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的作用和用途
乙醇的用途很广,可以用来制造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等,具体用途有以下几种:
1、25%-50%的乙醇可用于物理退热,有降温的作用。
2、40%-50%的酒精可以用来给长期卧床的人擦身体。
3、70%-75%的乙醇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可以用于皮肤消毒、医疗器械消毒、碘酒脱碘、屏幕清洁等。
4、95%的乙醇可以作为燃料,例如用于酒精灯、酒精炉等。
5、乙醇发酵后可以用来酿酒,乙醇是酒的主要成分。
6、乙醇可以调入汽油,作为车用燃料。
7、乙醇可用来制取乙醛、乙醚、乙酸乙酯、乙胺等化工原料,作为染料、涂料、洗涤剂、消毒剂等产品的添加剂。
乙醇是一种有机物,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H3CH2OH,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酒香的气味,并略带刺激。酒精的作用非常多,生活中经常会用到。
1、饮料。酒,酒精就是乙醇的俗称。白酒、啤酒、葡萄酒等等都是含有乙醇的,如果自己会勾兑,可以自己做。应用食用级别的。
2、厨房佐料。有的食品用酒精浸泡或者涂覆以后烹饪色美味香。比方醉酒虾等。也可以蘸着酒精吃。食用级别的。
3、消毒。乙醇具备杀毒作用,可以消毒受伤的创面,也可以涂抹有可能感染的部位。使用医用级别的。
4、毒品。有的家畜喝一点容易醉,容易宰杀,比方鸡。最好用食用级别的。
5、燃料。乙醇容易点燃,又不属于沸点过低容易控制。酒精炉大家知道,又比方拔罐用的酒精,燃烧以后水分凝结造成负压。如果用工业酒精应该注意有可能含有甲醇造成中毒的防范。
酒精的不同浓度溶液用途:
(1)20%~30%乙醇:
用于急性肺水肿时湿化给氧,从而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
(2)30%乙醇:
用于湿润、松解头发缠结。
(3)50%乙醇:
用于皮肤按摩。
(4)75%乙醇:
注射前常规皮肤消毒,脐部消毒,供皮区可用70%乙醇消毒2~3次。
(5)95%乙醇:
用于燃烧法。
扩展资料:
酒精又称为乙醇,也称为醇,乙基醇,谷物醇,和饮酒,是一种化学化合物,。乙醇是易挥发,易燃,无色的液体,具有轻微的特征气味。它是一种精神活性物质,是酒精饮料中酒精的主要类型。
乙醇自然受到所产生的发酵的糖由酵母或通过石油化学过程,并且是最常见的消耗作为一个受欢迎的娱乐性药物。它还具有作为防腐剂和消毒剂的医疗应用。该化合物被广泛用作化学 溶剂,用于科学化学测试或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并且是用于各种制造业的重要物质。乙醇也被用作清洁燃料的燃料来源。
参考资料:
【1】Ethanol – Compound Summary". The PubChem Project. USA: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网页链接
【2】Haynes, William M., ed. (2011). 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92nd ed.). Boca Raton, FL: CRC Press. p. 3.246. ISBN 1439855110.
乙醇的作用:可用乙醇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等,在国防化工、医疗卫生、食品工业、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1、工业原料
食用酒精可以勾兑白酒;用作粘合剂;硝基喷漆;清漆、化妆品、油墨、脱漆剂等的溶剂以及农药、医药、橡胶、塑料、人造纤维、洗涤剂等的制造原料、还可以做防冻剂、燃料、消毒剂等。
2、消毒用品
70%~75%的酒精用于消毒;95%的酒精用于擦拭紫外线灯;40%~50%的酒精可预防褥疮;25%~50%的酒精可用于物理退热,高烧患者可用其擦身,达到降温的目的。注意:酒精浓度不可过高,否则可能会刺激皮肤,并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
3、饮料制品
乙醇是酒主要成分(含量和酒的种类有关系)。日常饮用的酒内的乙醇不是把乙醇加进去,而是微生物发酵得到的乙醇,当然根据使用的微生物种类不同还会有乙酸或糖等有关物质。
4、有机原料
乙醇可用来制取乙醛、乙醚、乙酸乙酯、乙胺等化工原料,也是制取、染料、涂料、洗涤剂等产品的原料。
5、汽车燃料
乙醇可以调入汽油作为车用燃料。 美国销售乙醇汽油已有20年历史,我国高粱乙醇在汽油中占10%。乙醇汽油也被称为“E型汽油”,我国使用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它可以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
乙醇的用途很广,可以用于:
溶剂;有机合成;各种化合物的结晶;洗涤剂;萃取剂;
食用酒精可以勾兑白酒;用作粘合剂;硝基喷漆;清漆、化妆品、油墨、脱漆剂等的溶剂以及农药、医药、橡胶、塑料、人造纤维、洗涤剂等的制造原料、还可以做防冻剂、燃料、消毒剂等。
