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为丁醇的情况下,加入HCL的主要生产物是2-氯丁烷而不是1-氯丁烷
你说的原料应该是1-丁醇。丁醇有四个碳,和末端的碳相连叫1-丁醇。1-丁醇和盐酸反应的时候,会先生成一种CH3CH2CH2CH2+的结构,我们称它为碳正离子,如果它直接和氯离子反应,就生成1-氯丁烷,就是氯原子还在端基碳上。但是端基碳正离子不太稳定,会让第二个碳上的一个氢发生迁移,把正电荷转移到到第二个碳上,那么就再加氯离子就形成2-氯丁烷
正丁醇是伯醇,和浓盐酸的主要方式还是SN2,不发生重排,主产物为1-氯丁烷;SN1占有一小部分,发生重排而形成一定量的副产物2-氯丁烷。
SN2过程:CH3CH2CH2CH2OH—H+—>CH3CH2CH2CH2OH2+,然后Cl-从OH2+的背面进攻,H2O离去,完成反应。Cl的进攻和H2O的离去是同时进军的,没有碳正离子形成
,所以也就没有重排一说了。
伯、仲、叔醇与浓HCl的反应是酸催化下的亲核取代反应,由于HCl的酸性没有Hl和HBr强,故需加入无水氧化锌作催化剂,氯化锌与醇形成络合物,使碳氧键极性增加,易于断裂,其反应历程为,首先是酸中的氢离子和醇中的氧原子结合形成质子化醇,然后Cl取代质子化醇中的H_O,取代反应可按SN1和SN2历程进行。由于醇中烃基结构的影响,伯醇按SN2历程进行反应的可能性大一些。叔醇按SN1历程进行反应的可能性大一些。而仲醇介于二者之间,但反应是在浓酸和极性介质中进行,主要是按SNI历程进行反应。因此正碳离子的稳定性反应起决定作用。
基本上没什么副产物,收率挺高的,就是叔丁基氯沸点比较低,挥发性大。
反应的副产物有微量的异丁烯生成(常温下是气体)。
所以说你说的乳浊物 主要是叔丁基氯和水互不相容 出现的现象