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乙酸 > 正文

乙酸乙酯的精制时各液体层的主要成分

怕孤单的万宝路
着急的大地
2023-01-27 23:18:48

乙酸乙酯的精制时各液体层的主要成分???

最佳答案
羞涩的苗条
安详的茉莉
2025-07-04 01:34:32

粗乙酸乙酯中主要杂质是:乙酸、乙醇、水。

第一步饱和Na2CO3洗,上层是有机层,成份:乙酸乙酯、水、乙醇、进入有机层的碳酸钠;下层水层,成份:乙酸钠、碳酸钠、水。这一步除去乙酸。

第二步,饱和NaCl主要洗去上一步洗涤带进的碳酸钠。所以有机层是乙酸乙酯、水、乙醇;水层是碳酸钠和氯化钠。

第三步饱和CaCl2洗涤除去乙醇。有机层乙酸乙酯、水,水层为六乙醇合氯化钙,氯化钙。

有机层总在上层。

最新回答
纯情的萝莉
还单身的小海豚
2025-07-04 01:34:32

乙醚、乙烯。

杂质:副反应产物:乙醚、乙烯,反应物:醋酸、乙醇。生成物:水,催化剂和脱水剂:硫酸。加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硫酸、醋酸。分液,除去下层水相,饱和食盐水、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酯层:除去大部分硫酸钠、醋酸钠和部分乙醇等。

沉默的超短裙
辛勤的花生
2025-07-04 01:34:32
醋酸乙酯也叫做乙酸乙酯,它是一种纯净物。但是我们工业用的醋酸乙酯就不是纯净物了,它包含着除了醋酸乙酯外,还有乙醇、水分、游离酸以及蒸发残渣这几种分量非常少的杂质。宏川新材醋酸乙酯在制取的过程中,以上的几种物质(除了醋酸乙酯)占的百分比不超过0.3%。

开放的小笼包
干净的菠萝
2025-07-04 01:34:32
乙酸乙酯是性能优良的溶剂、萃取剂和重要的化工原料。在乙酸乙酯生产过程中,由于产品的分离、精制及生产品种的转换,将排放出轻、中、重三种不同组成的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具有回收价值的乙酸乙酯。这些废水通常作为低值产品出售,或作为废物烧掉,甚至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为有效地分离回收废水中的乙酸乙酯,针对为轻、中、重三种组分废水进行了系统的分离回收工艺研究。 根据废水组成的不同及回收产品的要求,对乙酸乙酯轻、中组分废水进行了系统的萃取精馏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水作溶剂来脱除乙酸乙酯、水、乙醇多元混合物中的乙醇十分有效,塔顶馏出物中乙酸乙酯含量高达90%,乙醇含量低于1%,水含量约为10%。通过改变回流比、溶剂比等参数得出乙酸乙酯轻组分废水比较适宜的工艺条件是:操作回流比为0.5~1.0,溶剂比为1.0~1.5:1.0;乙酸乙酯中组分废水比较适宜的工艺条件是:操作回流比为0.5~1.0,溶剂比为0.6~0.8:1.0。对乙酸乙酯重组分废水进行了精馏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重组分废水用简单精馏即可有效回收其中的有用组分。 三种组分废水经精馏后,塔顶产物中水的质量含量都约为10%。以硫酸钠为干燥剂,对塔顶产品进行干燥脱水,实验结果表明,1摩尔硫酸钠对乙酸乙酯干燥能结合大约4摩尔结晶水,脱水后的轻,中,重组分符合产品回收方案要求,水含量小于0.4﹪。干燥剂再生实验结果表明,吸水后的硫酸钠在102℃气流干燥下很容易再生,再生时间大约60分钟。 针对工业级应用要求,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系统对乙酸乙酯轻、中组分废水回收的关键环节萃取精馏进行了工业级模拟计算和操作参数灵敏度分析,得到了相应的工艺操作参数。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轻、中组分废水萃取精馏塔顶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通过对乙酸乙酯废水回收分离工艺分析与评价表明,三种废水的回收处理可以采用同一装置完成,回收工艺乙酸乙酯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结实的流沙
外向的苗条
2025-07-04 01:34:32

中文别名:乙酰醋酸乙酯;丁酮酸乙酯;三乙;3-氧代丁酸乙酯。

英文别名:Acetoacetic ester; Ethyl acetylacetate 

主要成分: 含量:≥97%;酸度(以醋酸计)≤0.15%。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有醚样和苹果似的香气,并有新鲜的朗姆酒酒香,香甜而带些果香。香气飘逸,不持久。有使人愉快的香气。

分子量:130.14

溶点(℃): -45

沸点(℃): 180.4

相对密度(水=1): 1.03(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4.5

饱和蒸气压(kPa): 0.13(28.5℃))

闪点(℃): 84

折光率(n20/D):1.4192

粘度(mPa.s):1.5081 )

表面张力(mN/m):32.51

引燃温度(℃): 295

溶解性: 易溶于水,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醇、醚。与乙醇、丙二醇及油类可互溶。 可燃,遇明火、高热或接触氧化剂有发生燃烧的危险。