75%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99.5%的酒精称为无水酒精。生物学中的用途: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或丙酮)中,所以用无水乙醇可以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95%的酒精用于擦拭紫外线灯。这种酒精在医院常用,而在家庭中则只会将其用于相机镜头的清洁。
70%~75%的酒精用于消毒。这是因为,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若酒精浓度过低,虽可进入细菌,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其中75%的酒精消毒效果最好。
40%~50%的酒精可预防褥疮。长期卧床患者的背、腰、臀部因长期受压可引发褥疮,如按摩时将少许40%~50%的酒精倒入手中,均匀地按摩患者受压部位,就能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形成的目的。
25%~50%的酒精可用于物理退热。高烧患者可用其擦身,达到降温的目的。因为用酒精擦拭皮肤,能使患者的皮肤血管扩张,增加皮肤的散热能力,酒精蒸发,吸热,使病人体表面温度降低,症状缓解。
注意:酒精浓度不可过高,否则可能会刺激皮肤,并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乙醇是酒主要成分(含量和酒的种类有关系)如白酒为56度的酒。
注意:日常饮用的酒内的乙醇不是把乙醇加进去,而是微生物发酵得到的乙醇,当然根据使用的微生物种类不同还会有乙酸或糖等有关物质。
白酒的度数表示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西方国家常用proof表示酒精含量),通常是以20℃时的体积比表示的,如50度的酒,表示在100毫升的酒中,含有乙醇50毫升(20℃)。另外对于啤酒是表示啤酒生产原料麦芽汁的浓度,以12度的啤酒为例,是麦芽汁发酵前浸出物的浓度为12%(重量比)。麦芽汁中的浸出物是多种成分的混合物,以麦芽糖为主。啤酒中乙醇浓度一般低于10%。早在19世纪,就出现了现代生物能源乙醇。1902 年,Deutz可燃气发动机工厂特意将1/3的重型机车利用纯乙醇作为燃料,随后的1925 年至1945年间,乙醇被加入到汽油里作为抗爆剂。可以说安全、清洁是乙醇的主要优势。
第一代生物能源正是乙醇(俗称“汽车酒精”)。这类乙醇使用粮食或者甘蔗作为原料,通过淀粉或者蔗糖发酵得到的,而微生物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物乙醇发酵是目前最大规模的微生物发酵过程。
乙醇可以调入汽油作为车用燃料。 美国销售乙醇汽油已有20年历史,我国高粱乙醇在汽油中占10%。
乙醇汽油也被称为“E型汽油”,我国使用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它可以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 消毒
广泛用于医用消毒(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一般使用 95%的酒精用于器械消毒;70~75%的酒精用于杀菌,例如 75%的酒精在常温(25℃)下,一分钟内可以杀死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更低浓度的酒精用于降低体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等。
但是研究表明,乙醇不能杀死细菌芽孢,也不能杀死肝炎病毒(如:乙肝病毒)。故乙醇只能用于一般消毒,达不到灭菌标准。
食用
乙醇还可以用于食用,如酒。因为它能作为良好的有机溶剂,所以中医用它来送服中药,以溶解中药中大部分有机成分。
酒精在中药使用上的作用: 酒精可以行药势,古人谓“酒为诸药之长”,酒精可以便药力外达于表而上至于颠,使理气行血药物的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也能使滋补药物补而不滞; 酒精有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中药的多种成分都易于溶解酒精之中; 防腐作用。 吸收
饮酒后,乙醇很快通过胃和小肠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
一般情况下,饮酒者血液中乙醇的浓度(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BAC)在30~45分钟内将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
当BAC超过1000mg/L时,将可能引起明显的乙醇中毒。
摄入体内的乙醇除少量未被代谢而通过呼吸和尿液直接排出外,大部分乙醇需被氧化分解。
代谢
在乙醇的代谢过程中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分布在肝脏,在胃肠道及其他组织中也有少量分布。
乙醇通过血液流到肝脏后,首先被ADH氧化为乙醛,而乙醛脱氢酶则能把乙醛进一步催化为乙酸,在肝脏中乙醇还能被CYP2E1酶分解代谢。
