物。为了获得高纯度的9,必须在反应结束时除去过量的月桂酸乙酯或月桂酸。虽然难以分离月桂酸乙酯,但是使用月桂酸,通过用己烷洗涤粗残余物可以获得高纯度的产物9。此外,酯化反应中月桂酸/ 12 = 1的比例优于酯交换反应,其为月桂酸乙酯/ 12 = 2.3。月桂酸的另一个优点是它比月桂酸乙酯更经济,毒性更低。 2-(2-氯乙酰基氨基)-乙基十二烷酸酯(化合物9),产率:10.7g(95%)。 M.p。:67-70℃。
第4步
拉匹氯铵的合成。 1.在剧烈搅拌下,在冰浴中滴加吡啶(40mL)至化合物9(4g)。 2.在室温下使反应混合物静置过夜。 3.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己烷。出现沉淀物。 4.过滤沉淀物并用己烷洗涤两次。用己烷洗涤步骤是消除过量吡啶和月桂酸所必需的。 5.分析产物:熔点,FT-IR,1H和13C NMR,EI-MS。拉匹氯铵,产量:4.77g(87%)。熔点141-144℃。
所以在有机物之间进行置换氟原子的时候需要无水条件。
氯乙酸乙酯、乙酰胺都易发生水解,水解不见得非要在水中进行。只要是分解后分别吸收氢原子和羟基的反应都是水解反应。
冰醋酸通氨生成乙酸铵,再经热解脱水而得乙酰胺,经结晶、分离得成品。原料消耗定额:乙酸(99%)1700kg/t,液氨(99%)750kg/t。实验室合成可按下面步骤操作。在5L烧瓶中放入3kg冰醋酸,加入相当于400g氨的碳酸铵。烧瓶上装高效分馏柱、冷凝器和接收器。将反应混合物加热至缓缓沸腾,调节加热使蒸馏速度不超过180mg/h,直到顶温达110℃为止。得1400-1500ml水和乙酸的混合物。换接收器,慢慢加大加热,以同样速度继续蒸馏,直到顶温升到140℃为止。得馏出物500-700ml,主要为乙酸,留作下次投料用。将剩余物移入带分馏柱和空气冷凝器的烧瓶中,常压蒸馏,分别收集210℃以前和210-216℃馏分。后者为乙酰胺,重1150-1200g,前者还可以蒸馏回收部分产品,两者共重1200-1250g,产率87%-90% 。乙酰胺常采用蒸馏与溶剂重结晶的方法进行精制。常用的溶剂有丙酮、苯、乙酸乙酯、乙酸甲酯、氯仿、二恶烷或苯与乙酸乙酯混合液。例如,将1kg上述方法制备的乙酰胺,用1L苯和300ml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重结晶,可得无色针状纯品。工业生产获得的产品,纯度不低于98%,凝固点不低于76℃。
无气味,味苦。饱和水溶液pH值5.5-6.5。
氯乙酸乙酯是由氯乙酸和乙醇在硫酸催化下经酯化而得。
反应方程式如:ClCH2COOH+C2H5OH[H2SO4]→ClCH2COOC2H5+H2O
将氯乙酸、乙醇和苯加入酯化锅中,开启搅拌器,慢慢加入硫酸,加热至回流,不断蒸出苯-水共沸物,经冷凝、分离器分层去酯化生成的水,并将苯回流至酯化锅内,当不再有水蒸出时冷却、出料,粗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及水洗涤至中性,经无水氯化钙干燥后进行蒸馏,收集144~146℃馏分即为氯乙酸乙酯成品,含量≥99.0%,收率85%。
由氯乙酸与乙醇酯化而得。氯乙酸和乙醇以硫酸为催化剂直接酯化。
粗酯经碱洗中和、水洗、精馏得成品。氯乙酸乙酯是由氯乙酸和乙醇在硫酸催化下经酯化而得。
由红磷、硫或碘催化下,乙酸与氯气反应得到氯乙酸
氯乙酸酯化,得氯乙酸乙酯。
相转移催化,氯乙酸乙酯和氟化钾在乙酰胺(或二甲基甲酰胺)等溶剂里反应
如上图所示:奈非西坦(Nefiracetam)的合成通常有两种方法:
路线1:以2-吡咯烷酮为起始原料,先与氢化钠作用再与氯乙酸乙酯反应得到N-烷基化产物——2-氧代吡咯烷乙酸乙酯。再用NaOH水解,调酸得到2-氧代吡咯烷乙酸。最后与二氯亚砜形成酰氯后,与2, 6-二甲基苯胺反应而得到目标物奈非西坦(Nefiracetam)。
路线2:以氯乙酰氯为起始原料,与2, 6-二甲基苯胺发生胺解得到N-(2, 6-二甲基苯基)-2-氯乙酰胺。再与由2-吡咯烷酮与氢化钠作用生成的钠盐反应,得到目标物奈非西坦(Nefiracetam)。
以上两种合成奈非西坦的方法最为常见,也最为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