乙酰乙酸乙酯的沸点较高,180.4摄氏度,但是乙酰乙酸乙酯在受热的温度超过95摄氏度时就会分解,所以采取减压蒸馏来提纯(靠蒸馏出来提纯)。

笨笨的小丸子
紧张的蜻蜓
2025-07-04 01:34:32

乙酸乙酯又名醋酸乙酯。纯净的乙酸乙酯是无色透明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乙酸乙酯是白酒的主要成分之一。接下来,我将讲解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乙酸乙酯的结构式

实验仪器和药品的准备:铁架台(带一个单孔软木塞),导水管,酒精灯,乙醇,浓硫酸,乙酸(冰醋酸),饱和的碳酸钠溶液。

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向试管中加药品:第一种是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最后加乙酸(冰醋酸)。

连接好仪器,用酒精灯均匀加热试管,产生的蒸汽经导管通到饱和的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这是可以看到有透明的油状液体,并可以闻到香味

这样乙酸乙酯就制备好了,实验结束。之后,整理仪器。

☞注:

(1)浓硫酸溶于乙醇或乙酸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将乙醇、乙酸、浓硫酸混合时,一般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最后加入冰醋酸。

(2)为防止试管中液体在实验时暴沸,加热前,在试管中加入几块碎瓷片或沸石。

希望对你有帮助。

爱笑的朋友
健忘的紫菜
2025-07-04 01:34:32
乙酰乙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在医药上用于合成氨基吡啉、维生素B等,亦用于偶氮黄色染料的制备,还用于调合苹果香精及其他果香香精。在农药生产上用于合成有机磷杀虫剂蝇毒磷的中间体α-氯代乙酰乙酸乙酯、嘧啶氧磷的中间体,杀菌剂恶霉灵,除草剂味唑乙烟酸,杀鼠剂杀鼠醚、杀鼠灵等,也是杀菌剂新品种嘧菌环胺、氟嘧菌胺、呋吡菌胺及植物生长调节剂杀雄啉的中间体,此外,乙酰乙酸乙酯也广泛用于医药、塑料、染料、香料、清漆及添加剂等行业。

物理特性

中文别名:乙酰醋酸乙酯;丁酮酸乙酯;三乙;3-氧代丁酸乙酯。

英文别名:Acetoacetic ester; Ethyl acetoacetate [1]

主要成分: 含量:≥97%;酸度(以醋酸计)≤0.15%。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有醚样和苹果似的香气,并有新鲜的朗姆酒酒香,香甜而带些果香。香气飘逸,不持久。有使人愉快的香气。

分子量:130.14

熔点(℃): -45

沸点(℃): 180.4

相对密度(水=1): 1.03(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4.5

饱和蒸气压(kPa): 0.13(28.5℃))

闪点(℃): 84

折光率( n20/D):1.4192

粘度(mPa.s):1.5081 )

表面张力(mN/m):32.51

引燃温度(℃): 295

溶解性: 易溶于 水,可混溶于多数 有机溶剂,醇、 醚。与乙醇、 丙二醇及油类可互溶。 [2]

化学特性

可燃,遇明火、高热或接触氧化剂有发生燃烧的危险。

乙酰乙酸乙酯的沸点较高,180.4摄氏度,但是乙酰乙酸乙酯在受热的温度超过95摄氏度时就会分解,所以采取减压蒸馏来提纯(靠蒸馏出来提纯)。

感性的汉堡
义气的大碗
2025-07-04 01:34:32
乙酸乙酯麦氏重排后的质荷比为59。

质谱图上不可能出现m/z比分子离子峰小3-14的碎片离子峰。

乙酸,也叫醋酸、冰醋酸,化学式CH3COOH,是一种有机一元酸,为食醋主要成分。纯的无水乙酸(冰醋酸)是无色的吸湿性液体,凝固点为16.6℃(62_),凝固后为无色晶体,其水溶液中弱酸性且腐蚀性强,对金属有强烈腐蚀性,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乙酸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例如在水果或者植物油中,但是主要以酯的形式存在。在动物的组织内、排泄物和血液中以游离酸的形式存在。许多微生物都可以通过发酵将不同的有机物转化为乙酸。乙酸是醋的主要成分,而醋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史。乙酸发酵细菌(醋酸杆菌)能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发现,每个民族在酿酒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发现醋——它是这些酒精饮料暴露于空气后的自然产物。如中国就有杜康的儿子黑塔因酿酒时间过长得到醋的说法。乙酸的晶体结构显示,分子间通过氢键结合为二聚体(亦称二缔结物),二聚体也存在于127℃的蒸汽状态。二聚体有较高的稳定性,已经通过冰点降低测定分子量法以及X光衍射证明了分子量较小的羧酸如甲酸、乙酸在固态及液态,甚至气态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当乙酸与水溶和的时候,二聚体间的氢键会很快的断裂。其它的羧酸也有类似的二聚现象。

孤独的保温杯
仁爱的酒窝
2025-07-04 01:34:32
A、根据乙酸乙酯的化学式 CH3COOCH2CH3进行分析,乙酸乙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或一个乙酸乙酯分子由14个原子构成;故A说法错误;

B、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乙酸乙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B说法错误;

C、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8+16×2=88;故C说法正确;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得乙酸乙酯中碳、氧、氢元素质量比为(12×4):(1×8):(16×2)=6:1:4;故D说法错误;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