人喝酒后面部潮红,是因为皮下暂时性血管扩张所致,因为这些人体内有高效的乙醇脱氢酶,能迅速将血液中的酒精转化成乙醛,而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会引起脸色泛红甚至身上皮肤潮红等现象,也就是平时所说的“上脸”。另外还有一种酶——乙醛脱氢酶,喝酒脸红的人是只有乙醇脱氢酶没有乙醛脱氢酶,所以体内迅速累积乙醛而迟迟不能代谢引起的。
乙醇代谢的速率主要取决于体内酶的含量,其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并与遗传有关。
人体内若是具备这两种酶,就能较快地分解酒精,中枢神经就较少受到酒精的作用,因而即使喝了一定量的酒后,也行若无事。在人体中,都存在乙醇脱氢酶,而且大部分人数量基本是相等的。但缺少乙醛脱氢酶的人就比较多。乙醛脱氢酶的缺少,使乙醛分解较慢,在体内存留时间较长,所以严格地说酒精的代谢速度是没法用一个准确的速度来描述的,因人而异。
在质粒DNA的制备中,无水乙醇起到沉淀DNA继而达到浓缩DNA的目的,70%的乙醇是用来洗涤DNA的,进一步去除杂质。
在除去蛋白质沉淀后,要加入无水乙醇使质粒沉淀,离心除去上清,再加入70%乙醇清洗DNA沉淀,清洗两次左右。最后要把DNA沉淀溶于TE或ddH2O中。
扩展资料:
1、 测量DNA溶液的体积,按lg/ml的用量精确地加入固体CsCl, 将溶液加温至30℃助溶。温和地混匀溶液直到盐溶解。
2、 每10mlDNA溶液加入0.8ml溴化乙锭溶液(10mg/ml溶于水);立即将溴化乙锭溶液(漂浮在表层)与DNA-氯化铯溶液混匀, 溶液的终密度应为1.55g/ml(溶液的折射率为1.3860)溴化乙锭浓度大约740μg/ml。【溴化乙锭贮存液应贮存于避光容器内(如用锡箔完全包裹的瓶子),于室温保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质粒DNA纯化
2、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中利用无水乙醇作为有机溶解提取色素;
3、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中解离液中有95%的酒精;
4、DNA粗提中要95%的冷酒精去除其他有机杂质;
5、在消毒的时候使用70%的酒精杀菌效果最好,如果是对刚洗刷后未干的器皿则可选择75%的酒精进行消毒。
6、对于在腐乳的制作中,酒精的含量控制在12%左右,这个不是浓度啊,呵呵
我给学生就总结了这么多,不知道是否全了
95%的酒精用做燃料
医疗单位常需使用酒精灯、酒精炉,点燃后用于配制化验试剂或药品制剂的加热,也可用其火焰临时消毒小型医疗器械。
70%-75%的酒精用于灭菌消毒
用于包括皮肤消毒、医疗器械消毒、碘酒的脱碘等。
有人以为,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这是错误的。酒精消毒的作用是凝固细菌体内的蛋白质,从而杀死细菌。但95%的酒精能将细菌表面包膜的蛋白质迅速凝固,并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酒精进入细菌体内,因而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如果酒精浓度低于70%,虽可进入细菌体内,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只有70%-75%的酒精即能顺利地进入到细菌体内,又能有效地将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因而可彻底杀死细菌。
用70%-75%的酒精消毒医疗器械应当用浸泡的方法,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浸泡消毒后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免器械上的残余酒精刺激机体组织。
因为酒精只能杀死细菌,不能杀死芽孢和病毒,所以,医疗注射或手术前的皮肤消毒常使用效果更好的碘酒。为了减少碘对皮肤的长期刺激,一般在用碘酒消毒后,用75%的酒精脱去碘。
由于酒精具有一定的刺激性,75%的酒精可用于皮肤消毒,但不可用于黏膜和大创面的消毒。
40%-50%的酒精用于预防褥疮
长期卧床患者的背、腰、臀部因长期受压可引发褥疮,而且褥疮一旦形成很难愈合;其预防的方法就是要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
按摩时,护理人员会将少40%-50%的酒精倒入手中,均匀地按摩患者受压部位,以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形成的目的。
25%-50%的酒精用于物理退热
高烧患者除药物治疗外,最简易、有效、安全的降温方法就是用25%-50%酒精擦浴的物理降温方法。用酒精擦洗患者皮肤时,不仅可刺激高烧患者的皮肤血管扩张,增加皮肤的散热能力;还由于其具有挥发性,可吸收并带走大量的热量,使体温下降、症状缓解。
具体方法是:将纱布或柔软的小毛巾用酒精蘸湿,拧至半干轻轻擦拭患者的颈部、胸部、腋下、四肢和手脚心。擦浴用酒精浓度不可过高,否则大面积地使用高浓度的酒精可刺激皮肤,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